我原在上海市某一大型钢铁厂工作,主要从事衬钢的市场推广,与市区的大大小小门窗厂都有业务上的往来。1999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家门窗厂里,我邂逅了时任中财集团上海办事处的一位负责人,他与我谈得很投缘,并给我讲了中财集团的企业文化,当时的我,听得很痴迷,这种感觉我在国企单位是感觉不到的,我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几个月后,我说服父母和妻子,打破了铁饭碗,走进了中财,主要负责中财型材上海的销售,同时招了几名业务员。当时的中财品牌,在上海还没有多大的知名度,我依靠做衬钢时的门窗客户资源,推销起了中财产品。走进市场后,才发觉一切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顺利,深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我一次次跑动各地的大小门窗厂,一次次地被他们拒绝,饱受营销之苦。终于有一次,说服了松江的一个客户,进了我们中财二吨料,这给我和业务员莫大的信心,我们更加努力跑动市场,不出三个月,销售额达到了几十吨,二年间,中财型材在上海市场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品牌也随之打响。时至今日,那张第一次发货的单子我还用塑封珍藏着,我无比喜欢它,珍惜它,是它开启了我与中财的门,结下了我与中财的缘。
让我惊喜自己成绩的同时,各种矛盾也接踵而来,因内部管理、经营理念、思想意识等等各方面的因素,我于2002年带着遗憾,也带着无比的依恋离开了中财集团。
我记得很清楚,200年的某天下午,天下着零星小雨,我一个人来到外滩,倚在栏杆上,身边穿梭着对对俊男靓女,黄浦江上声声不息的轮船轰鸣声,与我复杂的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望着对岸日新月异的浦东,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想象里面有多少我们中财的产品啊!我不断地抽着烟,一支接一支,一包接一包,任凭雨水洒落我的头发,任凭寒风肆虐我瘦弱的身躯。我不断的问自己,难道我深爱的中财就这样与我结束了缘分。当时外滩扫地的大妈走过来对我说:“年轻人,有事想开点。”我苦笑一声:“大妈,我不会跳江的。”
接下来的几年里,上海中财型材一度陷入低谷中,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又无可奈何,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当时,海螺上海首席执行官李总,实德公司张总,开捷公司俞总都曾邀请过我加入他们的公司,我都婉言谢绝,因为我曾是一个中财人,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中财的常瑞。那几年,我确实过得很郁闷、很压抑。
2005年8月,集团总裁杨光华先生提出了“重振上海型材市场雄风”的口号。他通过朋友把我叫了过去,在宾馆,杨总与我促膝长谈了二天二夜。一位管辖着三、四千名员工的集团老总,能如此看重我这一名普通的营销人员,我被感动了,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中财文化,我决定回归中财。我对杨总说:“我们摔过一次,但我有信心能让中财型材在上海重新起来,但是需要时间。”杨总拍了拍我的肩膀,此时,我深深地感到,接下去我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我与我的业务员一起又一次投入了市场,但我们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品牌想重新在短时间内树立起来,谈何容易。我骑着那辆红色的太子雅马哈摩托车,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走街穿巷,重新拜访了以前的许多大小客户,但大都没有了以前的热情。我想,每个人都有走弯路的时候,但关键是走了弯路后能否重新认识。一次又一次的上门拜访,一次又一次的苦口婆心,又一次次的失望而归。回到家,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人也憔悴了许多,总在想如何让我们中财型材的销量提上去。
我理顺了新的思路,暂时放弃了以前合作过的客户,发展新的经销商,大不了从头再来。几个月里,我的摩托车里程表上已显示到了10多万公里。令我欣慰的是,经过我和业务员的努力,2005年9月份起的4个月内,销量达到了几百万。2006年公司制订了我们的销量任务,我们实现了突破。当然,这与中财其他兄弟单位的销量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007年,上海中财楼总提出了几年内“再造一个上海中财”的口号,依目前情况看,中财管道在市场上已趋于饱和状态(新产品除外),我知道,这主要是对我们型材而言的。集团到公司,都对我们寄予了厚望,这是对我们的激励,更是对我们的期望。这一年,我更加感觉到肩负的重托,但我有信心,因为有许多支持我的中财人。
愿我和我的中财一路顺风!
上海中财塑胶型代处:常瑞
200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