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年的工作,盘点以往的得失,深感如下两个问题,很值得反省:
一、系统性的问题
提起系统性,主要是强调了一个整体观念,其核心思想是处理好整体和局部间的关系。自己已有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总觉得凭借沉积的经验,对于系统性还是可以把控的。但是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在系统性上出问题的事例也可列举不少。最为突出的是所谓的顾此失彼。这实际上是对系统体系中各要素间失衡而造成系统出问题。比如,五金仓库所出现的账目混乱,是采购系统中系统要素失衡而出问题的例证,也是今年在管理中的最大败笔。用系统论的理论去分析,没有把五金仓库作为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去管。总认为五金仓库的管理点也就是进进出出,达到帐物相符就可以了。因此在管理精力权重只是一般性的系数,平时也很少过问。有时去仓库也只是走马观花似地走一趟,没有去亲自盘盘库、点点数,因此也没有发现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在管理上放任,日积月累,造成了问题的堆积,等到问题暴露出来,再去补救、整治,已是亡羊补牢之举了。最近集团公司稽核审计处来司审计的结果看,五金仓库在入库、出库、现场和日常盘点等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给我过去认为的“仓库管理简单,无非是管好物、记好帐”的错误观点重重的一击。尽管其中也有仓管人员频繁流动,新人的五金常识空白,不能把握管理的要领。但作为一个管理者,在工作的系统中处理不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抓不住重点,平时既不过问,也不检查,必然会导致整体物管系统的问题凸现。通过此事,真正认识到要把握整个系统的健康、有序的运作,不能顾此失彼,而应当对系统内的各个要素都应去关注、修复、完善,从而使整个系统得到有效的运行。
二、显性损失与隐形损失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都注重于能看得见的显性损失,如原料撒落地上、开机产生了多少废料、外部投诉造成了多少损失等等。因为这些损失是直观的、可以看到的,公司也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因此大家思想上、行为上都比较重视,否则会受到批评与处理。但是对于一些看不到的损失,往往会被一些现象所掩盖。如过量的原料贮存,所造成的损失则不易被看到,也容易被忽视。从生产重要性的角度来说,原料是绝对不能断的,否则损失就大了。因此给采购部一再强调保证原料供应是采购部的首要职能。尤其是连续性生产企业,万一不能满足供应,造成停产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近年来原辅材料的库存量是一年比一年高。在生产旺季时,车辆是排队卸车,有时会出现等地卸车的局面。尽管如此,心里是坦然的,因为原料等地卸车总比缺料好。至于过多的原料库存所造成的资金损失没有考虑,这是一种狭隘的本位行为在作祟。虽然这种损失是隐形的,但经营管理的理念中,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一次我与原料组长在谈到仓库存货处于什么量比较合理,他说要做具体分析,比如有的供方是稳定的,就可以减少库存量;有的供货不稳定的就要多备点货如碳酸钙。听了他的话我心里猛然醒悟了,如我们把工作进一步细化,给每种原料确定一个合理的库存,使库存结构与生产计划之间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那么过多的原料库存之类的隐性损失则会减少,公司的资金运行,则会更为顺畅和拥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