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玛雅人不着边际,我们还一如既往的忙碌,但2012却又特别一些,很用力地完成了一些很用心的规划,于工作于自身,点亮了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我一直是一个偏向以脑为中心的人,冷静、执著,会平息内心的负面情绪,不会停留在愤怒的边缘,但相对冷漠疏远、固执己见,这是性格的偏激,应该更多尝试用心和身体去感受工作和生活,经常停下来问问自己的内心,感受到了什么?
一、关于风格
这些年知识有所长进,但性格没有太变,在旁人几句恭维之词中,有时真的自以为我的风格是相对严谨、细致,有着坚定的方向和目标,但在实际发生的不少事件上体现出知行差异,也许只能说是我认同这种风格,但它还不真正属于我。
今年以来,多次原料异常夹杂着混配过程、批次变动、工艺匹配等问题,后期应对多仅以解决为终点,对原因的深究不够坚定,因而在规律的层面总结和建立的少,这与自身精力是否足够无关,更多体现一种育人的严格与要求自己的态度,我还不够严谨。
二、关于管控
今年部门在各项管控上有一些进步,各区块的配合与牵头人员的负责给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但在主动梳理与执行有效性的提升上仍有空间。就各区块来说,注塑与PVC管材进步相对明显,PO基础工作虽有提升,但持续性仍需进一步改善,生产指标的进步程度也呈现了一定的关系,需要解决管理强度的问题,这与我的重心和监督的决心有关,需要反省。
三、关于效果
今年在班组长的管理与培训上增加了一些方法,在新员工的留司工作上开展了一些做法,在注塑自动化上尝试了一些验证,在管材生产稳定性上有了一些突破,在异常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影响了一些人,但总体评价所耗费的精力与效果并不很匹配,每件事都是拿在比较高的层面去做效果才显现,是缺少自主发起创新氛围的一种体现。
做为一名管理者,要有效果、有效率、产生效益。翻开自已的时间表,34%的时间用于日常会议,25%用于检查,20%用于推进性工作,11%用于内部人员沟通,10%用于外部协作,维稳工作占去4/5,提升类别仅占1/5,有太多精力是在与自身、与员工传递和博弈的过程中消损,由此看看效果倒也在情理之中了。
每周安排频繁的会议,似乎本身是一种不健全的体现,但又有一种无法两全的无奈;在行为上的固守固然重要,但思维上的开放更值得重视;需要不断将推进性类别转化为日常性工作,不断压缩日常性工作的处理时间,发起更多推进性事项;建立更加流畅成熟的体系,以有助于解决行动的主动性和效率问题,也许任督二脉才真正得以打通。
四、关于立场
我经常在思考,岗位是否真的在禁锢着一个人的思想。从2005年调入生产单元后,虽然期间在技术、管理上变换了不少角色,涉及型材、管道、生产、工艺、混料等前后11个岗位,但从未真正离开过生产部。现在调到质管和研发的岗位,是一个陌生的开始,但又有另一种熟悉,历历往事让我觉得,似乎一直都是互相融入着同行的,没有对立,只是各有侧重。
2013年会在感受新的立场的同时,寻找一种回归,尽心尽力,书写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