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半年又过,这期间努力的做了一些事,但内心总还是不很踏实,一些不完美的痕迹在敲打着我,反省自己,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现择一二剖析如下:
一、变通较少,经常用同一种方法对待不同的人
6年的中财生涯,让我习惯了各类做事的方式,形成了我的观点、我的方法论,我认为对待某种事情、某些人以某种方法最为合理,因而很多时候就不去思考了,按照我的潜意识去做,而这种方法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钟总不止一次的讲我,不要把精力花在无谓的争执上,这些我在努力的克制,但有时还是会忍不住。
管道生产部的基层管理人员,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我认为是好事,但当我认为不当的时候就一定会插手,不会有太多机会让他们去验证想法。
我习惯于他们兢兢业业,期望他们思路清晰,但自己又缺少教导的耐心。
未有多少方法上的变通,性格却变差了很多,争执虽然少了,一意孤行的事却仍多,这是骨子里的争执。
说到底还是我的本位与守旧,习惯以同一种方式对待很多人,风格太明显,要求所有人员必须要兢业,骨干人员必须要坚持,以我自己的原则去做事。
5月末时PVC管材2次黑点问题均刚好赶在周末时候,非值班人员因轮休未在现场,我就连续对他们发了2次火,傍晚时把他们搅吵到办公室来训诉,说他们没有一点责任心,出事了只知道互相推委,之后相关的6名生产管理及技术人员连续加班至凌晨,甚至周述斌为了一些事情坚持通宵,而我的脸色却一直阴沉,甚至抓牢他们在此过程的13条“罪状”不放,那些时候陈伟、曾泽看到我都不敢说话了。后来想想,确有些言行太过,甚至于有些不尽人情。这是我的方式,我认为换作是我会去做的,他们也理所当然的应当如此去做。我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但又没有足够的引导,使他们都很疲惫也很无奈。
二、培养人的思路和方法没有明确
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的将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点罗列出来,挖空心思的寻找疑难杂症的克服方法,尽可能多的利用新的操作手法来完善我们的生产秩序,如制作几张专用的指导表、开展几个技术攻关的课题、引入几项指标的考核、增加几份操作的要求,但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最根本的人的因素。至少我们没能意识到这种问题的严峻,更没有及早的行动起来,只是把指标压给了工段长,工段长压给了班长,班长一个人用肩膀把它挑了起来,一走一摇的。
李总在5月初便多次问我,人员帮带关系建立起来了吗?我都没有引起重视,我的理由是现在没有什么人可带,在我的思维中,做为前岗的培养要年轻、聪明、有高中/中专学历、能吃苦耐劳等等,翻翻员工花名册,符合种种条件的确实没有什么人了,这是我的固执,没有去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只是一味的索取。
肖华威实行的方法就好一些,后岗位更换口模、定型箱以外的所有辅助配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后岗的参与度,使后岗更有可能成为前岗;王转兵在带人上也还是有一定的强项的,他能够坚持,每周培训、技术交流会涉及到了每位员工,加之平常便在盯牢人员的操作,因而人员成长相对要快一些;周述斌试着去在带人的考核方面另辟蹊径,在激励的方式上开拓了一些局面。这是他们自发开展的一些内容,而我并没有做什么。
我们的确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案来快速拉升需要培养人员的能力,对于培训与帮带,我们也多没有明确的操作方法,随来随排,缺少了系统,这是我没有明确的去要求的结果。我们缺少了一种人员培养的制度和执行者,我们应当在各工段建立起员工固定的培养思路、各时期的培训档案、各人员技能信息档案等等,就像工艺员入司时我们会排一个为期3个月的实训计划一样,我们也应当至少给操作人员一个成长期的实训计划,明确岗位的职责与所需的技能。我们需要把人员的培养问题放在各项工作开展的首位,否则便只能每日操劳,却终碌碌无为。
三、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想法比较多,做的又不到位
有时候,我们自信在操作方法上的创新不弱于其它兄弟公司,甚至津津乐道于哪种方法我们有了新的突破,但最终的成果显示,我们收效甚微。这是因为灵光一现便开展的事情很多,但多由于根基不牢,要求也不够深入,蜻蜒点水般就算是做过了,失却了做事的初衷。
在5月初的部门例会上,我安排了10项周部门工作,会议结束后李总就问我,这么多内容,他们能够做完吗?我说应该没有问题。我是在以我的方式思考。结果各项工作做是基本都做完了,但应付的成份居多,未能真正深入下去。这件事情以后,对部门每周的工作我渐渐安排的少了一些,7项、5项、甚至3项,工作开展的深度反而好了一些。这类事情还是同基础的扎实程度有关的,“能做得完吗?”也体现在执行力上,表面看在做,却也只是在做表面,与真正的深入有很大落差。
反省是在告诫自己一下: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一些事吧,哪怕少一些,但是要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