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有自信,但要掌握好尺度,否则就会变为自负。自负会造成灾难。但方方面面想一下,自负的事情好像与我无缘。为什么呢?因为我常常自信心不足。更多的时候,我给别人讲时显得自信心十足,其实我内心确实不踏实的。这样有时导致做事情显得拖拉。
自信心不足,同样也会引起灾难的。
作为一个首席执行官,按理该对自己的市场了如指掌,明察秋毫:人员的问题,市场的问题,产品的问题等等。这几年市场越走越好,难免心中放松了警惕。断货年年都有,但都从未引起我的重视。明明知道黑龙江的季节短,销售集中,却未见我提出丝毫的建议。我思前想后,就是自信心的问题:如果我按照自己对市场的理解而提出建议并被公司采纳,公司在已经大力支持了黑龙江的前提下,再次刻出大批模具,备下大批库存,而我们销售不畅怎么办?公司怎么看我?
这种幼稚的私心与对市场,对自身判断的不自信,带来了现今的巨大损失。几千包的框,几千包的挺发不出来。客户吵,闹,骂,情绪由怨生恨。最令人惊心的是终端门窗厂改料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截止到20号,大庆实际销售190万;兰西等地点也只有十几万销量。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货。在黑龙江,由于此前的打拼,客户充分信任中财。纷纷抛弃了其它品牌而专做中财的现象到处都有。遇到今天的严重断货事情,,他们由于损失而导致愤怒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最初我能充满自信心,提供给基地详实有力的数据,进而推动基地做出更有利的决策,现在该是多么红火的场面?虽然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如贴钱换料等,但情况依然不能缓解。虽不能说中财就此会如何,但不争的事实是很多品牌挤了进来。原来他们是挤不进来的。最起码这一两年进不来。我无法原谅自己。
自信有时也是效益,或能将效益放大。
我到现在也不会做工程。自己虽然也试着做过,但除了搭点钱,剩下的只是对工程的恐惧心理。所以我对工程历来的不感冒。随着形式的需要,我们又必须要过这一关。可以说是形式挤压出了我的“自信”。向兄弟管理处学习了一些皮毛,回去居然也能讲出个一、二、三。鼓动机构,提升他们的信心,去争抢工程。居然也起到了效果。机构相信我们质量是最好的,服务是最棒的,回报是最高的,也是最保险的。此时我们才感觉,原来工程也不是很难的,我们也可以做。
型材如此,管道是不是也可以呢?我有人,有产品,我还有自信心,那就没有理由不可以。自信+坚持就是“效益”。只要这自信不是自负。
以上反省与心得同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