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一)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一)
超越自我,勇往直前
文章来源     作者吴伯中     日期2005-02-28     点击量2545

  岁月蹉跎,我从97年3月走进中财,已有八个年头,八年来公司得到迅速发展及壮大,现在已列入行业三甲,我为中财取得的业绩感到骄傲,也为我是一名中财人而感到自豪。八年来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我从一名普通的营销员成为现在的湖北市场首席执行官,有时静下心来回顾走过的艰辛路程,真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是啊,八年来我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沮丧,在这里我真诚地感谢中财,是中财给了我机会,是中财给了我一个发展的平台,也是中财激励和鞭策我,超越自我,勇往直前……

  可以讲我是97年8月第一个进入湖北的中财人,湖北市场在公司领导的英明决策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发展,但正像杨总所说:“这几年来的发展不慢也不快,总之是‘不强’。”所以杨总提出2005年的战略和对我的要求是“强湖北”,湖北不强,作为湖北的区域长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强湖北”三个字对湖北,尤其对我本人是一次激励,更是一次考验和挑战,我深感任重而道远……但我责无旁贷,义无反顾。

  现在我把这几年来湖北不强的主要原因,尤其是2004年的工作及本人的不足写出来,一则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更主要的是能痛下决心改正缺点,超越自我,通过不断努力,真正让湖北越来越强。

  1、立志不高,学习不够,缺乏进取。立志不高表现在:对公司的有关战略及政策领悟不足,理解不够;在市场布局和用人上,分析不够彻底,眼光不准,缺乏当机立断的信心和决心;还表现在碰到一点小事就心浮气躁、日夜不安,对下属不是耐心引导,而是大发雷霆、横加批评和指责;在兄弟营销管理处销量突飞猛进之时,我没有奋勇直追,而是无动于衷等等。不学习表现在:对公司的产品知识没有认真系统的了解和学习,只知皮毛,在技术上和性能上无法同客户深谈,也没有及时了解竞争厂家的有关信息和产品性能,没有做到知已知彼;对行业形势缺乏全面了解,无法正确把握和利用相关政策和资源,也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和研究先进营销策略和营销方法;对市场、客户和产品没有作细分,也没有对产品的差异性作系统的分析,无的放矢,凭经验行事,缺乏创新。这些都是立志不高、缺乏进取的表现。

  2、顾此失彼,缺乏恒心,措施不力。

  (1)2004年管道虽有所增长,但仅是型材的四分之一,这是湖北发展不平衡、单腿行路的病根。这病根我在几年前就看出,每年的营销会议上不论是书面上还是口头上都作为重点,要求下决心改变,但始终未能如愿,这都是缺乏恒心,没有把工作做到底、做到位所致,也是措施、方法不力所致。

  (2)湖北营销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办事处几乎没有增长,有的办事处甚至出现严重负增长,虽然我十分重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没有效果。

  (3)湖北在2004年年初提出把新产品作为头等大事来做,但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除武汉代表处之外,其他营销机构几乎是零,也是措施不力,缺乏决心和恒心所致。这都是我的失误,我的痛,也将是我在2005年必须解决和突破的问题。

  3、团队不强,后劲不足,缺乏战斗力。2000年我是湖北办事处经理时就提出“人的培养和发展是营销机构发展的根本”,但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办事处几乎成了孤家寡人,办事处负责人也缺乏当年开拓市场的那种斗志和勇气。甚至个别负责人意识不正、作风懒散、恶习成性,对公司的培养和信任置之度外,对公司的要求和领导的教导置若罔闻;对市场、对竞争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公司、对自己不负责任,碰到困难、业绩不佳,不在主观上找原因,拼命在客观上找借口,忧人怨天,不思悔改和进取。也表现在有些营销机构不善经营、不懂管理,负责人自己不努力,也不招聘和培养营销人员。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竞争如火如荼,不是主动出击、迎难而上,而是缩头缩尾,固步自封;不是艰辛付出、顽强拼搏,而是守株待兔、得过且过,这也是湖北不强的主要病因所在,也是我工作的失职。当然我不是全盘否定,我在这里提出来,希望我本人和湖北的营销机构责任人,正确认识自己,有则改之。“人是一切资源载体”、“事在人为”,所以改变人的观念和心态,尤其是负责人的观念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我将从自己做起,尽心尽力。

  不论失败和成功,这都已过去,“强湖北”三个字我将铭刻在心并加倍努力。2005年已经来临,我真诚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湖北有新的气象,也真诚希望“湖北强”的愿望早日实现。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