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善的理解,会有很多种。
像我这样理科的人,比较科学性质,人文的似乎是少了一些。
其实,人和事要分开。看人的方法和看事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对人,要平静的看,因为他是能动的;对事,要客观地看,因为客观就那么地存在在那里。
人都不是理想完美的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环境或我们把他们往不好的方向逼去,他出现消极或糟糕的表现是难免的。此时,如果以此来定论,则相当于是取了他最不好的一段表现来引证。所以,当我们对一个人持负面意见比较多的时候,真应该想想对他了解几分,有没有想过创造条件深入的沟通,为此做了多少努力。事实上,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是起伏不定的。
而善意的人,会平静地看一个人,优长与短缺,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个善意善心的人,必定是平静的人。
俗谚说的,有容乃大,器大才能容难容之事,之人。所以,我归根到底还是器小。
科学的东西关乎事与物,西方哲学,或许因为宗教势力太强的缘故,历史发展中主要研究了头脑和思维,我国的儒释道及其延伸发展得幸倒更关乎心灵,但我们的教育体系没有深入安排,所以在社会中也不够丰富。
善,来自于真。真,是客观存在与规律的反映;善,是按照客观与规律来办事,是一种实施;两者的结合,达成美的效果。
器小是因为我大。我大,则我与执行之间会起矛盾。
所以,觉悟是最高的真实要求,而不是自以为的那么容易。
有的时候,我们又容易把“和”当成是“善”。“和”的实施会背离客观规律的,会让渡,会失原则,最后复杂缠身。在我身上,有一些和的影子。和,有时候又与认识能力和方法能力有一定关系,当力量欠缺时,容易走到和的地步,甚至糊的地步。但必不全是如此。因为,任何单体都不能具备覆盖其所面临的所有问题的能力。
而此时,就是面对更大不确定或风险时的生死选择,就是一个勇的问题。竞争的基础部分是智慧博弈,高端部分则是和风险博弈。我的特点,风险厌恶倾向更明显。这是比较过得去的说法,实际是胆气不足,量器不足。
以上几个问题,梳理出来是一脉的,也可以使自己认识清晰一点。回顾自己涉足期货已经三年,虽然感觉思路已经找到,但是这个过程的时间还是长了一点。究其原因,与我在用人、处事、决断三个方面能力不足有一定关系。这是我需要反思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