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原料少了。”
“哪里的?”
“SK,四车间上料口下。”
“少多少?”
“8包。”
“问过生产部吗?有没有领出去没有通知我们的?”
“问过了,都说没有。”
“去看过监控吗?”
“看过了,这几天监控没有记录。”
“最后一次盘点什么时候?”
“25号,和财务盘点时数量正好。”
“我马上过来!”
这是6月28日与部门原料主管的一段对话,后来在王总的帮助下确认了这几包原料是试料拿走了。是的,数量很少,只有8包;是的,金额不大,只有3000多块钱;是的,虚惊一场,料没有少!但是,这事情好几天都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为什么,一方面因为谈话的过程体现着我一些不正确的思维导向,另一方面因为我们对于原料管理还有盲区,也有松懈:
一、在问题和责任面前,有推脱,有推诿。我记得以前曾经这样告诫过同事,当一件具有两面性与协作性的问题出现的时候,一定不能先去找别人的错误、别的部门的错误,不能理所当然的将责任排一个序,即为别人的错误 自己的难处 自己的错误 别人的难处,如果这样,就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问题面前永远让别人“首当其冲”,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问题就永远得不到最好的解决。但是就是在这8包料的问题上,自己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当得知料少了,最先想到的就是别的部门,生产部、办公室等等,最后才会想到自己部门,其实,这些确实都是些构成因素,但是自己心里也确实将问题和责任排序,想要确认问题出在别人身上,这就是推脱与推诿。
二、在原料管理上没有认识到盲区,存在松懈。天津中财的原料管理和其他生产基地不一样,没有密封的存储环境,当然保存和保管的压力也会大一些,我们也确实为此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年多原料的损耗较小,盘点库存数据准确。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有所松懈,原料棚下的料因为在我们眼皮底下,每天都有进出,每天都会关注到,而四车间那几十吨料是今年才划给我们的地方,平时注意不到,只有隔三差五盘点时候才能注意,说实话,这8包料在25日-28日期间到底哪天少的,我们自己真的不清楚。认真想想,其实越是我们平时看不到的地方越应该给予关注,否则就变成了盲区,就有可能造成损失。
以上是这实际并没有丢失的8包料带给我的反思,希望通过这次反思,端正自己对待问题与责任的态度,认真梳理和减少管理中还存在的盲点和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