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聘“疲于奔命”,忙而无效。
每年的上半年我们都在忙碌着同一件事情——招聘,虽说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年年用工年年荒”已慢慢形成一种常态化的社会现象,但从没像今年感觉如此的强烈——这种现象逐渐从东部沿海的用工大省不断向用工输出的中西大省蔓延,且随着新生代“85”后的农民工群体的日益扩大,因诉求增多而导致的“用工荒”日渐明显。招聘问题的日益突出,在不断制约其它模块的运行,部门整体工作无法齐头并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能随时提供足够人员保证车间生产的正常运转,至今没有较好解决之道,也可以说在年后人员旺季的招聘过程中没有真正地评估过今年的严峻形式,只是用老办法、旧思路来应对新环境,从截止5月底我们的录用量已与去年全年的录用人数旗鼓相当,但人员离司量也非常可观,着实忙碌却并无效果,甚至在最忙碌的四、五月份出现人员严重短缺,人员成了生产开机的重要制约因素,车间不仅根据销量更需考虑人员在岗位情况进行生产计划的制订,并不得已变三班为两班的情况。人不断在地进与出之间游走,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循环已形成变成一种“病态”,不断的招聘只能解决当前问题,在目前的用工环境中,只管招不管留并不能有效解决用工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更多的是在招人的环节中疲于奔命,但在如何留人的软性环节中却没做足文章,针对“90”后如何管理、针对新员工如何帮带、如何让他们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等等,这些问题将在以后的工作长期出现,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探讨。
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一种思想境界,讲究的是一种淡然平稳的心态。它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保持同样的一种状态一如继往、战斗不息,不管你是在顺境还是逆境。当你在顺境时要学会泰然处之,当你在逆境时要敢于迎头赶上而不是患得患失。与以前相比自己急的性格虽有所改善,但更要学会不断调整自己状态,当管理者随时能调整自己的状态时,才能让你的部门对你产生更多的信任,让部门随着自己的思路前行。
三、想时考虑周全,做时义无反顾。
我们许多工作做不好,不是没有行动前的计划,而是没有计划前的行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不能固守固有的思维、固有的模式。“以不变应万变”带来的只会计划时不够缜密、执行时瞻前顾后。比如四月份员工工资的调整问题、招聘时出现的未批先用问题均需要自己不断的反思,举一反三,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公司像一辆高速的列车在急速前行,需要我重拾心情投入到新的战斗中,以跟上公司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