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一)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一)
做实做细,需敬需谦需精进
文章来源红天桃     作者何远志     日期2015-01-08     点击量2788
  我是九月三日正式加入红天桃的。回顾入职以来的工作,不足之处颇多,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有许多自己能做、该做、也想到要去做的工作,没有真正去做。比如说创业日志、文化墙、员工入职基本教程、P2P行业动态月报等等。

  二是正在做的工作,没有达到自己预定的标准,最后只是勉强交稿。比如《P2P主流网站比较分析》,我预想是做八个板块,但最后只做五个板块的内容;又如《营销体系设计初步思考》,原本是想做成一个标准化整合推广提案,但最后只写成了一个内部报告,数据图表不充分,逻辑推演不够深入。

  三是实际工作进度与目标差距比较大,尤其是九、十两个月,几乎每周周报计划都有滞后的作业。

  这些问题的根子,是我思想上不够敬业、不够谦虚、不够精进。

  第一个毛病就是不够敬业。

  虽然,在入职时,我言之凿凿的表示“看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前景”、“红天桃这样既有中财母体支持,又有发展空间的团队,是自己再次择业的最佳选择”。但认真想来,在内心深处,我对红天桃宣传策划部科长这个岗位并不是特别珍惜,有一种“把该做的事情做了,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的随大流情绪;不像前几次入职时,总有憋着一股劲,要把工作做出彩、要证明自我价值的激情。

  形成这种“随大流”情绪的原因是较复杂的。一是与我前面工作了七年的黄山地产公司被收购有关,一下子从集团高管变成平头百姓不说,还有好几笔个人借款收不回来,内部认购的房子对方也不认账了,眼看多年努力付诸东流,一直没有从失落感中走出来。二是与我这次选择回杭的初衷有关,就是抓好儿子的教育,多照顾一些家里。三是对红天桃的发展前景,内心并不是特别坚定。四是在加入红天桃之前,我确实还有一些其他选择,而且薪酬方面也更有吸引力。

  这些情绪揉杂在一起,让我变的像一个“疲惫、失意”的中年大叔,把红天桃作为一个可进可退的避风港,先让自己韬光养晦一段时间,红天桃能做起来,就安下心来好好发展;如果发展不起来,自己积累一些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东西,另谋高就也未尝不可。

  第二个毛病是不够虚心。

  我主要有两段工作经历。一段是在光韵广告担任了七年的策划总监,号称浙江、贵州、广西、云南四省联通宣传推广“总军师”。一段是在黄山从事旅游地产开发的七年,而黄山项目本质上是萧山老板“蛇吞象”模式,靠工业概念融资,再跑马圈地,待价而沽;所以概念包装,宣传造势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两段经历,一方面固然锻炼我的方案策划与文字写作能力;但无形中,也造就了自己骄傲自满,看起来尖锐犀利,但实际上更倾向于夸夸其谈的工作作风。加入红天桃之前,胡总再三强调中财精神的“诚实、认真、谦让”,让我认真学习中财企业文化,希望我能真正的融入到中财团队中。我虽然耳朵听进了,但实际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上,仍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眼高手低的情况,把目标定得很高,但实际做起来,却没有真正做到位。

  第三个毛病是不够精进。

  不够精进的主要表现就是作业进度缓慢,作业过程缺少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主观能动性不够。一是缺少紧迫感,总觉得目前还在程序开发阶段,离平台上线还早,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相关工作;二是在处理黄山公司债务等个人事务上,请假较为随意,没有认真考虑对自己工作的影响,其实也做了不少无用功;三是觉得自己专业水平过硬,到了时间点,肯定能完成相关作业;完成的早了,也不过是反复修改。

  真的把这些负面心理挖出来,写到纸面上,我既觉得惭愧,但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问自已:为什么我会离开光韵广告?黄山项目为什么最终败了?工作这么多年,我最大的得失又是什么?——其实就是“实、细”两个字!

  我离开光韵广告,当时的理由是公司发展已经到了天花板,但今天回头再想想,光韵当时确实到了天花板,但为什么就不能再努把力,突破这个天花板呢?我们在联通积累到了那个程度,我们能拿到大量的客户消费数据,实际上再坚持下去,完全可以在增值业务,甚至是大数据综合应用方面向前迈出一大步!而我们当时还是停在务虚的宣传推广层面,而且即使宣传推广,也缺少主动创新,做实做细的主观能动性。

  黄山项目的失败,还是做实做细。我们去黄山拿地的战略眼光是正确的,但是团队指导思想并不是把这个项目真正开发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盈利,而是指望项目土地增值后,卖地轻松赚钱。前期拿地时,我们是鼓足了劲,把自身的形象、把项目的概念包装做得很好,政府沟通做的很到位,最终以很优惠的价格拿到了地。但接下来就不行了。首先是虚:资本实力虚,靠着工业概念贷款拿地、支持公司运转;团队作风虚,基建拖拖拉拉、成本控制不严、工业只求表面文章;其次是粗,集团领导个人开始追逐个人利益,董事长一年只来一次,总经理十天半月露个面;各子公司负责人不求真实盈利,只求做好表面文章,把政府与银行糊弄好了就行;至于下面员工,更是拿工资混日子。结果项目无法及时出手,资金越来越紧张,团队内部矛盾加剧,最后只能贱卖!

  而我自身工作经历,最大的收获与失败,都是“实细”两个字。在光韵刚接手浙江联通全案时,我在半个月内靠翻译软件把日韩电信营运商的竞争发展基本了解清楚,前两个月几乎每天都要完成一万字的方案、文案、调研报告的写作,正是因为这段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我成为了一个功底扎实、思路开阔、成文迅速的策划高手。刚去黄山时,我同样在两个月内,把黄山近两年的土地出让情况做了一个详实的明细表;把黄山、池州两地的外销型地产项目跑了个遍,对28个重点项目做了重点梳理;也就是靠着做实做细,我在项目概念方案中提出了“旅游地产价值投资导向”、“区域旅游地产价值井喷效应激发要素”,从而让我们的明显偏向地产开发的旅游综合体项目规划获得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同。而我最大的失败,是从中长期来看,自己的定力不够、吃苦精神不够、主动性不足,归根到底还是不够实、不够细。一是我比较看重眼前的利益,喜欢随行就市,待价而沽,最早从管道煤气公司跳到科龙集团,到离开光韵去黄山,都是这个套路,哪个行业看上去好,哪个公司薪酬高就去哪里。其实仔细想来,行业都有起落,等一个行业看起来已到很兴旺时,实际上已经要走下坡路了;反过来,一个行业处于低点时,反而可能是新一轮增长的起点;一个公司给直接给你高薪酬,往往是高期望或低成长性,一个好的公司,一定是有自己的门槛与要求,需要你一步一步证明自己的价值。二是我的吃苦精神还不够,最典型一点,在黄山我提出“旅游地产价值井喷效应”后,一直想做一个全国性的研究,写一本《旅游地产价值投资指南》的书,但几次提笔,几次都半途而废,虽然有工作繁忙等因素,但实际上我真要干,推掉一些杂事,每晚坚持三个小时,花上三五个月,我应该能啃下来的。

  作为一个也算带过数十人团队的职场“过来人”,我很清楚成立一到两年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一个创业型团队最需要的就是有经验、有激情、有干劲、工作精益求精的骨干人员;一个团队只要有几个这样的人,就能把团队的精气神调动起来,并能推动创业型团队企业文化的形成。从个人发展来看,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一个人资历只是过去努力的背书;进入一个新行业、新团队,必须要尽快熟悉行业、融入团队,过去的资历越是优秀,你就需要更多的努力与激情,这才是证明资历、实现自我价值的正途。

  这次选择红天桃,是我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没有“跟着薪酬走”的选择。当时之所以会这样选择,一是为胡总介绍中财文化的吸引,深感自己在黄山受到“虚假”之伤,想找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台、在自己40-50岁最后的黄金年龄,踏踏实实的做点事情;二是觉得互联网金融确实是朝阳行业,自己也比较喜欢金融,能找到这样一个“金融+策划宣传”的岗位,也很难得。回头细想自己选择的初衷,更觉得惭愧,人言“四十不惑”,敬业心不够,不是“不惑”,而是糊涂,更是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做实做细,提振起自己的敬业心是根本的;但要真正做到实与细,还须做到虚心与精进。虚怀若谷,只有把自己的心放低了,才能有容乃大,吸收更多的新知识、新理念,才能坦然做到否定之否定,才能精益求精,才能不计个人得失!精进,必须要有紧迫感、有激情,在“人到中年,一堆事情”的状态下,合理安排自己有限时间与精力,克服生理与心理上的惰性,让自己的事业与人生再次出彩!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