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一)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一)
知不足 不知足
文章来源长江管道     作者张清     日期2016-06-23     点击量2999

  记得李总2013年说过我,不希望在反省的时候再次说起关于酬宾,因为到那个时候说明你的酬宾又没达标。

  2016年的酬宾长江管道首次突破1个亿,数据出来后,嵇国栋笑着打电话说突破一个亿已经实现目标了,你怎么还是闷闷不乐?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数据比你增长高,就把我们逼死吧?其实他不知道我在2015年12月31日下午给李总汇报思想时,硬着头皮说酬宾预计是增长百分之二十,因为在我心里也认同时近年底,客户处于集中收款期,随着房开市场的趋淡,对于市场走向持悲观态度。

  记得2015年9月份开始,在结束了PE大面积发货后,销量数据低迷一蹶不振,眼看着距离全年增长百分之二十的目标越来越远,自己思想上也在挣扎———到底是着手准备酬宾还是冲刺年终目标呢?记得12月10号,宋家祥在微信群里要求机构提前做好酬宾准备,还被我批评了。其实我不知道的是直辖总部陈总早已提前一个月就要求各管理处发动起来,用亏本的价格去诱导客户提前进入酬宾状态,最后逆势大幅增长,创造大基数区域也能大幅增长的历史。其实我知道的是南方总部陈总早早地提前布置下去了酬宾准备工作,紧跟关键时刻的工作节奏,最后增长数据又创新高。

  其实这被动的一切都源自销量储备不足,市场基础根基不稳。每天都在低头走路,缺乏抬头看天的前瞻意识。

  酬宾政策一公布,力度空前,出乎绝大部分人的意料。看到政策后,绝大部分管理处和直属中心都满怀期待,信心十足。嵇国栋说这样的价格就是猪也能卖得出去。但是到开会布置任务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说一个亿的任务下的太高了,现在临近年底,客户都在忙乎着收款,哪有心思打款囤货。其实这个时候我对于公司酬宾政策的理解和落实,也缺乏深刻认识,化建业决策层逆势进取的思路并没有及时贯彻到管理机构,致使有些管理处虽然对政策信心十足,但却对艰巨的任务望而却步。记得给皖西南1300万任务,熊英跟前跟后说完不成,请求调整任务。年会结束了,由于缺乏正确及时的引导,机构还处于放松踌躇满志的年会度假状态。连我自己也没有往深刻处思考为啥百年不遇的政策突然不期而至的原因,是因为市场环境日趋恶劣,化建业决策层的一招知难而进逆势进取抢占主动的大招。

  记得年会期间,南方总部陈总与我交流酬宾思路,南方总部的酬宾工作动手早落实细致,与陈总的交流得到启发,从而制定出了长江管道的酬宾工作要求,明确了酬宾四个阶段的工作侧重点,才让机构有了工作方向。虽然酬宾总量结果达到一个亿,绝大多数区域实现较好增长,对任务没信心的皖西南熊英也通过开发成功安庆两个大客户,超额完成酬宾任务。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横向比较的直辖总部、南方总部、江苏总部等长江流域区域相近似的市场酬宾销量大幅增长的背后深层次原因是谋划及时、提前落实、执行到位、效果显著,这些就是我的短板,我的不足。

  一转眼,在长江总部已经数年,一直没有完成领导们寄予的大幅增长的愿望,每年都是年初信誓旦旦、信心十足、壮怀激烈地规划好美好的增长目标数据。一到半年度前后,就会中途乏力,到三四季度,基本属于三而竭的状态。再年底一看年终数据又是一副半死不活温吞水的模样,周而复始好几年,自己也好像处于认命又不服气的阿Q面对赵家人的心态。

  我想这不是一句审美疲劳能解释的,是因为自身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足的原因,总感觉就这些个地盘,每个县都到过;就这些个人,管理机构不用说,绝大部分机构的情况很熟悉;就这些个重点工作,无非是我早晚祷告的那样团队稳定提升、销量快速增长、市场有效发展;其实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任何不想付出呕心沥血掉一身膘的努力,就想肥猪拱门五谷丰登的收获,都是不劳而获的空想。

  郑板桥说知足常乐,其实很多时候,因为知不足,才有不知足的意识,才有弥补差距的方向和动力。写出来,是想不仅仅是反省,更要面对不足、解决问题、方向明确、抓住重点、有效推进、不断提高。

  半年度反省,是为记。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