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二)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二)
反省
文章来源集团总部     作者余苏红     日期2016-07-07     点击量2418

  一直以来,在同学、朋友的眼里我好想都是一个特立独行,不怎么合群的人。大学里喜欢一个人涉猎乱七八糟的书、影视,思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而表达一些想法,跟他们的总是格格不入,显得有些偏激,有些愤青,容易情绪激动。人虽是不错的,性格上却让人难以有亲近之感,好像是他们一直的感受。最近见到几个老同学,聊天,游玩提到我总觉得性格好多了,用他们的话说是从一个自大的愤青,变温和平易多了。某种程度上说来,也算是成长了吧。

  我是个习惯了孤独的人,打小,大概五岁起吧,体型就比一般孩子壮得多,力气也大。跟小伙伴玩,调皮捣蛋,敲一下,打一下,就会有父母带着孩子到我家,从我自己爸妈那少不了一顿打骂。经历得多了,就觉得的委屈,就那么碰一下,能有多痛,值得你去求爷爷告奶奶来修理我。渐渐地,就觉得该离小伙伴远一点,自己上山抓鸟,下水摸鱼总行了吧,慢慢的一个人度过了童年。

  后来上了学,野惯了的孩子么,一下子被跟其他小孩子关到了一起,显眼的形体,孤傲不合群、不服软的态度,免不了招来一些不良少年的滋扰,打打闹闹,不胜其扰,也没朋友伴在身边帮助过,渐渐变得很鄙视那些三五成群在一起的小团体,又一个人度过了初高中。

  同时,在我印象中,父母是很忙的,也没多少文化,学校的事情找他们会给他们带来困扰。初中开始住校,自己忙着学业,自理生活。父母没有在我的开学典礼出现过,也没在我的毕业典礼、家长会出现过。我有一种自豪感,鄙视那些什么事都依靠父母的人;又有一种失落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向别人家一样,陪着宠着。

  一个人度过童年和青春期,有更多时间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感受生活,所以情感比同龄人更加丰富一点,因为极少跟周边人有深入情感交流,所以对跟人情感交流这种事就更加敏感一点,说句话,道件事,要在脑中反复斟酌预演,觉得特麻烦,往往装着大大咧咧不在意的含糊过去了,像个乐天派;很多事情也都秉承自己解决至上的原则,又像个自大狂。在学校这段日子,这种行为决断模式,一路走来也挺顺利的,可以自顾自过的很安然。

  这么多的经历不一样,所以,遇到很多他们认为我们自己处理不了的,我觉得很简单,交流起来就显得自大;他们觉得通过父母亲人就能很简单解决的事情,我会放大困难,显得苦大仇深。这种疏离感,源于我的家庭沟通,童年的经历,青春期的思悟,以及学校的包容性吧。

  心理学上说,人建立信奈沟通关系的基础是共情,形象说来是,把我们各自的频道调到一起。我觉得共情的基础是有相似的经历。离开校园,脱离学生群体生活,进入社会,开始体悟生活的艰辛,干了很多原来觉得很简单的事,却发现麻烦得很,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听他们讲述生活的诸多可能与无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有了转变,对人也更多了一层包容,尽管自主独立的基调没变,也会融入团体寻求温暖了,对事对理也没那么较真了,这种转变,也让我觉得挺好的。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