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有个习惯,每当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时候,就去看书,看完了放下以后总有些收获,然后就能给自己带来一点力量。这其实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换个角度看,这就是惯性逃避,并没有很认真的去分析问题。大学时期就初步意识到自己这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每当遇到自己想不明白或者从未碰到过的事情的时候,就偏好于在书本中找答案,久而久之,书在我心目中的位置节节升高,权威性无与伦比,甚至超过了身边年长者的意见。同时也发现,多读书固然是好,然而过于信赖书本却未必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连小学生都对这句话非常熟悉,作为名言警句从小到大不知考过多少次,但事实上我们并不理解。
意识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总比永远没有意识到要强。渐渐发现各个国家,各个年代的前人作者们的智慧固然比我们这些普通人高的多,然读书的意义并不在于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或者规则,然后严谨的去施行,读书更多的意义或者是在于思考,只有思考过自己的哈姆雷特才算是真正读过这本书。
反省的结果当然是要独立思考。将独立思考这件事情慢慢运用在工作中,会渐渐发现工作的乐趣与思维的奇妙之处,再返回去读书,感觉自己以往的书都白读了似的。以往读书的心情是急切的想要去探索,努力的深究,总想从里面读出点花儿一样,然而就是这急切的心情最要不得,越急切,就越是想要去索取,最后,通常我们看到的还是我们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或许对待读书的一个正确态度应当是愉悦的,以一个轻松的心态来和书本相处,不妄自菲薄,不自以为是,不强制索取,不过分依赖。
读书如此,工作生活更是如此,多些独立思考,少些依赖,谨以此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