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总想让生活过得更舒心些、更体面些、更幸福些。这是人之常情。要达此目标,只靠勤劳之手不够,还需靠勤劳之脑。
勤劳之脑,贵在反思。反思,是使生活过得好的重要关口。对此,西哲早就有言:“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显然,生活中那种“不值得过的生活”可能会有点“野性”,可能还没有“完全摆脱兽性”。而这,与社会的进步、秩序的要求、文明的提高,总是不相协调的。不相协调,难免就会碰碰磕磕,甚至碰出“火花”,心生怨气,肝生怒气,以至牢骚满腹,“端起大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样的日子,的确难以让人过好。
反思,是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有记忆,能思维。这种思维,离不开反思。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缺少反思的人是不可能聪明起来、智慧起来,从而在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生活大道上迅跑,在痛苦与幸福的比试中一路领先。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漂亮的女孩同时被两个家境不同的英俊小伙子看上。在如何取舍中,女方家庭出了一道选题,用一天的时间,谁先把空荡着的三间房子装满,就把女儿嫁给谁。结果,“富二代”那位青年小伙雇了许多人,买粮与物往里搬,但仍有些许空隙;另一位青年小伙虽资源不多,却成竹在胸,到傍晚时分提了一盏油灯进去,就让光明把整个房子全“填”满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想获得幸福生活,只靠“实”的还不行,还需要有点“虚”的。虚,是一种智慧。智慧,是对生活的反思。没有反思,智慧就会枯竭,生活就会残缺。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不希望把自己当愚民看待的无产阶级说来,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还要重要。”这既是真理之言,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思。无疑,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他们虽说也迫切需要钱,但金钱的价值在他们看来,无非是能用来买东西,决不会成为“偶像的价值”,因而,也决不会去干那种类似肉中注水、奶中添害之类缺德、少良心的事儿。
反思生活,实质上是提高自己的处世能力。一个人,不可能自我封闭,更不可能是“外星人”。在家,就有家庭生活;在单位,就有集体生活;到社会,又有社会生活。而这种种生活,就需要有不同的态度与方法去对之、行之。这种对之、行之的态度与方法,不在知识,而在思想。知识,只能告诉真假;思想,才决定对错。而思想离不开信仰。信仰离不开反思。反思会让人信仰更坚。毕竟,反思的基础是实践。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反思,更是完善自我的一种能力。人总有缺陷。想找一个“完人”无疑于缘木求鱼。而反思,很可能使自己近于完善。毕竟,反思,能使自己据经验与经历判事之吉凶利害,明其前途与后果,从而使己言之得当,行之得体,不至于遇事,懵懵懂懂,任意去做;碰难,茫茫荡荡,悬空思索,从而在做事完美的同时使自己近于完善。
反思生活为生活,说到底,是辩证思维,和谐生活,既不与天争职,又要与天比试,干好自己的事,种好自己的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当然,从而使生活之船免受风浪之灾、海啸之害,进而让“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的平常日子更有滋味,更加多彩,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