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犯了错误,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的时候,总会谴责自己,想要惩罚自己。直到读《自控力》一书,作者的观点颠覆我根深蒂固的想法,增强责任感的不是罪恶感,而是自我谅解。
自我谅解听起来就像是给自己找借口。多数时候会觉得对自己放松要求——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重视自己的失败,没有在没达到标准时作自我批评,没有用自己不进步就会产生可怕的后果来威胁自己,就会变得懒惰,无视内心的审视和批评,就会完全失去自控。
“如果我对自己不苛刻,我就什么也做不成。”“如果我原谅了自己,下次还会这样。”“我的问题不在于对自己太苛刻,而是对自己不够严格!”
估摸着有这样感觉的人不只是我一个。毕竟,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是父母的要求和惩罚让我们学会了自控。小孩就像小野兽一样,需要人管教,需要得到外部支持。成年之后,尽管大脑的自控系统发育成熟。但是,很多人仍然把自己当作孩子。对自己表现得就像是虐待子女的父母,而不是提供支持的监护人。屈服于诱惑的时候,视为失败的时候,内心就会责备自己:“你太懒了!你到底怎么了?”每次失败都意味着要对自己更严厉一点。
书里的阐述读后让我好过很多,大致是这样描述的: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导致抑郁的因素。它不仅耗尽了“我要做”的力量,还耗尽了“我想要”的力量。相反,自我同情则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比如,在压力和挫折面前支持自己、对自己好一些。
卡尔顿大学对一群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拖延症的调查,这个调查持续了整个学期。很多学生在第一次考试前推迟了复习计划,但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养成这个习惯。和那些能原谅自己的学生比起来,那些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更可能在接下来的考试中继续拖延复习。他们对第一次的拖延态度越严厉,下一次考试拖延得就越厉害!可见自我谅解,而不是罪恶感,才能帮他们重回正轨。
增强责任感的不是罪恶感,而是自我谅解。持自我同情态度的人比持自我批评的态度的人更愿意承担责任,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和建议,更可能从这种经历中学到东西。如果不是对上一次拖延感到愧疚,又是什么激励着这些学生呢?如果我们不为自己的屈服而感到愧疚,那什么能让我们走上正轨呢?
自我谅解能帮助人们从错误中恢复过来,帮助消除失败时的羞愧和痛苦。“那又如何”效应是要摆脱失败后的低落情绪。
以上,与有同感者分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