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曾经熟悉的内部审计岗位已一年有余,但周遭的环境却悄然发生着变化,反观自身以往的桎梏没有打破,新的课题又骤然而至。
面对化建业出现的各种经营风险,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揭示和建议作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迅速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效果和价值已迫在眉睫。
个人认为审计工作的首要在于审计线索的发掘工作,包括以下三步:
第一步:如何从哪里发现审计线索;
第二步:怎么核实和验证这是审计线索;
第三步,发现并验证了,但是审计线索很多,又如何比较和衡量他们之间的价值,从而合理分配有限的科室资源呢?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提升认知。认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我们的认知框架。每一个事实都要放进自己的认知框架,才能获得意义,每一个行动都要在这个地图里有方位感,才能有着力点。例如调查外协产品的质量反馈,其实这些质量反馈都是表面现象,每一个产品背后都是一套体系在支撑他们,看透产生这些表面现象的体系缺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同时,努力保持知识的焦虑感,持续迭代自身的知识储备。互联网社会下,学习的目标和方法已大大不同,知识的盲点容易解决,但盲维难以克服,好比打开搜索引擎,却不知道应该检索什么?因此,广泛涉猎各类前沿知识,善于利用内外部专家资源解决问题是对每个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二是完善工具。认知以外,合适的工具也必不可少。工具有两个作用,一是立规矩。包括制订流程制度、作业指导书、审计指南等,使得审计工作的质量相对可控。二是利分析,就目前公司的经营规模而言,审计线索的挖掘和分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必须贯穿于整个科室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探索研究,形成长效预警机制。该预警机制是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模块之一,它的形成离不开基础数据的高度标准化,这是参与集团版ERP开发工作的最大收获,可以列为一个工作方向进行完善。同时,建立在预警机制上的风险导向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防错纠弊、改善经营的作用。
以上权作反省,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