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那是张爱玲卑微的爱情观,但是从心理学上来说,爱情里对自己的定位正是自身固有的自我认知的一个缩影。读懂自己真的很难,今年我一直在思考对自己的认定,是否真正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在我固有的认知中,我始终觉得自己拥有踏实又强大的灵魂:我拥有自己多年累积下的自尊骄傲,有公私分明的专业精神,有勇于承担的信心和决断。这样的我似乎是自信而强大的,我也一直这样认为。然而今年从内到外整个局势的变化打破了既定规则,反而让我看到了另一面的自己,那个胆小又略带卑微的自己。
在私下的聊天中,有人说:“作为领导会更愿意与自信的人交流,哪怕是有一点过度自信也胜于一个自卑的下属,因为自信的人特别肯定自己从而敢于去打破去冲动以建立新的规则秩序,哪怕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瑕疵,也是改变的机会。真正可怕的是自卑的人永远呆在安全圈里,永远看不到外面的风景。”很不幸,我似乎也踩在了这个安全圈中,因为自己明白自己的确是一个被动而求安稳的人,所谓的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所有的自信这一切都根源于现存的环境;不想变,本质上其实是害怕改变后可能出现的不美好的结果让别人失望,让在意自己信任自己的人失望,是我内心中不敢去触碰的魔鬼。那所有的在意和担心就隐藏在那个胆小卑微的自己里面,现在我才清楚的感受到。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许多人一直在强调自己哪些方面特别厉害哪些优势特别明显,而也有一些人始终特别佛系地表达自己的平常和不足。往往那些前者们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而后者们却常常应验在一些了不起的人物身上。韩信衣锦还乡仍重用欺他胯下之辱的人展现了他博大的胸襟;面对美国的封杀,任正非对苹果的肯定和推崇彰显了华为信心;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那位拥有无敌流量的歌手却说:与其整天思考怎么营销自己,还不如好好研究一下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那又是何等的理智和自信。
学会接受自我,对自己坦诚,接受自己的不自信和不完美,是真正认可自己的第一步。未来的工作和人生中,我要勇敢大步走出那个安全圈,说我所想的,做我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