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一)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一)
个人反省
文章来源     作者陈冠军     日期2019-12-20     点击量2466

年轻时看小说,热衷于英雄主义的、毕其功于一役的情节。年纪大了,明白戏剧性、一战成名式的胜利固然让人过瘾,但它不是常态,更不可求。

现实生活中,多数的成功只是平凡努力的长期累积,只有时间才能给我们复利,到茅台酒厂参观,挂着一条标语,“绝不允许新酒出厂”,后一打听,普通的茅台调好后至少要存放三年方可出厂,年份酒时间更长,看视无为,其实自然发酵的时间不可少,否则口感就受影响。品牌的积累也是如此,上世纪的央视标王孔府家酒、孔府宴酒、秦池等企业红极一时,最终或日渐式微,或破产拍卖,终不敌百年茅台,做难的事,看似投入大、门槛高,配套繁,耗时长,实则其价值和竞争力所在,当社会大多人都在想着如何少投入、低风险挣快钱的时候,投入大、配套繁、时间久的要求就会把大多数人拒之或吓之门外,只有一小部分有实力且“不识时务”的人才会坚持,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投机性自然也减少,人说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但对生存下来的优势企业,尤其是行业的头部企业而言,却正是大展拳脚、积累竞争优势的好时机,也是利润高基数上增长的起始,中国很多知名消费品企业过去几年的增长是在社会零售总额增长率稳步下降的情况下产生的,海螺水泥近几年的高速盈利增长也是在水泥行业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开始的,说明在竞争中,即使是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对手的减少和竞争激烈程度的下降,也会使留存的头部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我们所在的塑料管道行业,主流企业成立最迟的也已经超过20年了,也就是说,在中国过去房地产蓬勃发展的二十多年里,塑料管道行业没有产生一家新的可以立足的企业,这是因为在塑料管道行业,不仅产品的配套、渠道的建立还是品牌的建设上,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考虑生态的建立,那就需要更大的市场规模,更齐全的产品配套和更长时间的进化了,中财化建业幸逢中国房地产和市政管道大规模发展的时代,我们在竞争中抢得了一席之地并构建了一定的行业壁垒,我们的销量也过了百亿,但在中国庞大的市场,中财所占的市场份额仅是低单位数,国际市场份额基本为0,中财的未来依然无可限量,我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接下来,我们要咬住目标,跑马拉松,建立起包括生产成本、渠道成本在内的各项成本优势;我们要持续投入,增加产品品种,扩大中财的配套优势;我们要丰富和深挖渠道,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我们更要加强品牌建设,深厚中财品牌积淀,以时间的积累提升中财的竞争力。

经常提醒自己:坚定方向,热情不减,做难的事,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