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家原研哉有一个说法,他说,这个世界上,我们用的所有东西只有两样,一个是碗,一个是棍子。
碗,就是用它围合起来的那个空间,也可以理解为中国文化中的“器”。它内部装了什么,决定它是什么。
而棍子就是用它去作用于其他东西,好比是中国文化中的“具”。它作用于什么,才决定它是什么。
之所以提这个分类方法,是因为分析和观察任何事物,都可以参照上述理论形成两个角度,一个是看它内部装的是什么,是它作为“碗”的特质。还有一个,就是看它作用于什么,是它作为一支“棍子”的特质。
譬如读书,把书看成是一只碗,那么就关注它装了什么内容。把书看成是一支棍子呢?就看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又和什么其他的事物产生了联系。
很多传世经典,都不见得是因为它的内容有多好,更重要的是,它回应的问题有多重要。钻到一本书的内部看,即使看到倒背如流,其实也不见得能看到它的完整价值。
回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又觉得 “碗”和“筷子”不应当单纯理解为一种分类方法。从另一个角度,它是事物(或行为)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以制度为例,完善的制度流程既要有好的目标,也要有好的内容和落地手段,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再反思自己团队的工作,如何让每一个人都出彩,那就要既给他们指出清晰的目标,又要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循循引导,直至收获。
以上内容,权作反省,请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