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一季度美股暴跌的影响,上半年投资组合净值曾出现大幅回撤,虽然事后收回了部分失地,但每次回想起二、三月份的经历,内心仍然会感到不安和沮丧,也迫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风险的认知和态度。有文章形容年初美股的大跌是几十年一遇的行情,统计上这种事件发生概率不到万分之一,但假如我是一名基金经理,无论过去的业绩有多辉煌,一次黑天鹅事件足以断送了职业生涯,因此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概率,只要出现后果就是毁灭性的。
如何在下一次的极端行情中做得更好,是我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过去对风控的认识,仅停留在“仓位控制”和“止损”上。但我清楚知道自己并不擅长“止损”,而“仓位控制”虽然能有效降低波动性,但同时也会限制收益。
市场上有一种通过配置资产达致平衡风险的投资策略——风险平价策略。该策略由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和他的合伙人提出,策略的初衷是构建一个投资组合使其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都能够有稳健的表现。核心是将投资组合的风险平均的暴露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从而对冲市场环境的风险。这样做的好处是基本不需要对未来的经济走向进行预测,因为未来无论处于哪一种环境,该投资组合的风险都是可控的。简单来说就是让组合中各类资产所隐含的波动率相互对冲,在配置资产的同时,也从整体上把控了风险。
虽然大量数据表明,在超长历史时段中,股票投资的收益率最高,如果我们不在意收益的波动,则只需要把所有头寸集中在股票类资产上就可以了,根本不用分散风险。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做到完全忽视波动。因为投资组合的生命周期往往是有限的,并伴有特定的流动性要求,比如一笔投资在多少年内必须变现,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尽量降低收益的波动性,避免在需要变现的时候资产价格恰好处于低点。因此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我们要同时考虑收益和波动(风险)这两个维度。
风险平价作为一种资产配置的思路或者策略,其本质还是去寻找收益和风险的最佳匹配。虽然在实际操作上,受条件限制,无法实现真正的风险平价策略,但经历了上一轮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后,这种“资产配置的本质就是风险配置”的理念,对于迫切需要提升风险意识,完善风控机制的我来说,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这个理念提醒我在进行资产配置时,不要因为过度关注资产的收益情况,而忽视了风险在组合中扮演的核心作用。
当然,风险平价策略绝非投资的圣杯,恰恰相反,风险平价策略并没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执行标准,因为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对市场、风险和相关性的理解。未来,我会尝试从“挑选优质资产”、“控制杠杆”和“风险平价思想”三个方面来把控投资风险,在挑选投资标的时,既要考虑对收益率的提升作用,也要考虑可能给组合带来额外风险。毕竟长期回报的稳定性,也是衡量投资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