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末反省,不想重复一年的行动历程,却想反省下这一年来频繁遇到的一个心理状态。
前几天看了一个很有趣的罗拉快跑式的回环式叙事讽刺短片《星期六》,3分钟。
周六早晨,独居男子一边啃着香蕉,一边思考着今日的to do list清单:洗碗、洗衣服,支付账单,清洁浴室,丢垃圾,给母亲打电话,晚上再找点有意思的事来做(看电影、派对etc)。
在椅子上坐着的时候,他把所有事情的顺序做了好几个预案,包括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和每个预案的优劣。他在脑海中反复盘算,试图找出最佳方式;大量脑细胞被消耗,情绪随着预案的好劣波动不停,已安排和待安排的琐事却越积越多。就这样,坐在椅子上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最后,一整天什么都没干,他却依然感觉身心俱疲。
如果起身开始做第一件事,到完成所有只需要2个小时,事实上却在反复计划和重复确认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精神能量,等到预案可行开始真正行动或预案失败只能重头开始行动时却已精疲力尽了,最后不得不靠加班来完成工作。
真正让人觉得累的,就是这些无谓的内部消耗,无论是在情绪上,还是在思想上。
这就是情绪的“内耗”。
他的日常,也是许多人的日常,以及我的部分日常。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竹篓中放了一只螃蟹,必须要记得盖上盖子。但是,多钓几只后,就不必再盖上盖子,因为这时螃蟹是爬不出来的。当有两只或者两只以上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爬。但篓口很窄,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螃蟹就会用威猛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另一只强大螃蟹会踩着它向上爬。
如此循环往复,没有一只螃蟹能成功爬出篓。
再比如,物理学中,机器或者其它装置没有对外做功,本身却消耗能量。
再比如,在心理学中,组织内部由于利益、人际冲突等,造成资源无谓消耗。
竹篓里的多只螃蟹,即便竹篓没有盖,也没有一只能爬出竹篓,就属于组织内部的消耗。
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当一个人沉溺于负性情绪,认知、情感和意志不能协调,就会导致内耗,从而没有余力去行动。
一般人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尤其这件事还导致了情绪的崩溃时,往往会不断反刍,也就是一直去回忆这个让自己痛苦的过程。而真正能让我们进步的,只有行动力。
因此,一旦意识到自己发生了内耗,就要想办法停止。
如何停止内耗,把精力放在当下要做的事情上?
《反内耗》一书中提到一个方法:掌握转化情绪的技巧,觉察到就转移掉。有三个方法:
①找个安静的环境,把想法写在纸上,然后用正向的态度面对这件事或人。
②找个专业的咨询师帮助分析现在的状态,请教一下接下来应该如何改变。
③觉察到情绪波动大的时候,尽快离开现场或者人,做3个深呼吸,让自己安静下来,再重新从头到尾思考整件事,用积极的心态思考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