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率造假事件,给了自己当头一棒。初闻,震惊、不相信、不可思议及愤怒,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我们许多的基础管理竟然如此不堪,转而变成内疚、痛心,不断地问自己,哪儿出问题了,为什么会这样?整个事件造假时间之长、造假金额之大、牵涉部门和人员之多,匪夷所思。 “事有不得,反求诸己。”为了杜绝类似事件今后不再发生,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反省、提升:
一、有投机行为,对分管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到横到边、竖到底
想当然地认为,公司的基础流程和基础管理体系运行了这么多年,应该是相对成熟和有效的,存在偷懒和投机心理。2020年4月份开始分管质管部,接管以后,把较多的精力放在质量反馈问题的梳理,制定解决方案和闭环;配置主动发现质量问题的设备(真空报警装置、过滤网、在线外观和壁厚监测仪等)和有效运行的监管;质量管控体系的搭建和流程梳理等方面。而对米重称量(只是要求质管部对米重抽查后的产品做好标识,质管部管理人员也更多地只是对做标识的产品进行抽查,这个数据倒是基本准确的)、记录,量具管理等基础工作,缺少检查和管理的意识。现在回头看,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失职啊!当时,这个事件刚刚发端没多久,造假的数据也还相对较小,如果说当时自己思考全面一些,检查和分析深入一些,可能就会更早的发现这个问题,给公司挽回大部分的损失。记得多年前边总的文章中要求对于管理,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做事有标准,管事有结果。”较长时间以来,也把它作为自己管人管事的基本准则,但现在回头看,有的东西被自己不知不觉中做走样了。
二、关于制度、流程、规范与人
我们其实不缺制度、流程、规范,缺的是合规的执行,缺的是对合规执行的检查和监督,缺的是我们管理人员对制度的敬畏,对流程规范合规执行的坚守和较真。一切制度、流程、规范的落地都依赖于人,而我们的人出问题了,许多考核和数据表面看起来都挺好,但那却只是假象。为什么会这样?我想,首先是我自己出问题了,监管不够全面,不够实,给了别人钻空子的空间,所谓“慢藏诲盗”,毁了他们,同时也让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其次是关键岗位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所谓合适,不仅能力要和岗位相匹配,同时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要和公司的企业文化相匹配。许多岗位,态度和价值观比能力更重要,能力不足可以培养,而一个人的态度和价值观,尤其是价值观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在对人的判断上,我们要“听其言”,更要“察其行”,如孔子所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从而综合的评估和判断一个人。
三、关于纯粹
“永远的直来直去,永远的简简单单,永远的实在实用。”边总的这几句话,是我对纯粹的理解,也在开展工作时努力践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时候处理事情和解决问题,也会夹杂一些和事情本身的对错无关,和事情的本质无关的东西。这一点需要警醒,所谓“人以曲来,我以直对。”简单一点、坦诚一点,一切的沟通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一切的判断以事情本身的是非对错为准绳。
总结和反思是为了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唯有吸取教训,振奋精神,调理好团队,调理好流程规范,调理好各种各样的问题,向着六安中财真正的厚实优秀再次出发。
是为反省,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