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行业里的朋友沟通,都觉得今年的经济形势,要比2020年严峻,甚至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严峻。沟通得多了,想得也就多了——如想到现在社会各种怪象,想到失业裁员潮,想到我们大宗采购的未来, 想到管理者到底该做些什么等等。有清晰的,有模糊的,甚至有些只如闪电般划过脑海,等空下来再去琢磨,却又不见丝毫踪迹。故仅随意拾取一些尚有记忆的碎片,相互之间并无逻辑关联,记录如下:
1、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圈子中(这里的圈子包含了学识、人脉、工作等等),有着不同的眼界,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自己的偏见。记得在管PVC采购的时候,曾经有基地人员告诉我,如果我们的上游厂家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就要给他们搞培训,去帮助他们和我们一起成长。观点本身没问题,但是要看应用场景。如果你的供方是一个管理混乱、技术落后的公司,这话没问题。但你的供方是一个不论从规模还是从历史或者从社会地位都远远超过你的公司,那就有点贻笑大方。那么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学会欣赏自己的高贵,也学会接受自己的卑微,不失为理性的做法。但愿我们一生都在开阔眼界和走出偏见的道路上前进。
2、现在有一种很奇怪的社会现象。就是做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就等于超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工作任务。于是能看到很多高调报道GA维护治安的事情,报道LDGB调研基层情况的事情……那种溜须逢迎虽然已经到了不忍直视的程度,但似乎又恰到好处地符合了当下的社会需求——因为那叫弘扬正义,发扬正能量。为什么要弘扬正义,发扬正能量?因为现在负能量太多。在一个充满负能量的社会中,所有的正当诉求都成了一种不合时宜——正因为你是对的,所以你错了!错了就要付出代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审时度势,能立能达,中财“圆”字之发展理念。
3、处在一个竞争非常残酷的行业,我们要生存下去,除了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要做到走别人的路,让别人去死吧!在供方为垄断半垄断行业背景下,采购要做得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怎么样发挥公司的长处,打败你的竞争对手,让供方给公司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比如我们的PP、PE、PVC以及EVOH原料,供方卖给ABCDE,对他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如果是自私一点的销售,卖给小公司或者贸易商,他的销售工作会更轻松如意。那么作为ABCDE中的任何一员,凭什么要得到更多?凭什么能得到更多?拿什么与供方长久合作?那就需要展示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展示我们能吸引别人的地方。在这种合作过程中,我们就像受欺负的小媳妇。但当你知道一味地强势并不能为你带来更多的好处时,你就能理解委曲求全也是生存之道。
4、生活中,证伪往往比证实容易些。就比如买一种螺钉,采购员很难用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采购行为是合适的。首先无法全样本比价(仅仅阿里巴巴,搜螺钉关键字就跳出26.6万个结果,怎么比?)就无法证明价格是最优的,同理无法证明品质是最优的,再次无法证明采购的时间是最正确的。但是想要证明不合适,只要在街边自行车修理摊上要一个,就能证明你采购是有问题的,你看我不花一分钱都拿到了——这事儿很讽刺但经常发生。我们搞防范管理,很多时候是已经假定了一个不理想的结果,然后想办法去证实而不是证伪这个结果,所以最终下面员工一定会向着你所期望的或者潜意识的方向给你汇报结果。就比如我们抽查包重,你出个政策,发现一包偏轻的,奖励5元钱,结果一定是会有很多偏轻的包装被挑选出来,多到让你觉得所有供方都是奸商。但如果你把政策改为发现一包偏重的奖励5元,结果可能会让你觉得所有的供方都是那么可爱和大度,恨不得去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5、采购该干点什么?该把主要精力花在什么地方才能创造最大价值?什么叫战略采购?这是我这几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手上有值得借鉴的案例,如推广**PPR,与同类型主流原料相比,显性的效益是它是国内稳定、批量供应的最便宜的PPR,从而每年至少为公司节约****多万采购资金。隐性的效益是我们抢得先手,占了**产量的三分之一,使得同行不可能大批量拿到这么低价的原料。若不考虑其他成本,单单原材料他就要比我高出***元,我们不就有更大的价格空间去抢占市场了吗?再如推广**等,成本节约规模不会比PPR小多少。从这里看,如何挖掘新原料新渠道,并且尽可能将这种原料规模化才是节约成本、抢占市场的王道。但我又该如何让采购员从日常零零碎碎纠缠不清的事情中解脱,静心思考,潜心布局,把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呢?
想了很多也说了很多,寄希望于在这种自我深思中寻找到通往光明的道路。
以上文字权为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