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有一个集采业务,过程煎熬、焦虑,结果只能算是达成,复盘后,感悟如下:
与甲方做了一定深度的沟通后,得出初步的结论——两轮报价,最低价中标,中标数量是2家。结合竞品可能的报价幅度形成我们的报价策略。经过第一轮报价后,信息开始杂乱无章。最低价竞品和我们联系,说他没有被邀请参加二轮报价,甲方说是邀请了最低价竞品二轮报价。另外一家竞品和我们联系,能说出我们几家的报价(感觉和甲方关系很深),也提到主要是三家的竞争等等信息。我们考虑,如果最低价在第一轮出局了,那么我们所得到初步的结论是不是就不准确了?那么看起来和甲方关系深的很有机会中标?如果最低价在第一轮出局了,那么我们的价格利润空间是不是可以往上提?毕竟,如果利润太薄了,在项目落地时,也是一堆的问题,机构反馈也会很强烈。甲方提供出来的信息是不是不准确?因为他也和我们提到过联盟的问题,可能他采用的是如何破联盟的战术。最后,我们还是往最低价报价。现在梳理一下思路:在纷杂的信息中,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的参与这件事情的核心是为了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中标。决定中标的因素是什么?——强有力的关系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我们拥有的优势是什么?没有可以扭转乾坤的客情关系,优势是我们公司的实力和我们有低价冲一把的后盾。
任何事情都有核心和主干,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很容易被分支或者其他的细节所干扰,可能就会偏离我们初始想要的方向。那么也可以引用一下这句话总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王先生从事水文地质勘察设计工作近20年了。今年和我说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业务都是自己找上门的,都来不及做。价格都不需要谈,直接做了再说,或者直接报价,也不还价。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在我天天忙着被杀一轮又一轮价格的时候。我很惊讶,也很惊喜。那我也就虚心请教。王先生和我说了这么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他对于autocad软件的应用效率,比90后、00后的年轻人还高。王先生是二十几年前的大学生,很少接触电脑,更不用说使用autocad软件。因为工作需要,开始学习该软件的应用。而且,他一旦遇到需要重复按钮的动作来达成效果时和需要很复杂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时,他就深挖软件的功能——能不能采用批处理功能或者其他功能键达成等等。所以,当他只需要两个按钮就达成效果,而有人用十几次的按钮时,而他就嗤之以鼻。他有学习和专研的习惯。第二件事情,王先生说,他拿到泥土用手揉搓后判断的泥性和实验室做出来的结果相差无几。这是需要大量的经验的积累,同时,需要在大脑里形成数据库,随时调取。第三件事情,王先生说,其他边坡设计人员一般都是采用传统方法以及常规的视角出设计方案,而他换个视角,换个维度,不按照传统的方法(当然还是有规范依据)出设计方案,他的方案会比一般常规的方案,节约几十万、上百万的施工费用,而且,已经有了成功的施工案例。那么,甲方都慕名而来,也不会在意几万的设计费用了。我们经常会说,资源的整合,而王先生就是对所学到知识的整合。
我反省:学习浮于表面,为学习而学习。没有专研精神,也没有形成学习和专研的习惯,脑袋一直在偷懒。也不能学以致用。现在意识到,那就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去专研,去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