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趋向于让众人求同,而非求异。正如三国魏人李康的《命运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
中国传统教育,从小提倡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优秀者,才能,品行必有优于常人之处,可谓是“木秀于林”。然风必催之吗?
一片丛林之中,树木长势高低参差各不同,有低矮的灌木,有参天的大树,四季轮替,不断变化。大风过后,参天大树,傲然挺立,风雨可曾撼动?低矮灌木丛,七零八落,未曾催之?日晒雨淋,风吹雨打,是每一个生命体必然要经受的洗礼。大自然要把最优秀的个体筛选出来,要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所以自然生存的法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此,自然现象不能完全正确反映社会事实。
在人际关系中,要把握好分寸,不锋芒毕露,在求同中团结好各方力量。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价值所在。但时代变迁,中西文化交融,新生代的个性意识越来越强,原有的价值观念不断被更替,时代推动着我们去改变,去创新,去接受新生事物。这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与现代相隔阂的地方。这种思想不利于人们展现个性,发挥创造力,勇于担当,不利于企业在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不利于人们突破原有的局限性,挣脱束缚。更深层次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哲学上表现为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光明的。同时也说明任何一个优秀的超越一般的行为的都是要经历磨难,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受到嫉妒,指责,不是优秀者的过错。忌妒情感,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中孕育,是一种客观存在。正所谓:无人妒者是庸才。被妒忌,未必是坏事,也不应该成为一个人走向优秀的阻碍。拉开差距,让人望尘莫及,或是破解妒忌的有效办法。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侧面也在提醒我们,做人应该宽容,既要包容他人的错误,更要包容他人的优点。让我们努力成为心胸豁达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