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一)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一)
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杭州中财电子材料     作者张世健     日期2023-07-19     点击量483

反省之一、患得患失

转眼间23年已过半,对于不及预期的工作进度以及不断涌入耳膜的行业信息使我的内心经常处于焦虑状态,急切期待能尽快试制出产品,进而推向市场,之后再持续改进、提高成品率,建立中财质量、成本优势。对于流延、烧结等试制方案、方向一直由上硅所的老师们主导,我们配合落实,过程中有时我也有与现实不同的观点、想法,但当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时,得到的信息是上硅所刘老师或张老师的意见时,我便不自觉的犹豫了,不再坚持,担心自己之前完全是个外行,这一年多下来也只是懂得简单的一、二、三,不要因为我的意见干扰了上硅所老师们的计划与节奏,甚至可能带来更大的合作误会。因此,在更深度的关注试制方案、方向上我一直犹豫不决,未曾深入。

在人员引进方面,我同样患得患失,虽然认识到仅凭我们现在的力量,要尽快解决试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困难不小,引进一名行业内有生产、研发经验之人对提高我们试制进度极为有利,但同样担心,一是担心所引进人员是否有能力带给我们预期的帮助,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或不及预期,不仅耽误了我们的进度,甚至可能会带来我们技术、商业信息的泄漏;二是担心引进人员如果有能力,则需要调和好其与上硅所老师们皆放下戒备心理,愉悦共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推动试制进程,这有难度,很容易造成另一方的消极应付,两方面都有风险,都不能出现问题,任一方面出现问题皆有我的责任,患得患失间引进行业内专业人员一直未能落实。

对于自己的患得患失,有时我甚至安慰自己,目前状态,虽试制进度不及预期,但自觉已尽力。

反省之二、滞后的意识

记得俞总曾在一次会议上提到,凡高科技,基本特征是高精准,找不到一个可以粗放制造的产品,要保证高精准,必须有精准的制程管理。当时的我并不以为意,随着试制工作的深入,才逐步有所体会,瓷片的生产工艺,仅就流延前段工艺而言,从预混、球磨、出料、脱泡到流延送料,每一工序皆有各自的几个控制要点,非常关键,皆需精准控制,马虎不得,更粗放不得,否则即出现混合不均、粘度波动大等问题,在流延时的表现就是开裂、不平整、验证重复性差等问题,坦率地说,试制初期我们认识并不深刻,几个月的被折腾,终于有所领悟,很多问题的出现与我们之前粗放的操作有关,没有精准的制程管理所致,我如此,区块负责人亦然。

以上权作反省。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