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团队(二)
  •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管理团队专辑 > 管理团队(二)
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集团总部     作者疏赵兵     日期2024-01-11     点击量362

一、热度与退化

质量很难维持长期的热度,它的每次出现,往往并非因为“优”,而是因为“劣”,这是一个负面刺激的典型现象,就像不断啼哭的婴孩,它只能通过反面刺激来寻求对自己的关注。很显然关于这点,质量具有退化的惯性,就像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动一样,质量的自我维持能力不强,就像螺丝帽拧紧一段时间后也会松动。如果它得到关注,每天都会有机成长,如果不被关注,它就放任自己的本性不断地退化。

质量退化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的,也就是偷工减料,这是一种恶劣的行为,会让企业多年积累的质量声誉毁于一旦;另一种就要隐蔽得多,那就是无意识的质量退化。组织的扩张、制造系统的膨胀、人员的更替等等,都可能会降低质量的水平,让它逆向后退。企业之所以需要开展“持续改善”质量的行动,就是与这种退化做长期的斗争,因为质量的提升,既无法靠运动一蹴而就,也不能靠制度一劳永逸。

二、人

我们最熟悉的质量体系,莫过于ISO9000系列。这是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它拥有跨国的语言,对于很多企业来说,ISO9000证书就意味着全球质量的保障。ISO9000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三角信任体系:企业将质量过程文档化,外部第三方机构来检查企业是否真的言行一致,而用户则以此作为一种质量的保障。然而,ISO9000只是确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最低要求,卓越企业并不会停留于这个标准。

质量也并非只以正面示人,它的背面也会呈现出吞噬企业的能力,质量安全问题,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冲击力比任何的道德说教要激烈得多。曾经的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质量史上一个惊人的反面教材,一次灾难就让品牌和一切荣誉化为乌有。在万象更新、大干快上的巨流之中,也裹挟着泥沙俱下,这也许是社会快速进步的代价,这段时间正是呼唤法制、呼唤重典的时代,在利益驱动下,少数人居然与法律条文进行交锋。而海因里希法则,很好诠释重大事故都是平时容易忽视瑕疵或缺陷引起,但为何被忽视,著名“瑞士奶酪模型”说明事故是突破了多重防范系统所致,单一的失效其实很难对系统造成直接影响,人的存在造成了逻辑可能的缺口,而人的疏忽则容易使多个防范机制直接失效,人为造成的不确定性是干扰系统稳定的重要杀手,把人的天然影响降到最低,才可能减少干扰隐患,而稳定系统能够使得质量尽量不受干扰。

人自始至终都是质量的主角,中国质量先驱刘源张先生提出了“质量三保证原则”:企业要用员工质量保证工作质量,用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用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而这其中,工作质量主要就是以六西格玛为基础,工序质量则是用ISO9000的标准规定企业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人的因素,肯定会放在第一位。人,才是产品质量的源头,而人的多变性,又必须通过各种规则来平衡。

三、系统化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是格力电器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口号,其背后的支撑则来自被格力称为“完美质量”的管理模式。它的基础是掺杂了大量工具的质量预防五步法,再加上类似PDCA的质量技术创新循环圈,还有一个就是四纵五横的过程与系统,剖开解析发现,技术、过程、管理、系统,相互嵌套相互作用,当然离不开最高决策者雄心和理念。这一点,与我们行政总裁俞总所强调一样,ISO9000必须有强硬的技术支撑才能行稳致远。

当代质量理论越处于复杂化,质量管理与组织、战略、运营管理等,越来越难以区分,但基本可以确定,质量是一只三足鼎,由质量原则、工具与技术、组织全局所组成。组织全局混合了领导者的信念,以及能否用流程来固化经验的能力,外部人的知识复用往往体现在工具技术上,而内部人的知识复用则需要固化在流程上。质量,仅仅靠人的行为,可能是不可靠的,这就是质量系统需要反复被审核的原因,它无时无刻不在退化的风险之中。


版权所有 © 中财招商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