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30603)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6-03         点击量1278

  【财经要闻】
 
  1.官方PMI指数好于预期 数据打架疑有人唱空中国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联合公布,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让之前一些人做出论断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此前公布的汇丰PMI初值跌破警戒线,有人说“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有人说“复苏已经夭折”,现在则变成“预期开始改善”。

  这不是第一次官方PMI和汇丰PMI走势相反了,原因主要在于样本选择不同,国家统计局的样本中大型企业占多数,汇丰的样本以中小企业为主。由于我国大型企业对政策的敏感度超过小微企业,PMI又是一个靠汇集主观感受形成的指标,所以政策实施初期,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从官方PMI看,5月大型企业PMI为51.1%,中型企业PMI为51.4%,均比上月上升;小型企业PMI为47.3%,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汇丰PM I跌破警戒线更不是问题,去年12个月里该指数有10个月在50以下,但反映的经济趋势与官方PMI基本一致。

  这里想说的不是数据有问题,而是汇丰PMI被有些人当成了一件唱空中国的兵器。在这些人的解读下,数据公布当天沪深股市出现了大规模的抛售,连日本股市的大跌也被归因为市场看空中国经济。从3月开始,国际投行、评级机构、投机机构、国际媒体被指相互配合唱空中国。一方面,多家机构下调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测,评级机构下调评级;另一方面,对中国的房地产调控、各级政府债务、汇率走强等经济热点问题做出负面点评。这些言论的背后,则是海外资金做空中国股票的动作频频,在美上市的中国股票ETF(交易所交易基金)连续多月遭遇减仓、外资纷纷撤出离岸中国股票基金,还有外资通过在港埋空单的方式做空中资银行股。

  公司一边放消息,一边趁机低买高卖的做法并不鲜见,但是如果罔顾事实就是在欺骗投资者。从多方情况看,中国经济正处于复苏过程中。一季度经济是减速了,但是7.7%的增长并不差。从国际比较上看,各主要国家一季度经济增长都出现了放缓,中国的增速在全球名列前茅,所以才会引来大量国际资本涌入。从一些先行指标来看,二季度延续了复苏的势头,4月新开工计划投资同比增长17.8%,比3月加快2.1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较3月大幅回升4.8个百分点;发电量同比增长6.2%,高于3月的2.1%;建材行业经营情况好转,水泥价格开始反弹。

  打铁还需自身硬,众多的批评言论之所以有市场,也是因为说得并不是全无道理,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确实偏弱,债务的增长也令各界担忧。应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边际资本回报率一直在下降,中国经济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是一个被实践检验过的有效手段。国务院5月15日下发《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5月下旬又批转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这些举措说明改革共识已经凝聚,新一届政府正试图通过改革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2.前5月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超1411亿 同比增3.5倍

  从“国五条”细则落地之后全国土地市场表现来看,2013年5月以来,我国土地市场持续升温,高单价、高溢价地块频现、多地“地王”记录屡被刷新。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国4个一线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高达1411.8亿元,同比2012年同期的314.4亿元上涨了350%。

  近日,在北京(楼盘)市国土资源局突然叫停丰台区花乡夏家胡同居住用地挂牌出让活动时,一位开发商代表透露,在如今限购限价的大背景之下,“地王”的出现有些不合时宜。“还是价格太敏感。去年9月份的来广营地块,还有年底的团结湖地块,都是因担心价格过高影响市场稳定情绪被临时叫停。”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在整个市场“基本面”正在回暖的市场背景下,房企城市布局策略进行了调整,基本重新回归一、二线城市重点发展,这样就导致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表现相对比较热。

  一位开发商曾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价格虽低,但市场需求也寡淡,项目的利润率也不高。一、二线城市虽然地价高,但市场火爆,大多数房企仍看好一、二线城市。2012年的快速去化,已经导致大多数开发商在一线城市 “无货可囤”,现在“抢地”的原因是“补仓”。

  阳光100副总裁范小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是土地成交的低点,所以今年房企都在积极买地。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量并不大,由于地价单价高,所以总价值反而高了。他分析,“库存在减少,一线城市的能量继续增大,以及一些外地公司想通过一些城市建立品牌制高点。都是房企看好一线城市楼市的原因。”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地方政府积极推地,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依然非常大,上海(楼盘)、苏州(楼盘)等城市均有大规模的推地现象。房企拿地积极性高,对资金需求增加。2013年来,房企积极拿地,土地价格上涨,成交上涨使得房企竞争土地积极性大涨,土地溢价上升。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认为,一线城市的商业价值正不断凸显。对于这种稀缺性的认可,促使了各大房企仍会将一线城市作为今后几年的主力战场。此类房企聚焦一线城市,拼的是房企实力,彰显的是战略扩张雄心,并且在极大程度上印证了看涨的预期。

  3.IPO开闸障碍全部扫清 证监会开造假未遂罚单

  持续半年之久的IPO专项财务核查终于在5月31日正式收官。与此同时,证监会还对IPO造假未遂的新大地、天能科技两家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进行了处罚。另外,证监会第十五届主板发审委也在日前成立。分析认为,新股发行障碍已全面扫清,IPO开闸只剩时间问题。

  财务核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根据证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企业主动提交终止审查申请的有268家企业,其中主板37家、中小板97家、创业板134家。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撤回的企业中不乏有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如京客隆、大连银行、中海信托、神州电脑等。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财务核查除了使大量已申报材料的IPO企业撤出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拟申报企业推迟申报。若无此次核查,在审家数应会超过1000家,可以看出,财务核查对去堰塞湖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从终止审查的企业数据可以看出,创业板的终止数量最大。对此,一位保荐代表分析说,“因为创业板的发行条件中明确要求业绩增长,一旦出现下滑,哪怕只下滑了1%也得撤回材料,所以创业板的撤回率很高。而主板和中小板没有这样的硬性条件,所以有不少公司都是因为财务核查发现了重大问题而撤回申报材料”。

  实际上,不论是已撤回材料的企业还是已提交自查报告的企业,似乎都有对自己申报的材料不自信的情况出现。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说,在证监会抽查过程中,有不少被抽中的企业想撤回材料但遭到了拒绝。其中有一位董事长自从被抽中后几乎每天彻夜难眠,最后主动向监管机构坦白。更有一家企业在4月底递交了自查报告,后来发现没有几家上报,于是又赶紧撤回了材料。

  近期,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接连被立案调查,证监会对企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可见一斑。万福生科造假上市东窗事发后,证监会更是掀起一股稽查风暴。公开资料显示,近一个月,证监会已对隆基股份、华锐风电等9家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通报。

  实际上,证监会对证券违规行为的打击远不止于此。目前,证监会已对IPO造假未遂的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开出了罚单。

  5月31日,证监会通报了对新大地、天能科技在IPO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决定。因运用各种手段虚增收入对IPO申请材料进行造假,新大地和天能科技被证监会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的处罚,相关负责人也被处予不同额度的罚款。除此之外,相关中介机构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新大地、天能科技两家公司虽迫于压力主动提交终止发行上市申请,未实际发行并上市,但其IPO申报材料已涉嫌造假。“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秩序,发行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证监会在通报中表示。

  针对中介机构的违规行为,证监会会计部副主任李筱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证监会所有证券服务机构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立场是一致的,我们会根据法律法规坚决给予严肃查处”。

  事实上,IPO已暂停七个月之久,而通过财务核查已剔除了一大批问题IPO企业,且日前证监会第十五届主板发审委也已成立。市场认为,IPO开闸只剩时间问题。

  “财务核查已经告一段落,后面证监会应该会择机推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IPO开闸似乎也就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前述提及的保荐代表这样认为。

  此前,市场中曾有人预测IPO在8月以后开闸。分析人士认为,如果9月初能够开闸,假设按照每周发行12家的打包速度,今年还能发180家,已经过会的和已预披露的在今年完成发行的概率最大。而根据证监会发布的数据,目前共有666家在审IPO企业,其中83家已过会,已预披露41家,处于反馈意见回复阶段345家,处于初审中的有197家。

  对于IPO重启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大同证券分析师付永翀表示,“利好方面就是短期内不会有大量的新股发行。不过,目前最大的看点是新股发行机制,而这还没有明确的消息,我认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一位光大证券的投资顾问也表示,“其实市场一直都在消化这些信息,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有也可能是心理层面的”。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周五收盘涨跌互现

  亚太股市周五收盘涨跌互现,日经指数在前一个交易日重挫后反弹1.4%,但5月份该指数仍出现安倍政府上台以来的首次单月下跌。
   
  东京股市收盘走高,扭转了前一交易日的暴跌势头,但不足以阻止东京股市出现自安倍晋三政府上台并推行“安倍经济学”以来的首次单月下跌。日经指数收盘涨185.51点,至13,774.54点,涨幅1.4%。
   
  香港股市收盘走低,能源类股领跌,因投资者仍谨慎看待中国经济前景。恒生指数收盘跌92.15点,至22,392.16点,跌幅0.4%。
   
  中国股市收盘下跌,多空分歧致资金流出;沪指短线料盘整。上证综指收跌0.7%,报2300.60点。
   
  澳大利亚股市呈盘整格局,投资者继续将资金从银行股撤出并转投矿业股,同时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澳大利亚指数的变化引起了交易员的关注。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跌0.1%,报4926.6点。

  2. 美股收盘走低 收盘前最后数分钟大幅下挫

  美国股市周五收盘大幅走低,卖盘主导了市场,不过基准股指本月仍实现累计上涨。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下跌208.96点,至15115.57点,跌幅1.4%。该股指在收盘前最后五分钟下跌超过50点,不过本月仍连续第六个月实现月度上涨。
   
  标准普尔500指数跌23.67点,至1630.74点,跌幅1.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35.38点,至3455.91点,跌幅1%。
   
  交易员们认为,收盘前数分钟股市的下挫是技术性的,并非是受任何特殊消息或市场看法转变的影响。周五是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广受关注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指数的重新调整似乎促使市场人士在收盘前纷纷调整投资组合。
   
  本月标普500指数连续第七个月走高,创下2009年9月以来的最长连涨。
   
  今日盘中股市振荡。开盘后数分钟内道指一度下跌近61点,但随后转为上扬,并一度攀升68点,后市时段股市又大幅下挫。

上一条:财经日报(130604)
下一条:财经日报(13053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