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1.八部门:适时试点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八部门的《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研究制定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制度规则,认真做好相关技术准备,适时启动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试点;研究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有价证券,拓宽境内投资者对外证券投资渠道。
关于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话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这并非是推动国际板建设的专门规定,而是表明在国际合作中推出国际板已成为各方共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可以说是一部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战略指导性文件,由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联合署名。
在保障措施方面,《指导意见》明确,要完善对外贸易政策,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发挥金融对外贸发展的支撑功能,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支持贸易发展的金融产品;适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完善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拉开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大幕;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迄今也走过10年历程。
在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之下,新时期则需要新的对外开放战略,这也让八部委联合出台的文件应运而生。
记者注意到,在推进金融国际化方面,《指导意见》在加快金融市场开放、扩大人民币对外使用、推进金融机构国际化、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和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几方面给予了大篇幅的描述。
《指导意见》提出,要扩大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外主体范围;推进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开办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金融资产境外发行; 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研究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有价证券,拓宽境内投资者对外证券投资渠道;进一步研究放宽其他资本项目跨境交易及拓展境内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
《指导意见》还明确,要扩大人民币对外使用,积极稳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研究制定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制度规则,认真做好相关技术准备,适时启动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试点。
在利用外资方面,鼓励方向也从简单的注重引资规模,到更注重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由“招商引资”导向“招商选资”。
《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鼓励外商投资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工程咨询、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和节能环保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水平、产能过剩项目。
此外,利用外资方式方面,也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境内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有效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境内外上市;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包括可转换债券)方式到国际金融市场融资。
董登新表示,“《指导意见》是在我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是其中的一大主题词,也是宏观经济发展对我国金融业提出的要求。”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制度规则,认真做好相关技术准备,适时启动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试点;研究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
对此,董登新认为,这并非是推动国际板建设的专门规定,其中有两层意思:第一,国际板建设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作为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步骤之一,国际板的推出是确定无疑的,各方对此已形成共识;第二,从《指导意见》层面提出国际板建设,表明国际板建设不仅是一个地方、一个市场的重要工作,也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乃至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他表示,推出国际板可使我国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高我国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当前从人民币国际化背景、我国金融业开放进程、外汇储备情况、投资者结构等诸多层面来看,推出国际板都具备较好的条件。
2.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中共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国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挑战,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而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为3.9%。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从2002年的第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位,2011年依然保持着这一位置。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中国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重视产业升级和‘绿色增长’,为包括西门子在内的跨国公司带来更多机会。”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罗旭德上世纪80年代曾在香港读书,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变化深有感触。
如今西门子不仅把中国作为制造基地,而且设立了16个研发中心。身兼德国亚太经济委员会主席的罗旭德表示,德国也非常欢迎中国投资。
“最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大大超出预期,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而且增速比较平稳,这是此前经济周期所不具备的。”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一番的目标,已在2007年提前实现。
十年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体系、开始享受入世“红利”的阶段。
顺康服饰有限公司设计顾问部经理林景樑回首发展历程,感慨万千。十年前,顺康是一家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年销售额刚超过百万美元,依托入世后带来的巨大国际市场迅猛发展。然而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海外订单严重萎缩,走投无路中企业痛下决心转型,从“出口大户”变成“内销专家”,年销售额攀升至近千万美元。
“入世提供了巨大机遇,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不少外部冲击。但中国的宏观调控经验更加丰富,前瞻性、灵活性不断增强,通过宏观调控‘削峰垫谷’,基本熨平了大的波动。”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
2003年,中国经济完全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此后直至2008年上半年,经济列车不断加速,中国采取了遏制盲目投资、清理开发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一系列综合手段,防止经济过热。
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果断实施了一揽子刺激计划扩内需、保增长,经济增速在全球率先实现了漂亮的“V”形反转,重新回到两位数平台。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回归常态,并把稳物价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2012年,稳中求进成为主基调,8年来首次把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从8%左右下调至7.5%,更加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中国削减了大量贫困人口,提前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高级政策顾问萨文说。
中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惠及民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指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经济发展强调民生导向,政府在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领域加大了投入力度,公共服务得到改善。
中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在广东省气象局局长许永锞眼里,这个中国GDP第一大省份的发展成就还有另一种表现:2007年至2011年,广东GDP总量从3万亿元台阶迈上5万亿元台阶,而珠三角灰霾日数从全年149天减少到75天。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仍要看到,国内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成本要素价格快速攀升、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任重道远。尽管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中国人均GDP只位居世界第90位左右,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问题和差距,就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动力。中国经济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降低污染和消耗,让百姓更多分享发展成果。到2020年全面小康、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民族复兴宏伟目标,需要我们不懈努力。”蔡志洲说。
3. 5月CPI或将降至3.1% 向“2时代”靠拢
根据各方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食用农产品价格季节性回落,非食品价格与4月份持平。多家机构预测,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继续下行通道,预计在3.1%左右,6月份CPI或重回“2时代”,全年通胀可控制在4%。此外,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在5月份也将保持缓慢增长趋势。
4月份CPI如市场预期回落至3.4%,而鲜菜价格上涨是4月份CPI上涨的主因。不过,4月底以来,蔬菜价格已经连续3周下降,较4月初已经累计下降20%,算上5月21日至27日这周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连续四周走低。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测,5月份CPI同比增幅继续回落到3.1%左右。主要是5月份以来尤其是下旬以来,蔬菜价格有明显的回落,猪肉价格在5月份比较平稳有小幅回落,所以整个食品价格在5月份继续回落态势。
目前业内多家机构对5月份CPI继续下行通道已达成一致。兴业银行的预测显示,5月份CPI的增幅可能处在3.1%~3.3%之间,中间值为3.2%,较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以及国泰君安也预计,5月份CPI将会同比增长3.2%,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则预计,这一数据将会低于3.2%。
对于未来CPI的走势,连平还预计,在6月份CPI可能会低于3%,并且物价同比涨幅重新回到“2时代”。“预计CPI在未来几个月继续回落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在回落过程中个别的月份可能会破3,但仅限于个别月份,因为有一系列的因素会使得中国的CPI回落延缓。”
国泰君安发布的研究报告则预计全年CPI为3%,通胀将继续回落,有利于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状态。
专家还预计,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在5月份也将保持缓慢增长趋势。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李慧勇预计,5月份投资增速将会回落至20%,而兴业银行更是预计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到20%以下。而外贸领域,主要受欧盟及新兴经济体复苏乏力影响,5月份进出口增幅都将不足以带动经济增长。
消费方面,国泰君安预计,由于4月份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五一”假期,5月份增速将会有波动,消费增速缓慢向上的过程会有一些曲折。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周五多数收低
亚太股市周五收盘多数走低,因有关欧债危机的不利消息及中国经济疲软的数据拖累全球市场。日经指数收跌1.2%。
东京股市收低,日圆再度走强打击了佳能(Canon)和日产汽车(Nissan Motor)等出口商类股,并导致今年以来的涨幅尽数回吐。日经指数收盘下跌102.48点,至8440.25点,跌幅1.2%,创1月16日以来最低收盘水平。
香港股市努力设法保持在前收盘水平上方,不过,虽然个股估值普遍极具吸引力,但最终没能抵过欧元区相关担忧的影响,导致大盘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低。恒生指数收盘跌71.18点,至18,558.34点,跌幅0.4%。恒生指数本周累计下跌0.8%。
中国股市收盘持平,因投资者将令人失望的制造业数据视为政府将推出进一步刺激措施的信号,同时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担忧也继续令市场人气承压。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涨0.1%,至2373.44点。该指数本周累计上涨1.7%。
澳大利亚股市触及一周低点,因为受欧洲债务危机以及中美两国经济数据疲软影响,全球市场仍处于避险状态。不过,澳大利亚减息预期的升温给股市提供一定支撑。受中国5月份官方PMI低于预期影响,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跌0.3%,至4063.9点。
新加坡股市收低,以跌势为起伏不定的一周划上句号;有关欧洲政治和经济动荡的不利消息以及显示中国经济疲软的数据对全球市场构成冲击。海峡时报指数收盘跌26.83点,至2,745.71点,跌幅1%。该指数本周累计跌幅也为1%。
2. 美国股市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美国股市周五收盘大幅下挫,创年内最大跌幅,受低迷的就业数据拖累。道琼斯指数悉数回吐了今年以来的涨幅。
道指跌274.88点,至12118.57点,跌幅2.2%。标准普尔500指数跌32.29点,至1278.04点,跌幅2.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79.86点,至2747.48点,跌幅2.8%。
美股在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后走低。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公布,5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69,000人,为一年来最小增幅,也远低于经济学家预计的增长155,000人。3月和4月的非农就业人数增幅均别向下修正。
5月份失业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8.2%,为近一年来首次上升。此外,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略微放缓。
蓝筹股今年以来已累计下跌0.8%。近几周来,围绕希腊或退出欧元区以及西班牙银行业状况的担忧笼罩市场,此外,投资者还担心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标准普尔500指数有483只成分股下跌。道指30只成分股全部下挫,惠普(Hewlett-Packard)领跌,跌幅为6.3%。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跌4.5%;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跌4.3%。
住房建筑商类股走低,PulteGroup、D.R. Horton和Lennar跌幅均超过8%。
Groupon跌8.9%,因其有超过6亿股股票解禁。
Facebook跌6.4%,该股目前较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行价38美元下跌27%。
OmniVision Technologies跌17%,该公司收入和利润率疲软,且对未来一个财季的业绩预期喜忧参半。
Vera Bradley跌9.4%,该公司第一财政季度净利润和收入好于分析师预期,但对当前财季的业绩预期谨慎。
Verizon Communications跌1.4%,该公司同意收购Hughes Telematics,收购报价为每股12美元,较后者周四收盘价溢价176%。
上一条:财经日报(120605)
下一条:财经日报(1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