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1. 发改委:希望各方能正确看待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日前,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强调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采取发展生产、加大吞吐调节力度、保障市场供应等多种手段,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采取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等方式,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这些都属于经济手段。针对今年以来绿豆、大蒜等小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政府有关部门经过缜密调查,依法查处了一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的典型案件,维护了市场秩序;修订了《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将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的行为纳入价格监管范围,增强处罚的针对性,加大处罚力度;抓紧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强化成本监管。这些都属于法律手段。
《通知》也提出,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可以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应该指出,近期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还没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但是,我们对价格临时干预措施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理解。首先,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其次,实施价格临时干预措施是有法律依据的。我国《价格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施”。第三,即使在必要时采取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也不会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定价的自主权,不会影响企业的一般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回归。同时,这种干预措施也只是暂时性、辅助性的。实践证明,依据《价格法》在必要时实施价格临时干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新世纪以来,针对2003年“非典”时期部分中药材和消毒用品价格暴涨,以及2008年初少数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过快上涨,中央政府先后两次依法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对稳定市场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针对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政府实施必要的行政干预,在发达国家也不乏先例,美、德、法、日、韩等国都有政府干预价格的做法和实践。
希望社会各方面能够正确看待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积极支持政府为抑制价格上涨较快势头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共同营造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良好氛围,稳定市场预期,维护社会和谐安定。
2. 发改委副主任:我国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完成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城市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透露,经初步估算,今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望如期实现,而减排目标已提前完成。
根据国务院2006年起正式启动的“十一五”(2006-2010年)节能减排计划,2006年至2010年,我国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到2010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解振华说,“十一五”期间,我国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异常艰巨,但取得的成效举世瞩目。“十一五”前四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1.4%,而能源消耗年均增长只有6.8%。与“十五”时期相比,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撑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
同时,通过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十一五”前四年少消耗了4.9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3亿吨,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应该说,‘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是在实际经济增速较大幅度超出当初预期情况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对于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解振华说。
他表示,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十二五”节能减排专项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并将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国城市节能减排高峰论坛,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与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共同举办。论坛以政协委员为主体,从参政议政的角度,围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与高新技术、节能减排与公众参与等议题展开研讨。
3. 货币政策正式转向 “稳健”脚步越来越近
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稳健渐行渐近。11月30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媒体撰文,建议明确宣布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削弱通货膨胀预期,向社会各界发出清晰的政策信号。同时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并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改变存款利率上限管理。记者还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本周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未来货币政策定调。
盛松成表示,当前流动性充裕是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2009年以来,M2增速一直在17%以上,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M2增速连续保持在25%以上。2010年10月末,M1和M2分别增长22.1%和19.3%,分别高于2000年至2008年同期平均水平6.5和3.0个百分点。从货币与经济的关系看,2008年底以来,M2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与CPI之和13个百分点,比此轮经济周期以来的平均水平扩大了近10个百分点。他认为,衡量币值稳定不仅要看物价,这是短期的,还要看流通中货币量与商品及服务交易量之比,这是长远的、根本的。当前市场对多种资产和商品的轮番炒作,其中也不乏流动性充裕的因素。
因此,盛松成建议,为了削弱通胀预期,阻断通胀预期向现实通胀的传导渠道,建议中央明确宣布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社会各界发出清晰的政策信号。1999年至2006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执行时间最长的货币政策取向。现在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实际上就是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盛松成本月第二次发表类似观点文章。此前11月15日,他曾以《适时向稳健货币政策转变》为题撰文指出,此次“稳健”货币政策,与2008年之前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内涵有所不同。2008年之前的稳健货币政策,内涵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当前所说的“稳健”,指货币政策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具体讲,它意味着货币政策既要改变宽松的基调,又不能“急刹车”。
对此,有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盛松成的先后两次观点愈加明确,事实上代表了央行对于日趋严重的通胀形势的预判。在本周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或将为未来“稳健”的货币政策明确定调。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黔也向记者表示,中国政府将利用一系列政策工具组合以控制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方面,他预计决策者将继续采用“小步快跑”、“多线并进”的紧缩方法;在宏观层面,因过度流动性和放贷进一步增加通胀压力,政策制订者们一直注重于通过更严格控制资本流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冲销及特别针对房地产领域收紧发放信贷的方法来管理国内流动性。
同时,针对股市随货币政策转变而深度调整,中投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指出,12月份即将公布的11月份CPI可能继续创出新高,市场对于央行管理通胀预期而采取的紧缩政策仍然会忧虑;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也会继续保持高度敏感。但伴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即将召开,这些负面忧虑将会有所缓解。
4.美国经济数据
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基于同店销售额的截至11月27日当周美国国际购物中心协会-高盛连锁店销售指数较此前一周上升0.5%。当周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3.5%,为两个月来的最大升幅。
Redbook Research周二公布的最新全美零售额指标显示,11月份全美连锁店销售额较10月份增长0.6%,因上周的销售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显着改善。市场此前预期为增长0.3%。Johnson Redbook指数还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11月份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2%;预期为增长2.9%。
芝加哥供应管理学会周二公布,11月份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跃升至62.5,为4月份触及63.8以来的最高水平,10月份为60.6,而经济学家们此前普遍预计11月该指数将小幅下滑至60.0。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公布,11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54.1;10月份数据修正后为49.9,初值为50.2。1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水平好于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的52.5,也是今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当时数据为54.3。
ABC News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上升,但假日购物季节美国消费者仍缺乏信心。11月28日当周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45,此前一周为-47,继续维持低迷状态。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全线下跌 日经跌破万点
亚太股市周二全线下跌,因为市场对中国方面可能进一步收紧政策的担忧升温。日经指数跌破万点,中国股市跌至七周新低,上证综指跌至2820.18点,跌幅为1.6%。
东京股市周二大幅下挫,日经指数创下10月12日以来的最大百分比跌幅;欧元疲软以及对中国加息的担忧打击了本田汽车(Honda Motor)和佳能(Canon)等出口商类股。日经指数跌188.95点,收于盘中低点9937.04点,跌幅1.9%,这是该指数自11月17日以来首次跌破10,000点。
香港股市收盘走低,追随中国大陆股市跌势,因为市场对中国大陆方面可能进一步收紧政策的担忧升温,中资金融股及地产股领跌。恒生指数收盘跌158.23点,至23,007.99点,跌幅0.68%,盘中交易区间在22,844.53点至23,199.44点。恒生指数11月累计下跌0.4%。市场成交额总计1,010.1亿港元,高于周一的651.8亿港元。
中国股市收盘跌至七周新低,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挫,因中国官员继续强调抑制通货膨胀的必要性,由此引发市场对中国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担忧。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46.18点,至2820.18点,跌幅为1.6%。盘中低点为2758.92点。今日收盘点位也是自10月11日收于2806.94点以来的最低水平。深证综合指数收盘跌31.48点,至1307.83点,跌幅为2.4%。
澳大利亚股市下挫。围绕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中国货币政策未来走向的担忧情绪挥之不去,从而对市场构成拖累。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收盘跌34.1点,至4584.4点的盘中低点,跌幅0.7%;成交量高于平均水平。
新加坡股市收盘走低,原因是有关欧元区财政状况的担忧再度浮现导致美国股市前夜走软,而且围绕中国收紧政策的担忧加剧推动亚洲股市整体下跌。基准海峡时报指数收盘跌13.51点,至3,144.70点,跌幅0.4%。
2. 美国股市和欧洲股市双双走低
美国股市周二收盘以下跌局面为11月划上句号,而且是8月份以来首次出现月度下跌,因为投资者依然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感到担忧。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跌46.47点,至11006.02点,跌幅0.42%。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26.99点,至2498.23点,跌幅1.07%。
标准普尔500指数跌7.21点,至1180.55点,跌幅0.61%,科技板块领跌。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为表现最差的成份股,跌幅为3.2%,宝洁(Procter & Gamble)跌1.7%,惠普(Hewlett-Packard)跌1.6%。
谷歌(Google)下挫4.5%。此前有报导称,谷歌提出收购面向寻求折扣购物者的社交网站Groupon,交易价值60亿美元。此外,欧盟委员会周二表示,已针对有关谷歌滥用网络搜索市场主导地位的指控启动反垄断调查。
卡特彼勒(Caterpillar)收盘上涨1.1%,受好于预期的芝加哥制造业数据提振。沃尔玛(Wal-Mart Stores)涨0.5%,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涨0.3%,受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公布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好于预期提振。
希捷技术(Seagate Technology)跌3.3%。该电脑硬盘驱动生产商中止了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就该公司私有化进行的谈判,因潜在买家对该公司的估值不够高。
Barnes & Noble跌5.7%。该图书零售商第二财季亏损收窄,但该公司发布的业绩预期黯淡。
欧洲股市周二收盘再度走低,因有关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情绪继续冲击这一地区;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大幅飙升之际,银行股跌幅尤深。
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收盘跌0.1%,至261.83点,为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滑。
在强于预期的美国消费者信心和芝加哥地区制造业活动数据发布后,该指数收复了部分失地。
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4%,至5,528.27点。德国DAX 30指数跌0.1%,至6,688.49点。法国CAC 40指数跌0.7%,至3,610.44点。
整体欧洲股市中银行和保险类股跌幅居前,因投资者担心可能有更多的国家需要救助,并且未来有可能出现债务违约。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下挫3.4%。巴克莱集团(Barclays PLC)跌2.6%。
另外,周二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5.43%攀升至5.63%。
食品业巨头雀巢公司(Nestle)跌2.2%,因此前瑞信(Credit Suisse)将该股投资评级从强于大盘下调至中性。
瑞士银行(UBS AG)跌2%,瑞信跌2.6%。
上一条:财经日报(101202)
下一条:财经日报(1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