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091030)
来源:         作者:         时间:2009-10-30         点击量2141

  【财经要闻】

  1. 住建部再发楼市调控信号:增加低价商品房供应

   在过高的房价已逐渐将刚性需求挤出市场之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表态,将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着力增加低总价的普通商品房供应。

  这是房地产市场的主管部委在楼市调控问题上的最新态度。在9月28日,齐骥曾在国庆新闻中心表示,住房部不支持高房价。但随即就有网民反映,齐部长的话只讲了一半,住房部没有对外界说清楚他们会做什么。如今,这些网友们等来了齐部长的后半句。

  齐骥是在28日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国际研讨会上作上述表态的。他表示,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坚持市场在住房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强化政府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责任。

  坚持市场的主导作用,也就意味着中国的住房制度在1998年房改之后,不会进行大的调整,即否定了进行“二次房改”之可能。此前的20日,齐骥便在常州考察时对“住房部调研二次房改”做了辟谣。

  但“二次房改”的呼声之所以能够在民间一浪高过一浪,当前房价过高的现状成为最直接的导火索。

  民生银行(600016,股吧)近日发布的《中国地产金融蓝皮书》即认为,全国房价收入比接近11,月供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达到33%,房价已经超过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

  包括住房部在内的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已经接连表态,声称将采取增加土地供应,抑制不合理需求等措施来稳定房价,但在信贷宽松的背景下,重点城市的房价依然在上涨。

  如今,住房部提出的“低总房价”如何能够实现从口号,演变成普通居民能够买到的真实房源?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用行政指导的方式来解决供应结构问题并不现实。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中央政府2006年提出了“90/70”政策。但该政策刚一出台就遭遇到执行的困难,并随着2008年楼市下行各地忙于出手拯救楼市,“90/70”悄然隐退。

  对于如何加强对商品房供应结构的调节,《蓝皮书》提出的建议称,可以通过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的强制,以及差别化税收、信贷和利率等手段的引导,控制高档商品房建设,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一定供应比例。

  2. 上半年楼市迅速回暖 沪部分银行欲收紧二套房贷

  在楼市优惠政策年底到期是否取消的讨论正甚嚣尘上之时,有消息称,上海部分国有大型银行已表示,自11月起,将明确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的政策进行操作。这意味着,第二套房也可享受七折的利率优惠将随之取消。

  事实上,去年10月底财政部在发布的“新政”中提出给予首套房及改善型普通住房贷款两成及房贷利率七折的优惠时,并没有对这些优惠政策的执行期限有明确规定。因此,七折的房贷利率优惠并不会面临年底前到期取消的问题。但随着各大银行陆续收紧其房贷政策,七折利率的优惠或许也很难“走得更远”。

  早在10月初,上海银监局已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维护银行业良好竞争秩序的通知》,再度强调要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但实际操作层面仍然保持既有的宽松政策。

  赵先生最近刚以首付两成、利率七折的条件贷款购置了一套新房,按照央行此前的规定,他们夫妻两人名下均办理过房产按揭贷款,此次购买的房产再办贷款,应属第三套房产。但赵先生仍然在一家股份制银行获得优惠条件的贷款:“前一家银行没有通过,后来辗转找到了另一家银行才做成的。”

  根据他实际享受到的优惠条件,按照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赵先生首期付款32万元,以20年为期需支付7869元/月;而根据二套房贷的执行条件,首付则支付64万元,每月还贷8159元。折算下来,前者比后者少支付了7.11万元的成本。

  “现在没有完全收紧。”上海一家贷款服务机构负责人很坦白地说,“第二套房贷的利率还可以做7.2折、7.5折,最低也不会超过8折。”根据监管部门在2007年制定的政策,二套房贷的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利率不得低于央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

  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131号文件”),被业界普遍视为二套房贷政策正式放松的信号。在此之前,财政部的“新政”已有规定,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贷款利率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3. 美三季度GDP增3.5%超预期 专家称步入复苏阶段

  美国商务部10月29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了3.5%,为连续四个季度下滑后首次出现增长。

  由于该数据好于市场预期,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一“久违”的增长显示美国经济可能已告别衰退,开始步入复苏阶段。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该数据主要得益于消费支出的回升,低迷的就业市场预计将继续制约经济复苏。

  此前接受路透调查的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美国经济当季增长3.2%。

  这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增长。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报告,美国个人消费和联邦政府开支出现积极增长,尤其是出口增长强劲,成为推动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出现明显好转的主要原因。

  另外,美国本周公布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周三公布的9月工厂耐用品订货和新房销售量都低于预期。 美国商务部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工厂耐用品订货9月份增长了1%,为过去半年内第四个月出现增长,但增幅低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1.5%。

   数据显示,占耐用品总订货比例超过四分之一的运输产品订货9月份增加了1.1%。如果去除波动性较大的运输产品订货一项,当月耐用品总订货则增加了0.9%。

  分析人士认为,耐用品订货增长显示美国经济正呈现向好发展势头,但由于经济复苏的基础十分脆弱,因此耐用品订货反弹的形势能否持续尚待观察。高盛发布报告指出,美国耐用品订单对不稳定因素的依赖度要小于高盛等一些机构先前的预期。高盛称,美国耐用品订单数据确实相当鼓舞人心,因订单增幅并未特别集中于不稳定的国防和运输部分。

  美国商务部28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美国9月份新房销售量比前一个月下降了3.6%,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为40.2万套,显示美国房市前景虽向好发展但仍不容乐观。

这也是自今年3月以来美国新房销量首次出现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9月份新房销量下降了7.8%。9月份新房销售中间价为每套20.48万美元,同比下降9.1%,但环比回升了2.5%。自2006年初美国房产泡沫破裂后,美国住房市场一直在进行剧烈调整,并成为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经济学家倾向于认为,最近一系列数据显示美国住房市场可能已经或接近触底。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周四全线下挫

  亚太股市周四全线下挫,主要受前夜美股大跌的影响。

  东京股市收盘大幅下跌,主要因美国股市前夜走软引发投资者普遍抛售,而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和NEC Electronics等大型公司公布的业绩则影响了这些股票的走势。日经指数收盘下跌183.95点,至9,891.10点,跌幅1.8%,三周以来首次跌破10,000点,同时也是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低。该指数过去三个交易日已累计下跌4.6%。包括东京证交所一部所有股票在内的东证指数跌6.54点,至882.26点,跌幅0.7%;33个分类指数中有28个收盘下跌。

     香港股市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低,追随中国股市的大幅下跌之势以及前夜美国股市的疲软走势;蓝筹能源类股领跌,受中国石油股份(PetroChina)公布的令人失望的季度业绩报告拖累。恒生指数收盘跌496.59点,至21,264.99点,跌幅2.3%;盘中波动于21,134.33点至21,346.55点之间。该指数自上周五以来已经累计下跌5.9%。市场成交额为808.1亿港元,高于周三的689.7亿港元。

     中国股市周四收盘走低,受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开始交易前的流动性担忧以及周三公布的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影响。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70.86点,至2960.47点,跌幅2.3%。深证综合指数跌23.19点,至1043.95点,跌幅2.2%。

     澳大利亚股市出现四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受海外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下跌110.4点,至4574.7点,跌幅2.4%,盘中一度下探六周低点4562.5点。

     新加坡股市下跌,主要因美国股市前夜下挫,且市场对全球经济能否持续复苏的担忧加剧,导致情绪紧张的投资者继续抛售股票。基准股指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收盘跌16.67点,至2632.31点,跌幅0.6%。一些分析师警告称,市场可能将继续下行。

  2. 美国和欧洲股市双双下挫

  美国股市周四收盘大幅上涨,受增幅高于预期的美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推动;周三跌幅居前的美国铝业(Alcoa)、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和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今日领涨。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周四涨199.89点,至9962.58点,涨幅2.05%;该指数周四创7月15日以来最大点数涨幅,同时也创出7月23日以来最大百分比涨幅。目前该指数较10月19日触及的2009年最高收盘水平10092.19点仅低1.3%。

     标准普尔500指数涨23.48点,至1066.11点,涨幅2.25%,打破了四个交易日连跌的格局。在10月份仅剩1个交易日之际,标准普尔500指数本月累计上涨了0.85%。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37.94点,至2097.55点,涨幅1.84%,其连跌四个交易日的格局也得到改变。本周早些时候,该指数受到避险情绪冲击,受冲击程度超过其他股指。

     道指30只成份股中29只收盘走高。美国铝业领涨,收盘涨1.07美元,至13美元,涨幅9%;卡特彼勒涨2.82美元,至57.25美元,涨幅5.2%;美国运通收盘涨1.77美元,至36.44美元,涨幅5.1%。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收盘也反弹走高,涨12美分,至73.96美元,涨幅0.2%。周四盘前公布第三财季净利润下滑68%后,埃克森美孚前市多数时间一直走低。

    同为道指成份股的宝洁(Procter & Gamble)收盘上涨2.31美元,至59.54美元,涨幅4%。第一财政季度业绩好于公司预期,公司还上调了全年销售额预期。

  欧洲股市周四收盘走高,美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增长的数据推动了股市上涨。

     道琼斯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收盘涨1.8%,至241.73点;继前一交易日大幅走低以及一系列公司业绩公布后,该指数今日开盘走势不稳。

     伦敦富时100指数收盘涨1.1%,至5,137.72点;德国DAX指数涨1.7%,至5,587.45点;法国CAC-40指数涨1.4%,至3,714.02点。

     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周四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美国第三季度GDP折合成年率增长3.5%;政府采取的大规模刺激措施带动经济摆脱了1930年代以来时间最长、程度最深的萧条状况。

  Brewin Dolphin的首席策略师Mike Lenhoff称,该数据看上去不错;市场出现全面改善。

    矿业股表现最佳。Xstrata涨7.4%,Antofagasta涨4.3%。

  3. 原油期货飙升,美国GDP增长提振信心

  原油期货结算价周四大幅上扬,得益于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

  纽约商交所十二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结算价涨2.41美元,至每桶79.87美元,涨幅3.1%。ICE期货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涨2.18美元,至每桶78.04美元,涨幅2.9%。

     继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公布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后,原油期货朝着每桶80美元高歌猛进。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美国第三季度GDP折合成年率增长3.5%,增幅高于经济学家预期。

     在上述报告影响下,投资者立即退出美元,转战股票市场、商品市场以及风险较高的资产,这类资产往往会随着总体经济状况起落。

     如果油价超过80美元水平太多,则当前的油价涨势恐难持久。尽管油价周四受到数据提振,但过去数月公布的数据表明了第三季度GDP反弹并不意味着美国石油需求将出现明显改善。

     除非是需求意外猛增,否则原油库存未来数月料将保持升势,因为美国的炼油厂为了减少过剩供应都纷纷减产。

     纽约商交所十一月交割的RBOB汽油期货合约结算价涨3.26美分,至每加仑2.0190美元,涨幅1.6%。十一月交割的取暖油期货合约结算价涨5.73美分,至每加仑2.0542美元,涨幅2.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