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090810)
来源:         作者:         时间:2009-08-10         点击量2563

  【财经要闻】

  1. 温家宝:将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动摇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末表示,中国将维持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立场不变,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动摇。

  据中国中央政府网站周日发布的一份公告显示,温家宝称,维持当前的经济政策不变是因为中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国际经济前景还不明朗,外需下滑的压力仍然很大。

  温家宝在对江苏省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时指出,一些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会递减。

  中国在今年年初推出了人民币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以支持国内经济发展。

  不过,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回暖,中国政府正努力寻找应对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风险的方法。

  2. 银监会:上半年票据融资高增长态势明显减缓

  中国银监会8月9日披露,上半年,票据融资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逐月下降,票据案件高发态势得到遏制。在贷款高速增长的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结构总体上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信贷风险稳中有降。

  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7.72万亿元,同比增幅为32.8%。针对年初票据融资爆发增长的态势,银监会加大了对票据融资业务的检查力度,票据融资高增长态势明显减缓,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的占比从1月份的40%逐月下降到6月份的1%。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贷款投放的地区结构进一步改善,贷款投放支持了外向度较高、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东部沿海地区。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贷款增加最多的五个省市分别为广东(8548亿元)、江苏(7527亿元)、浙江(6364亿元)、北京(5640亿元)和山东(5061亿元)。

  今年以来,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资源分配失衡情况明显改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增幅西高东低。6月末贷款同比增幅最高的五省份西部有4个,分别为重庆(46.9%)、广西(44.1%)、内蒙古(41.9%)和四川(39.5%);贷款同比增幅最高的十省份西部有6个,中部有3个。

  分类来看,新增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与民生密切相关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增幅高于平均水平。上半年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三大基础设施行业的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为1.6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的51.6%。

  此外,个人消费贷款明显多增。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4万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个人消费贷款650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920亿元。个人消费贷款明显多增的原因,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增加较多,此外汽车贷款也出现较快增长。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也得到适当的缓解。统计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全部企业贷款平均增幅。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3.7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54.3%。比年初增加2.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4.1%,比全部企业贷款平均增幅高1.5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快速增长,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进一步提高。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8.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3%,增幅比同期各项贷款高2.7个百分点。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在各项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23%,较年初提高了0.5个百分点。

  3. 三部委表态力稳股市

  周五股市收盘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与央行就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等情况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的信息很丰富,但概而言之,“稳定”是一个核心关键词,政策取向要稳定,股市运行要稳定,经济发展也要稳定。

  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健全和完善市场内在稳定机制,以保证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稳定健康发展,澄清了市场对于印花税将进一步调整的担心。丁学东表示,去年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双边1‰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的政策,从当时来看,降低了交易成本,提振了大家对股市的信心,对促进证券市场、股票市场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新闻发布会还对市场上出现误解的“动态微调”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在会上央行副行长苏宁指出,所谓“动态微调”并不针对货币政策取向,而是对货币政策的操作、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节奏。他同时强调,下半年,央行不会采取规模控制的办法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苏宁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存在通胀问题,因而货币政策方向不存在变动的内在压力。

  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也作出明确表态,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

  4. 长三角GDP平均增9.2% 经济下滑初步遏制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出全国2.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大增15%以上……尽管出口、外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大幅滑落,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经济运行的整体趋势显示,这个区域已经初步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势头,呈现出趋稳向好的积极变化。

  长期跟踪、分析、研究长三角区域经济运行的无锡市统计局新近披露了上半年长三角经济发展分析报告。报告显示,长三角16城市经济困境中仍不乏亮点。从总量上看,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保持增长。

  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6861.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00多亿元,16个城市GDP平均增速达到9.2%,比2008年回落了3.6个百分点,但比全国高出2.1个百分点。外需不振是外向度高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外部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加上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长三角地区以出口加工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遭受严重影响。16个城市中只有5个城市到位注册外资保持了增长,11个城市到位外资同比下降,其中降幅在两位数的城市达到8个。

  在外需、外资及外向型制造业疲软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经济运行仍不失亮点,“三驾马车”中的两驾:消费、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区域经济学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郁鸿胜分析指出,综合研究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长三角经济运行变化情况,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长三角经济运行二季度的情况明显好于一季度,经济增速下滑的势头初步得到了遏制,呈现出趋稳向好的迹象。如果下半年国际经济环境不再进一步恶化、国内政策没有大的变动,长三角经济有望在持续回升中实现复苏与转型。

  5. 国内首家金融产业基金邀社保基金入股

  8月4日,继渤海产业基金、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之后,首家以金融产业为投资方向的产业基金管理公司——金浦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金浦”)落户上海浦东,并正式挂牌。

  金浦的发起人分别是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国际集团”)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并各自持有金浦50%股权,该产业基金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方式参与中国的金融改革,因而一直受到各界关注。

  一位上海市金融系统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金浦成立标志了中国首家投行(中金公司)和上海拟定的金融控股集团(上海国际集团)的联姻,而所投资的金融产业既符合国务院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也是我国金融产业引进产业投资基金的需要。”

  上海市金融办提供的材料显示,金浦未来将从事两类投资,第一类是自己进行产业投资,第二类是从事产业投资基金及其他类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起设立、经营管理和投资运作业务。

  目前,金浦的主要工作是募集首期80亿的资金并开展投资。上海国际集团副董事长、总裁、金浦董事长万建华向记者坦言,金浦成立后马上要做三件事情:加快出台一系列完善公司结构治理和管理的制度;抓紧与有关投资者商谈募集首期资金;尽快开展基金投资。

  上海市金融办提供的资料显示,金浦会以非公开募集的方式向工商企业、投资机构、银行、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募集资金。不过,能否吸引全国社保基金入股金浦被很多投资人和机构投资者视为是否参与募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外市场】

  1. 亚太股市普遍走软

  亚太股市周四普遍走软,投资者静候美国就业报告出笼。由于投资者担心中国政府收紧货币政策,中国和香港股市的地产板块遭抛盘打压。

  东京股市收盘小幅走高,因尾盘市场对日经指数期货的空头回补操作帮助股市抹去了此前的三位数跌幅。受汽车生厂商类股的疲软走势拖累,日经指数开盘走低,并一度下跌近140点,但该指数尾盘开始收复失地,追随了九月日经指数期货涨势。日经指数收盘涨24.00点,至10,412.09点,涨幅0.2%,创下了年内收盘新高。该指数是在收盘前不久才创下了这一水平。日经指数期货涨20点,至10,420点,涨幅0.2%;后市成交量大幅上升。包括东京证交所一部所有股票的东证指数收盘跌0.75点,至956.76点,跌幅0.1%。

  香港股市大幅下跌,受美国股市前夜走软和金融类股下挫拖累;美国就业数据将于周五晚些时候公布;不过指数权重股中国移动(China Mobile)上涨缓解了港股跌势,因为中国移动有望不久后在上海上市。恒生指数收盘跌523.87点,至20,375.37点,跌幅2.5%;盘中在20,316.78-20,759.56点区间波动。42只成份股中除两只股票外全部收盘下跌。该指数周四触及11个月来最高收盘点位,本周累计下跌1%。

  中国股市收盘大幅下挫,为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低,因市场担心中国政府可能准备收紧货币政策。基准的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95.64点,至3260.69点,跌幅2.9%,盘中低点为3244.10点。该指数本周累计下跌4.4%,此前连续7周上扬。 深证综合指数跌38.32点,至1087.23点,跌幅3.4%。

  澳大利亚股市收盘走软,受海外股市下跌和大宗商品市场疲软影响。市场交投淡静。在连续几周攀升后,获利回吐成为澳大利亚股市的主导力量。基准的S&P/ASX 200指数收盘跌26.9点,至4299.4点,跌幅0.6%。盘中低点4275.3点,收盘前90分钟内反弹25点。

  新加坡股市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收盘走低,受持续的获利回吐拖累。交易员称,今日晚些时候将要公布的非农就业人数将为下周的市场表现奠定基调。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收盘跌52.15点,至2549.35点,跌幅2.0%。有427只股票下跌,120只股票上涨。该指数本周累计下跌了4.9%。

  2. 美股收高,道指收于9个多月高点

  美国股市周五收盘走高,受积极的就业报告提振,道琼斯指数收于9个多月最高水平。道指成份股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领涨,前成份股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和花旗集团(Citigroup)也双双走高。

  道琼斯指数上涨113.81点,至9370.07点,涨幅1.23%,盘中一度上涨181.45点。道琼斯指数本周累计上涨198.46点,涨幅2.2%。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27.09点,至2000.25点,涨幅1.37%。该指数本周累计上涨21.75点,涨幅1.1%。

  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3.40点,至1010.48点,涨幅1.34%,该指数本周累计上涨23点,涨幅2.3%。

  3. 因美元走强,原油期货下跌

  因美元反弹的影响超过美国7月份失业率意外下降的提振作用,原油期货周五下跌。

  纽约商交所九月交割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结算价下跌1.01美元,至每桶70.93美元,跌幅1.4%。ICE期货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下跌1.24美元,至每桶73.59美元,跌幅1.7%。

  近月交割的九月RBOB汽油期货合约结算价下跌5.26美分,至每加仑2.0081美元,跌幅2.6%。九月取暖油期货合约结算价下跌2.45美分,至每加仑1.9122美元,跌幅1.3%。

  4. 美元大幅上扬,首次受良好就业数据提振

  纽约汇市周五尾盘,电子交易系统显示,欧元兑美元报1.4169美元,周四尾盘报1.4350美元。美元兑日圆报97.48日圆,周四尾盘报95.44日圆。欧元兑日圆报138.20日圆,周四尾盘报136.91瑞银。英镑兑美元报1.6671美元,周四尾盘报1.6775美元。美元兑瑞士法郎报1.0825瑞士法郎,周四尾盘报1.0651瑞士法郎。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五宣布,7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下降24.7万人,为8月以来最小降幅,美元兑欧元和日圆大幅上扬。这是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首次受益于良好的美国经济数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