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090812)
来源:         作者:         时间:2009-08-12         点击量2564

  【财经要闻】

  1. 国家统计局点评7月经济数据六大亮点

  8月11日。备受各方关注的下半年第一份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今天揭开面纱。相比于以往月度数据在统计局官方网站上公布,此次新闻发布会的记者答问环节,能够使各界更详尽地了解当前的宏观形势,更客观地研判未来的经济走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在新闻发布会上点评了7月数据呈现出的六大亮点。

  首先,工业生产已经连续3个月加快增长。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生产增长10.8%,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6月增长10.7%,比前一月增长0.8个百分点;5月增长8.9%,比前一月加快1.6个百分点。7月数据中,尤其是汽车生产增长51.6%,比上月加快12.8个百分点。

  二是发电量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增长。李晓超强调,今年前5个月发电量均是负增长,但6月份发电量增长了5.2%,7月份增长了4.8%。

  三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数据显示,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9%,1-6月份增长33.6%,1-5月份增长32.9%,1-4月份增长30.5%。其中7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长15.6%,比上月加快了1.7个百分点。

  四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月份又有所加快。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五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持续增加。1-7月份同比增长37.1%,1-6月份增长33.4%,1-5月份增长26.7%,1-4月份增长18.6%。李晓超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增速在逐渐加快。

  六是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5个月高于50%。对于PMI指数,50%是个临界点,高于50%反映经济在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在收缩。PMI指数7月份达到了53.3%,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李晓超强调,其他一些部门的数据,譬如港口的吞吐量、货运量等增速也都在加快。

  2. 7月新增贷款环比下降77%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公布的7月份金融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59亿元,较上月1.53万亿的投放量巨幅下降了77%,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

  四大商业银行今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量在1700亿元—1800亿元之间。其中,中国银行(4.36,0.00,0.00%)和建设银行(6.00,0.00,0.00%)分别新增贷款800亿元和550亿元。而在6月,仅中行一家新增贷款就达到1700亿元。7月,部分股份制银行新增贷款为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目前建行、工行都已明确全年贷款增量控制目标,分别为9000亿元和1万亿元;考虑到建行和工行上半年的新增贷款分别为7090亿元和8255亿元,这意味着今年接下来的几个月平均月新增贷款将控制在300亿元左右。

  7月的信贷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2365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193亿元,票据融资则减少1982亿元。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居民贷款增加2365亿元,占比达66.5%,较上半年大幅提高。在今年1月至6月的7.37万亿元新增贷款中,居民贷款仅占14%。

  居民信贷增加迅速,显示7月份购房和购车需求强烈。根据银监会此前发布的统计数据,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增长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增加较多,此外汽车贷款也出现较快增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7月票据融资大幅减少,而中长期贷款却增加3509亿元,加上居民贷款的2365亿元,表明投放到实体经济的贷款其实是增加的,信贷结构已在优化。

  3. CPI和PPI增幅连续六个月双负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7月份主要宏观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双双创出年内新低。数据显示,CPI同比下降1.8%,连续6个月呈现负增长,降幅且比6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8.2%,降幅比6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高辉清表示,7月份的CPI降幅仍扩大,这超出预期。他认为,房价、粮价一定程度的上涨,应该会推动CPI降幅收窄。“当前CPI仍在下降原因可能在于商品零售价格在下降,如农村消费中,家电下乡等拉动中低价位的商品销售增长。”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此前表示,上半年CPI平均下来是-1.1%,负数的状态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到了四季度价格指数情况有可能会回升到正数,2009年全年物价的水平应当是在一种平稳低位的状态。高辉清也预计,CPI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实现正增长,但是整个下半年还可能保持负增长局面。

  对于当前是否存在通货膨胀,有关机构已多次否认。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表示,今年1-6月份,我国CPI指数是-1.1%,PPI同期下降5.9%,现在还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对此,高辉清认为,通胀压力是存在的,一方面去年高基数带来的翘尾因素,对CPI下拉作用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大量信贷存在滞后作用,将推动物价上涨。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物价与预期有一定的偏差。他表示,CPI从表面上看降幅加深,但是从环比数据来看是有所改善的,所以7月份应该是CPI的“拐点”,彻底转正应该会到四季度。“今年不会出现通胀,物价在全年为负,但是从价格变动来看,我们已由通缩预期转向通胀预期。”

  4. 央行公开市场微调料将暂告段落,央票利率攀升放缓

  时隔一个半月后,公开市场再度释放信号:昨天,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的一年期央票收益率仅较前周上涨了2个基点,升幅较前周减少一半,预示历时6周的公开市场微调行将暂告段落。

  在周二公开市场上,央行发行了200亿元一年期央行票据,收益率为1.7605%,较上周同期上涨了2.08个基点。而此前,自央行于7月份重启一年央票发行以来,除恢复发行后的第一周升幅达到9.5个基点外,其余均在4至5个基点之间。

  升速放缓的不止一年央票。当天,28天正回购利率的升幅也由上周的4个基点下降至2个基点,为1.18%。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利率升速同步减缓,无疑暗示历时一个半月微调后,货币市场利率体系有望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时期。

  今年7月份,公开市场操作一改上半年“以静制动”的操作风格,先是提高各品种利率水平,随即又在第二周恢复一年央票发行,从而拉开公开市场全面微调序幕。这次调整最为明显的成效就是带动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全线回升。其中一年央行票据利率在短短5周时间内由1.5%升至1.76%,已逼近市场预期1.8%至2%的调整目标区间的下限。

  受公开市场操作结果的推动,银行间回购市场利率水平全线攀升,7天回购利率水平稳定在1.5%至1.6%,超过大行资金成本线20个基点,扭转了困扰银行半年之久的资金成本与市场收益倒挂现象。

  因此,如果从纠偏的角度来看,现阶段公开市场的微调已基本达到其目标:保证了银行资金的基本收益,在客观上起到抑制银行盲目放贷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一年央票利率在超过1.7%以后,升幅明显减速,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其距离调整的目标位已越来越近,表明现阶段公开市场微调开始步入尾声。

  除了利率水平之外,公开市场操作结构也传递出其力度减弱的信号。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释放资金量达2200亿元,但是一年期央票的发行量仅为200亿元,在无大盘新股发行的背景下,央行减少长期资金锁定量,说明其并不急于回收市场的流动性,仍倾向于沿用平滑移动资金的策略,保证资金在各月的平均分布。

  周二公开市场操作所释放的信号无疑有利于资本市场:利率攀升放缓,意味着投资者获取资金的成本的变动将趋于稳定;减少资金长期锁定,表明年内资金供给仍然充沛。而这一切都在说明资本市场发展的外部资金环境并未出现根本改变。

  【海外市场】

  1. 亚太股市普遍收高

  亚太股市周二普遍上涨,中国股市在在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后技术性反弹。其他市场也多数收高,但盘中频繁振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即将召开政策会议,分析师预期公司业绩继续回升。

   东京股市上扬,保险商和建筑类股领涨,但盘中走势动荡,且缺乏动能,因成交量受投资者离场度假影响缩小。日经指数收盘涨61.20点,至10,585.46点,涨幅0.6%。包括东京证交所一部所有股票的东证指数收盘涨4.27点,至973.51点,涨幅0.4%。

  香港股市创出近12个月最高收盘水平,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Exchanges & Clearing)和腾讯控股(Tencent)领涨;在低于预期的中国7月份工业增加值及新增贷款数据公布后,市场对中国将采取更多措施提振经济的预期给股市带来了提振。恒生指数涨144.69点,至21,074.21点,涨幅0.7%,创下去年8月29日收于21,261点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该指数盘中在20,733.34-21,088.07点之间波动。 市场成交额降至656.7亿港元,周一为713.9亿港元。

  中国股市收盘走高,在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后大盘出现技术性反弹,投资者未理会今日公布的低于预期的工业增加值及新增信贷数据。基准的上证综合指数收盘涨14.97点,至3264.73点,涨幅0.5%。深证综合指数涨8.60点,至1100.79点,涨幅0.8%。

  澳大利亚股市走高,收盘点位接近近期高点,未受前夜美国股市下跌影响。新一轮买盘提振了周期型类股。基准的S&P/ASX 200指数收盘涨27.9点,至4332.0点,涨幅0.7%;盘中该指数由 4279.0点反弹至4332.9点。新加坡股市收盘走高,主要受强于预期的美国就业数据提振。长周末假期导致市场对数据的反应今日才得以体现。基准的海峡时报指数收盘上涨47.95点,至2,597.30点,涨幅1.9%。大盘363只股票上涨,170只股票下跌。

  2. 美股收盘走低,金融股全线下跌

  美国股市周二收盘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走低,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富国银行(Wells Fargo)以及其他金融股回吐了近期的部分涨幅,道琼斯指数受此影响下跌近100点。

  道琼斯指数收盘跌96.5点,至9241.45点,跌幅1.03%,为7月31日以来最低收盘水平。美国银行收盘跌83美分,至15.85美元,跌幅5%;摩根大通跌1.45美元,至41.24美元,跌幅3.4%。

  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盘跌12.75点,至994.35点,跌幅1.27%。富国银行跌1.75美元,至26.89美元,跌幅6.1%。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22.51点,至1969.73点,跌幅1.13%,创7月7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3. 原油期货跌破每桶70美元

  受股票市场下跌以及石油需求担忧影响,原油期货周二收盘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走低。

  纽约商交所九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结算价跌1.15美元,至每桶69.45美元,跌幅1.6%,为7月31日以来最低结算价。ICE期货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下跌1.04美元,至每桶72.46美元,跌幅1.4%。

  今年以来,原油价格走势大部分时间受股票市场走势影响,因为投资者将股票市场视为经济运行的领先指标,从中了解石油需求状况。

  Newedge Group的分析师Antoine Halff表示,经济复苏预期与需求大幅萎缩的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石油需求下滑速度超出了市场预期。

  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在周二公布的月度《短期能源展望》(Short-Term Energy Outlook)报告中预计,第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较上年同期下滑1.3%。截至第二季度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的商业石油库存足以满足未来61天的需求,远高于54天的5年平均水平。

  能源部估计,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商业库存已连续五个季度上升,为30年以来最长上升周期,预计在第三季度石油库存还会继续增加。

  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在其月度报告中称,7月份成员国原油产量连续第四个月上升,使得本已饱和的原油市场供应进一步增加。

  近月交割的九月RBOB汽油期货结算价上涨1.48美分,至每加仑2.0422美元,涨幅0.7%;九月取暖油期货结算价上涨1.59美分,至每加仑1.9117美元,涨幅0.8%。

  4. 日圆兑美元和欧元走高;市场关注FOMC会议

  纽约汇市周二尾盘,电子交易系统显示,美元兑日圆跌至95.93日圆,周一尾盘报97.11日圆。欧元兑美元报1.4154美元,周一尾盘报1.4142美元;欧元兑日圆报135.74日圆,周一尾盘报137.32日圆。美元兑瑞士法郎跌至1.0816瑞士法郎,周一尾盘报1.0853瑞士法郎;英镑兑美元报1.6478瑞士法郎,周一尾盘报1.6461瑞士法郎。日圆兑美元和欧元走高,投资者在周三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政策声明公布之前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货币。

  令投资者失望的中国经济数据以及中国股票市场的下跌在周二全球交易时段的早些时候打击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日圆兑其他主要货币走高,欧元兑美元基本持平。

  美元兑澳元、新西兰元和加元等商品货币继续上扬,不过兑欧元回吐了早些时候的部分涨幅。任何有关中国经济复苏势头不及预期的迹象都会对经济敏感型和出口依赖型货币形成冲击。

  本周将发生的一些重大经济事件促使投资者不愿大规模持有外汇头寸。Fed为期两天政策会议将于周三结束,届时将公布利率决策声明以及对经济前景的看法。

  另一方面,投资者还将关注有关Fed结束经济刺激措施的时间表。对于那些认为美国经济复苏尚处于初期、无法承受借贷成本上升的投资者而言,任何有关结束刺激措施的迹象都可能令这些投资担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