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51218)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12-18         点击量1513

  财经新闻

  1. 养老金归集方案正听取部门意见 确保投资运营如期实施

  备受瞩目的养老金投资运营迈出重要一步。《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养老金归集方案目前已形成初稿,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计划严格落实任务分工,抓紧推进相关工作,确保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按期顺利实施。

  今年8月颁布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投资办法》)明确,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投资模式,并对基金投资管理主体和职责、投资范围和比例、投资风险防控和监管机制、信息报告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规定。

  此后四个月,养老金投资领域一直未有进一步的措施出台。对此,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贯彻落实《投资办法》需要有一系列配套工作细则。目前,人社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具体任务、部门分工和时间要求,正在制定地方养老保险基金归集划拨流程、投资信息披露和报告制度、财务会计核算细则等配套政策办法。

  具体到养老金归集方案,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形成初稿,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下一步,人社部将按计划严格落实任务分工,抓紧推进相关工作,确保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按期顺利实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的完善,有利于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吸引力,调动群众缴费积极性,扩大参保覆盖面;有利于拓宽基金来源,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利于增强基金支撑能力,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他说。

  据了解,正在制定的养老金归集与转移办法将确定中央、省、市县之间,还有受托机构之间,资金划入划出的具体流程,包括一些财务会计规则等等。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062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845亿元。若从上述两项的数值计算,累计结余的数额约3.5万亿元。根据人社部的测算,养老金投资运营的总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只有将养老金从地方逐级归集,资金上划到中央层面统一管理,养老金入市才可能发挥预期作用。归集方案的完成无疑为投资运营做好了“第一步”的铺垫。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养老金正式入市,一方面可以有效激活养老金的投资运营效率,强化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另一方面则将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庞大的新增流动性支持,注入新的活力。

  不过,养老金入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各地养老基金向中央层面的归集需要时间,需要确定基金管理机构、签署完善委托的协议也需时日。有专家认为,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养老金的入市流程需要再经历半年以上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资金归集在内,养老金投资仍需迈过一些难关,涉及复杂的利益调整和制度调整。

  《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但时至今日,养老保险基金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甚至省级统筹也未全部实现。

  专家认为,如果养老金多数归集于中央统筹而地方政府没有收益,地方会缺乏将养老金管理权上交的积极性。同时,如果不解决养老金结余地区差异的问题,养老金富集地区就可能出现低估养老金规模等问题,形成养老金管理的新问题。

  一位地方社保系统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中央层面的归集办法出台之前,各地可能会按兵不动,归集办法出台之后,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实现养老金投资的道路不会“顺风顺水”。

  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日召开 定调四大领域“歼灭战”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今日在北京召开,备受瞩目的2016年经济工作部署也将随之浮出水面。而在此之前,无论是11月中旬中财办副主任的表态,还是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多项建议,各方几乎对打好优化产能、企业减负、房地产去库存及防范金融风险四大领域的“歼灭战”形成了统一口径,多位业内专家也表示,2016年经济工作的展开基本绕不开上述四大领域。

  本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传统的5个“统筹兼顾”在此次政治局会议上变成了4个,被“排除”在外的“促改革”因为国家正在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而被单拎出来重点强调。一切的信号都在表明供给侧改革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作为供给侧改革即将面临的“硬仗”之一,如何化解国内现存的大量过剩产能成为明年经济工作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上周三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样也将目光锁定在化解产生上。有分析认为,在连年扩张需求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的情况下,中央终于决定将改革重心从需求侧转移到供给侧,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可能会对化解产能进行更细致准确的描述和定性。

  房地产长期以来积冗的库存则被业内看做是明年经济工作需要攻克的第二个难点。实际上,自去年楼市进入调整期后,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连连下跌,相对应的则是库存的一再走高。化解房地产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已是时不我待。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此前也曾表示,化解房地产库存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经济增长,更是为了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定居落户。“去库存实际上也是供给侧的改革措施。”杨伟民说。

  实际上,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房地产库存臃肿,相关行业背后的企业经营同样也是步履维艰。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在解释供给侧改革时也明确表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思想实际上就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对企业来说,中央政治局为企业减负定制的一套“组合拳”可谓诚意十足。在业内看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社保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等措施几乎包含了企业经营的全要素,是解决当前实体经济盈收困局的切实行动。

  杨伟民也表示,如果能把化解产能和企业减负这两个歼灭战打好,将有利于止住工业品价格下跌的势头,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预期和信心。

  无论是此前跌宕起伏的股票市场,还是近期频频事发的金融机构,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处处潜在的金融风险始终是一块隐忧。尽管国家在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法规,但由于金融行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虚拟化、涉众性、大数据等特点,给风险防范带来了很大难度。

  在业内看来,防范金融风险不仅会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更将成为明年金融系统改革和政策布局的方向。从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首提股市的表态中也不难看出,中央对于金融风险的重视程度。有分析认为,建立各种匹配的金融机制将是明年金融改革的重点,包括审查、处罚、沟通方面的机制都在考虑范围内。

  3. 自贸区建设顶层设计文件发布 力争与所有毗邻国家合作

  国务院17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构建周边自由贸易区,力争与所有毗邻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不断深化经贸关系,构建合作共赢的周边大市场。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自由贸易区,结合周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建自由贸易区,形成“一带一路”大市场,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畅通之路、商贸之路、开放之路。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争取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大国、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和部分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构建金砖国家大市场、新兴经济体大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大市场等。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表示,当前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数量不断增加,涵盖议题快速拓展,自由化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外贸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引进来、“走出去”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在上述背景下,国务院发布了《意见》。这是我国开启自贸区建设进程以来的首个战略性、综合性文件,对我国自贸区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意见》提出,近期,加快正在进行的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提升已有自由贸易区的自由化水平,积极推动与我国周边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与自由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或超过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水平;中长期,形成包括邻近国家和地区、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辐射五大洲重要国家的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使我国大部分对外贸易、双向投资实现自由化和便利化。

  金融市场

  1. 美联储“鸽派”式加息引全球股市走高

  亚太股市周四(12月17日)普遍走高,追随隔夜全球股市,隔夜美联储宣布启动近10年以来的首次升息。

  日股周四涨至逾一周高点,之前美联储(FED)宣布启动渐进的升息周期,展开近10年来的首次升息,提振了整个股市中的风险偏好。美联储一如外界广泛预期,在周三升息25个基点。这一决定使东证股价指数(TOPIX)中的33个分类指数除一个之外均受到提振。日股日经指数收涨1.6%,报19353.56点,为12月8日以来最高收盘水平。东证股价指数收盘涨1.6%至1564.71点;JPX-日经400指数收涨1.6%至14097.38点。

  澳大利亚股市周四收高1.46%,跟随全球股市大涨,因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升息表明其对美国经济有信心,投资者涌入市场。澳大利亚指数收盘上涨73.55点,至5,102点,盘中一度高见5129.1点。该指数周三收高1.91%至5003.40点,从2013年7月来低位4909.60点回升。

  沪深两市高开高走,在充电桩等板块带领下创业板迅速冲高站上2800点,银行、券商等权重股随后跟涨,房地产板块全面爆发,带动两市继续走高,沪指高见3583.41点,至午间收盘略有回落。午后两市维持高位震荡,各概念板块全面飘红,普涨格局再现。截至收盘:沪指报3580.00点,涨63.81点,涨1.81%;深指报12825.48点,涨314.15点,涨2.51%;创业板报2835.70点,涨72.59点,涨2.63%。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3814.40亿元,深市成交6149.23亿元,两市共成交9963.6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长近2700亿元。美联储宣布加息,符市场预期。恒生指数今早高开0.65%后走势震荡上扬,最高见22005.19点,盘中曾上22000点关口。之后升幅逐渐收窄,未能守稳22000点。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幅为0.79%,上涨170.85点,报21872.06点,全日成交767.5亿港元。

  韩股周四小幅上涨,因美联储(FED)收紧政策,缓解了围绕其未来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支撑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盘中走势震荡,收盘涨0.4%至1977.96点,为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外资连续第12个交易日卖超韩股,初步数据显示卖超659亿韩元(5590万美元)。

  台湾股市周四大幅反弹收升1.65%,跟随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宣布降息后美股涨势。但分析师认为,美股后续料不致持续大幅走高,仍要留意全球市场资金由新兴市场撤出的情况。台湾加权股价指数收升1.65%报8319.67点。证交所今日资料显示,外资及陆资在台股买超74.75亿台币,连续两个交易日买超共计115.87亿台币。

  2. 收盘:油价创7年新低美股收跌

  北京时间18日凌晨,周四美股收跌。美国原油跌破35美元创近7年来最低收盘价,令能源与原材料板块承压。

  美东时间12月17日16:00(北京时间12月18日05:00),道琼斯(17495.84, -253.25, -1.43%)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53.25点,报17,495.84点,跌幅为1.43%;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31.18点,报2,041.89点,跌幅为1.50%;纳斯达克(5002.55, -68.58, -1.35%)综合指数下跌68.58点,报5,002.55点,跌幅为1.35%。

  美股周四高开,但随着美国油价跌破每桶35美元,美股逐渐转跌。

  周三美联储加息25基点,同时传递了未来加息之路将相对温和的鸽派讯息。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强调将继续关注经济增长以及通货膨胀问题。美联储近10年来首次加息,投资者将其视为央行[微博]对美国经济投信任票的讯号。

  分析师称,美联储将基准利率提高四分之一基点标志着金融市场超低利率货币政策历史时期的结束。美国在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时期采取了超低利率政策。

  AJ Bell公司投资主管拉丝-穆德(Russ Mould)表示:“美联储的决定完全符合市场预期,市场显然有‘终于加息了’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穆德表示:“在全球经济状况仍然疲软的背景下加息最多可能有点风险,但美联储此举是给美国经济投了信任票,显然是受到了国内消费开支增长、就业数据强劲等利好因素的激励。”周三下午美联储宣布加息后,美国三大股指均大幅收高。

  ITG销售交易部门主管布莱恩-芬斯克(Brian Fenske)称:“今天的交易量稍有放大,人们希望在休假之前处理好他们的仓位。”

  芬斯克指出,周四美股出现了大涨之后的小幅回调,属于正常现象。他表示:“现在美联储已经按照大家预期的一样加息了,投资者重新回到市场,依据个股的基本面因素进行交易。”

  周四经济数据面,美国劳工部宣布,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的美国人数低于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强势。

  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当周的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减少1.1万至27.1万,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是27.5万。上周正值政府调查企业和家庭以计算12月份就业人口和失业率数据期间。

  另一份数据表明,美国第三季度经常帐赤字上涨11.7%,升至1241亿美元。

  费城联储周四宣布,12月费城地区制造业指数下降至-5.9,为过去4个月内第三次降为负值。此前接受MarketWatch调查的经济学家平均预期该指数为1。该指数高于0则意味着制造业状况改善。

  美国制造业普遍受到了美元汇率走强、海外需求下降以及原油期货价格重挫等因素的打击。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中,目前新订单指数仍为负数,下降6点,下降至-9.5。但企业报告称出货量增长,目前出货指数上涨6点,升至3.7%。

  美国11月领先经济指标指数攀升0.4%,升至124.6。

  周四没有美联储官员的讲话日程安排。里士满联储主席杰弗里-拉克尔(Jeffrey Lacker)将在周五发表讲演。


上一条:财经日报(151221)
下一条:财经日报(1512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