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1. PMI微落荣枯线下 或难诱发货币政策变化
8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这也是官方制造业指数自今年2月份以来首次低于50%的荣枯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同一日公布的财新制造业PMI数据则明显向好,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出现背离。具体为,7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0.6,环比上涨2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运行恢复增长,这也是该指数2015年2月以来首次超过荣枯线。
有机构发表的观点认为,官方制造业PMI下降表明货币和财政刺激空间增大,预计本季度可能下调存准率。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官方PMI微幅波动0.1个百分点是正常的,仍然是一种基本平稳的变化,反映出中国经济保持基本平稳的走势。在经济形势没有出现大的变化的情况下,不一定要加大货币宽松的力度,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为恰当。
据了解,国家统计局发布的PMI指数涉及的调查范围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000家调查样本。相较而言,财新PMI的样本主要集中在出口型企业及小微企业。
这意味着,官方PMI数据关注的是全局状况,而财新PMI更侧重于中小企业的状况。
官方PMI数据显示,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持续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9%和46.9%,比上月下降0.2和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均低于临界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中小型企业PMI的回落,是本月PMI回落的主要因素。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中小企业以民营为主,与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大幅下滑相印证。
不过,这与财新PMI所表现出的中小企业向好的情况有所背离。究其原因,潘建成表示,相比而言,国家统计局的样本量是比较大的。在抽样本身严格科学的情况下,样本量更大的抽样调查的稳定性相对会更好一些,由于不同时间等因素造成的意外波动会更小一些。
2. 百城房价连续15个月上涨 多个城市释放收紧信号
在土地市场持续火热的情况下,全国主要城市的住宅价格也继续保持增长。不过,在成交量方面,由于信贷政策收紧等因素,二、三线城市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
根据中指院最新的报告显示,2016年7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200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63%,涨幅较前一个月扩大0.31%。从涨跌城市个数看,66个城市环比上涨,30个城市环比下跌,4个城市持平。
同比来看,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12.39%,涨幅较前一个月扩大1.21%。另外,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2294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20%,涨幅较前一个月扩大0.68%;同比上涨17.19%,涨幅较前一个月扩大1.21%。
整体来看,7月份百城住宅均价环比、同比涨幅均有所扩大,环比则连续15个月上涨,同比连续12个月上涨。政策方面,在房价和地价大幅上涨后,热点城市政策不断趋紧,7月份天津、武汉等城市下调公积金贷款上限,上海提出做好房地产信贷防控,厦门从居住用地供应、住房贷款政策等7个方面出台一系列措施,从多方面释放收紧信号,对市场预期产生一定影响。供应方面,重点城市推盘量稳步增加,新推楼盘定价进一步提升,去化水平则有所降低;需求方面,7月份重点城市延续6月份平淡态势,成交进一步回落。
对于未来房价的走势,中指院方面称,“7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各地围绕房地产信贷政策等方面的调整存在可能;针对市场的分化趋势,地方调控政策将更加注重差异化,部分热点城市将进一步从严从紧管控,三、四线城市则继续聚焦去库存。土地市场方面,随着热点城市对地王现象监管力度的加强,土地市场将有所降温。在多方面稳房价、控风险的政策基调下,百城整体房价将继续保持平稳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价上涨的同时,全国部分城市的成交量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2016年7月份,全国主要54个城市共成交商品房住宅29.2万套,环比下跌7.4%。
同时,13个重点一、二线城市7月底合计库存为580389套,相比6月底的603614套减少了23225套,库存降幅为3.8%。库存环比下降的11个城市中,南京降幅最高达4.8%,深圳次之,降幅也超过了4%。
“7月份,市场也进入传统成交淡季。不过,一线城市因为地王频出,刺激了成交量的复苏,7月份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量环比上涨3.9%,只是低于3月份的成交量峰值。而二线城市在信贷收紧等政策约束下,7月份合计签约19万套,成交量环比下跌9.2%。此外,三、四线城市的成交量也有所下调。”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尽管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环比都出现了上涨,但城市间涨幅差异仍然较大,上涨过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份热点二线城市,其房价涨幅远高于其他城市,其余二、三线城市房价走势相对平稳。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不仅仅是分城施策,更多的将会升级到一城一策、一城多策”。
3. 央企瘦身:目前管理层级最多有九级 将大幅压缩
[央企法人单位目前是41000多家,法人层级个别企业达到了两位数,甚至有的央企能实现“19代同堂”。央企下属子公司,不仅按业务划分,还对应区域行政机构划分行政层级,导致企业层次多、机构臃肿。]
从目前最多的九级管理层级,逐步压缩到3~4级,这是今年央企改革的发力点之一。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指出,央企产业分布过广、企业层级过多等结构性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层级多、机构臃肿,会降低企业的决策效率,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风险。
本报记者了解到,国资委正在加速推进央企降层级相关工作,而多家央企已经采取行动压缩层级、“瘦身健体”,并取得初步成效。
近期国资委公布的上半年国企改革进展情况通报显示,今年会加快央企瘦身健体,在全面清查的基础上大力压缩管理层级,精简业务链条,努力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重要行业集中。
今年5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为央企压缩管理层级明确了任务量和时间表,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5月20日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表示,央企深化改革瘦身健体,要力争在三年之内使央企布局结构明显优化,主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张喜武称,通过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层级和法人单位,剥离辅业、突出主业,是解决计划经济留存的一些问题,比如“办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产业链条过长、分布布局过广”。
李锦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央企管理层级最多的有九级。央企法人单位目前是41000多家,法人层级个别企业达到了两位数,甚至有的央企能实现“19代同堂”。央企下属子公司,不仅按业务划分,还对应区域行政机构划分行政层级,导致企业层次多、机构臃肿。
李锦表示,层级太多、机构分散,会降低企业效率和增加运营成本。由于层级过多,央企需要增加管理机构与人员,以确保对下属部门与企业的有效控制,从而造成了央企管理部门的庞大与臃肿。层级的增加,导致央企决策链条延长,既造成决策效率下降,企业难以对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成本。
国资委在2016年上半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中称,对央企所属法人单位和管理层级进行全面摸底清查,明确5家企业作为压减工作的重点企业,对面上企业也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
国家电网目前已经取消所有区域公司管理层级,按照“两级法人、三级管理”的目标,进一步取消区域公司法人层级,推动子公司模式的县公司改制为分公司,将公司法人层级减少至“国网公司-省公司”两级。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企业产权层级减少了4级。中国电子表示,为避免战略管控管不住甚至“够不着”,下大力气压缩企业产权层级和管理层级,已通过“要约+吸收合并”这一港股市场的“重大无先例”方式创造性地实现长城科技退市,并正通过长城科技所属相关企业系列资本运作实现原六级企业冠捷科技变为二级企业,从而使集团公司产权层级由11级减少至7级,实际管理层级逐步控制在4级。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探索出了压缩层级的“四条法则”。中国通号从2013年起,采取“新的控、旧的并、长的压、弱的退”四种改革手段,实现了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法人层级限制到四级的目标。
“新的控”就是严控新设子企业,从源头避免法人层级增多。“旧的并”就是存量企业按照业务板块合并,实现扁平化管理。中国通号已将21家二级子分公司重组整合为7家二级集团。“长的压”就是管理层级三级以下、法人层级四级以下的一律压减。“弱的退”,就是针对长期亏损企业、监管缺乏控制力的参股企业以及不符合战略方向的企业,及时清理退出。
李锦表示,央企改革正在加速,已经显示出从外部重组整合转向内外共同发力的趋势。下一步应努力减少内部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去行政化,逐步实现政企分开。解决央企“过长”、“过宽”的问题,向主业集中做优做强。
金融市场
1.收评:等待A股企稳 防守莫急反攻
今日市场震荡下行,创业板指下破2100点,板块大面积收绿,市场情绪仍待修复。
至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87%收于2953.39点,深证成指下跌1.39%收于10185.48点,创业板指下跌1.09%收于2099.18点,中小板指下跌1.31%收于6647.64点。沪深两市成交额分别为1623.73亿元和2550.91亿元。
海外市场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13%收于18432.24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14%,今日日经225指数上涨0.4%,恒生指数上涨1.31%。
行业方面,29个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银行和煤炭板块的涨幅居前,分别上涨0.51%和0.43%;有色金属、钢铁、电力及公用事业、非银行金融和石油石化板块的跌幅较小,综合、食品饮料、国防军工、家电和医药板块的跌幅均超过2%。
概念方面,次新股、广东国资改革、创投板块的跌幅居前,分别下跌6.06%、3.9%和2.82%;相对而言,黄金珠宝板块上涨0.25%。
总体来看,上周三的大跌使得市场心态受挫,监管趋严的大趋势下,题材炒作迅速降温,短线风险偏好明显降低,资金谨慎观望情绪较浓的背景下,叠加新股发行提速及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短期市场难以快速回暖。
2. 收盘:油价重挫美股收盘涨跌不一
北京时间2日凌晨,美股周一收盘涨跌不一,标普500指数刷新盘中历史最高纪录。原油期货重返熊市。制造业数据不及预期令市场情绪受到压制。
美东时间8月1日16:00(北京时间8月2日04:00),道指跌27.73点,报18,404.51点,跌幅为0.15%;标普指数(2170.84, -2.77, -0.13%)跌2.76点,报2,170.84点,跌幅为0.13%;纳指涨22.06点,报5,184.20点,涨幅为0.43%。
原油期货价格继续滑向熊市低谷,拖累能源板块普遍下滑。周一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54美元,跌幅3.7%,收于每桶40.06美元。布伦特原油周一收跌1.39美元,或3.2%,收于每桶42.14美元。
周一盘中,标普500指数最高达到2,178.29点,创盘中历史最高纪录。
上周五标普500指数险些创造历史最高收盘纪录,纳指创1年来最高水平水平。受疲软的第二季度GDP数据的影响,当天美股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收跌。
周一美股受到了近期美联储加息希望降低的影响。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的联储基金期货显示,美国加息的可能性已从18%下降至12%。
经济数据面,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报告称,美国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6月份的53.2下降至52.6,表明7月制造业扩张速度略有放缓,但仍在继续扩张,使得美国经济可能得到广泛支持。
美国商务部报告称,美国6月营建开支下降0.6%,且私营与公共层面的营建开支均有所下降。此前接受Econoday调查的经济学家平均预期该指数将增长0.6%。
早间公布的中国官方数据显示,7月制造业PMI跌破了50的枯荣线,至49.9,这是继今年3月返回荣枯线上后再次跌回50以下。但财新制造业PMI数据则明显向好,直接从6月的48.6跳升至50.6,创下19个月新高,也是2015年2月以来首次进入扩张区间。
纽约联储行长威廉-达德利(William Dudley)称目前面临的不利因素要求美联储在加息方面保持谨慎。达德利认为,考虑到包括11月8日美国大选在内的因素,美联储最好保持现状,直到或许是12月的某个时间。他还称,金融市场情况对制定政策有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局限于美国,必须将全球经济纳入考虑范围。
美联储希望避免2013年式的“紧缩恐慌”。美国财政政策已转向略带有刺激性质。不过,达德利也表示,投资者低估了美联储今明两年的加息次数,但认为他们在下一次加息将晚于之前的预期这一点上可能猜对了。
市场似乎并未理会达德利的讲话。达德利在周日表示,今年不应该排除加息的可能性。
疲软的原油价格继续受到关注。欧洲股市周一早间,原油期货价格继续下跌。
财报季即将结束,投资者继续关注多家企业财报。但周一没有重要的财报公布。据FactSet数据,截止周一,标普500成份公司中已有60%的公司公布了业绩,其中71%盈利超出预期,57%营收超出预期。
上一条:财经日报(160803)
下一条:财经日报(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