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1. 中财办:经济在结构调整过关期 高杠杆是经济风险源头
7月2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表示,上半年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结构调整深化。但中国经济仍处在结构调整的过关期,结构调整的这道关并没有过去。
杨伟民表示,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做到“三个确保”。
具体而言,即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杨伟民解释,上半年经济稳中向好主要有三方面理由。
首先是经济运行比较平稳,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都在合理区间,甚至好于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这也是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值。
其次,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财政收入增长了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邢志宏解释,从二季度开始,工业利润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上游行业在新增利润中的占比在逐步下降,而中下游的行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利润占比在不断提升。
具体到今年6月份,整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增利润当中,装备制造业的份额已经达到了40.7%,比5月份提高了11.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占比达到了19.3%,比5月份提高了0.6个百分点。采矿业是典型的上游行业,利润占比比5月份下降了13.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
杨伟民指出,经济稳中向好的第三个理由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多增18万人。物价水平总体保持稳定,CPI同比上涨1.4%,与一季度持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以后实际增长7.3%,继续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杨伟民还表示,上半年结构调整深化。
首先,从需求结构看,消费、投资、出口实现了比较均衡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贡献率为63.4%。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长7.2%,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19.6%,其中出口增长15%,进口增长25.7%。
其次,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工业结构有所优化,特别是过剩产能继续得到化解,创新驱动的效应开始显现。适应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行业增长都比较快,高技术产业增长13.1%,装备制造业增长11.5%,快于工业、GDP的增长。
第三,从区域结构看,区域协同联动效应开始显现,“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深入实施,成效明显。
从东中西来看,东部地区向好的态势更加巩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空间在拓展,东北地区也出现了筑底回升的迹象。
针对备受关注的东北经济走势,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丛亮解释,近年来东北经济增长压力确实比较大,但是今年以来,企稳的迹象是增多的。上半年东北地区的工业增长1%(去年全年下降3.1%),投资降幅在明显收窄。
杨伟民坦陈,虽然上半年经济稳中向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长期存在的。
比如实体经济的循环不畅问题仍然比较严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还比较艰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也在加大。此外,区域、产业、企业走势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加剧。
杨伟民强调,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是底线。所谓系统性风险,就是会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大局的风险,当然系统性风险是由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小的风险所引致的,并不是一个领域的系统性风险。
比如说次贷危机,看起来不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但是由于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又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一种系统性的风险。
杨伟民提出,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是从各个领域一些小的风险点去预防,比如同业的问题、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国有企业个别的债务违约问题、杠杆率比较高的问题。
2. 北京甲级写字楼供应创九年来新高 空置率为8.6%
需求的增长滞后于供应,这导致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的空置率进一步提升,平均租金也面临下行压力。
国际房地产服务上市公司高力国际26日发布《华北区房地产市场2017年上半年回顾及下半年展望》,就2017年上半年华北区写字楼、商铺、工业物业及投资市场四大板块的表现进行回顾并对2017年下半年做出展望。
高力国际华北区办公楼服务部租户代表总监李芳月介绍,2017年上半年,合计租赁建筑面积为23.7万平方米的五个新项目完工进入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总存量半年环比扩大4.0%至约621万平方米。坚实的经济基本面支撑2017年上半年写字楼的租赁需求,重点新项目亦刺激新租与搬迁需求,尤其是来自金融与科技行业的需求,致使净吸纳量在上半年达到18万平方米。
尽管如此,新增供应推升全市的空置率至8.6%,半年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就租金而言,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的平均租金半年环比上升0.6%至人民币332.6元每月每平方米,主要受高于平均租金的新项目所致。然而若干子市场内新项目与未来供应加剧业主间的竞争,因此若干现有项目的业主提高代理佣金、租金折扣或其他补贴以挽留租户。投资市场内,机构投资者持续表现出对购买有增值潜力物业的兴趣,交易均位于非核心区域。
对于2017年下半年,李芳月表示,写字楼面积共计45万平方米的六个新项目计划完工入市。核心区域与新兴区域均将有新增供应。高力国际预测供应增长将快于需求,若所有新供应如期完工,全市整体空置率将于2017年底上升至约12%。
她表示,2017全年近7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这将是北京2008年以来的最大体量。尽管北京经济强劲,但写字楼的需求增长仍滞后于供应增长。
“为与未来供应竞争,若干业主将在租金谈判中变得更为灵活以期挽留租户或吸引更多来自潜在租户的问询。对租户而言,新增供应将增加租户办公空间的选择。我们认为优质租户将在与业主的谈判中享有更好的谈判优势,因此平均租金将面临温和下行压力。我们预测截至2017年底平均租金将半年环比下降1.1%。”李芳月称。
与甲级写字楼的空置压力增大相比,北京物流物业市场的需求则保持强劲,供应量有限。
高力国际华北区工业及产业服务部总监孙超表示,来自电子商务零售商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需求维持强劲,致使北京绝大部分项目及新增供应均处于满租状态。整体空置率继续降低,半年环比下降4.8个百分点至1.4%,并推动平均租金半年环比上升0.8%至人民币39.1元每月每平方米。
对于下半年走势,孙超称,建筑面积总计约12万平方米的三个优质物流物业计划于2017年下半年入市。电子商务零售商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将继续为需求主要驱动力,预计新项目将迅速被市场吸纳。有鉴于此,空置率或将进一步降低。
“我们预计2017年下半年整体空置率将半年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0.6%。这将支撑平均租金的持续增长,预计2017年下半年平均租金将半年环比增长0.3%。北京未来仓储用地供应将持续紧张,更多物流发展商将加速在廊坊、天津等地发展物流项目。”孙超称。
3. 李铁:广州“租购同权”并未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就在这一新政出台之前3天,7月17日,《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出台,核心政策是租房亦可享受学区红利。这一新政迅即引发民众普遍关注,舆论纷纷赞赏广州的改革魄力,认为这不仅是件改变楼市命运的大事,也能为庞大的“城市新移民”群体带来了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
但同时亦有少数人质疑,广州租购并举的新政,究竟是切实解决住房及教育问题的“真武器”,还是被过度解读的从众“假高潮”?10天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讨论已经从“住房”转移到“教育公平”上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接受《财经》专访,深度解读了广州新政背后的现实逻辑。在他看来,教育公平才是治本之策。
租购同权可否加速“农民工市民化”?
《财经》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长久困扰大城市的难题,此次广州租购同权可否视作“农民工市民化”取得重大进展的信号?
李铁:还不能这么说。“租购同权”其实还是有很多身份限制的。租购同权面向三类人:第一类是户籍人口,第二类是有绿卡的非户籍人口,第三类是积分制中满足一定条件的人。这依然是面向精英的,不能特别乐观地想象为,在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通过租售同权就能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目前在特大城市和人口流入地,一些户籍居民享有的权利还没有完全向外来非户籍人口放开,租购同权也严格明确了身份限制。例如,在广东省的几千万外来人口,其中近半住在出租房里,所谓的“租购同权”后,他们是否可以享有与当地户籍居民同等的权利,应该是一个最大的未知数。
租购同权能否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财经》: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都对过快增长的房价头痛不已,有专家预测,租购同权可能导致楼市巨变。您认为租购同权是否是抑制房价上涨的有效手段?
李铁:房价上涨幅度最大的就是学区房,这种稀缺优质教育资源在空间中的不均衡分配,是导致在“学区房”区域内房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过去都是购买学区房后才可以得到就近入学的权益。当子女的适龄教育结束,学区房还可以通过转卖、转租,实现资源转换,学区房就是这么被炒起来的。
其实,学区房的存在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优质资源稀缺,二是存在着充足的支撑学区房房价上涨的高收入群体。无论学区房政策如何变换,都满足不了高收入人口的需求,因此,房价和租赁价格将来还会呈现上涨的态势。出台租购同权政策,实际上和近几年中央要求限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思路有关,地方政府产生了极大的压力,希望能够通过租购同权有效降低房价,至少也要抑制其过快上涨,广州租购同权政策可能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但问题是,现在让租赁人和产权人享受一样的学区入学待遇,结果很可能是:房屋账面价值没有上涨,但租赁价格急剧上升,只是资源置换的形式变成了房租。
《财经》:也就是说,虽然房价没涨,但房租上涨,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房价上涨。
李铁:对,有学区房的优质条件,必然导致房租上涨。这和国际上市场化的租赁价格一样,租赁住房所在的区域和资源的配置是房租的基础。
《财经》:按照行政限购的逻辑,如果房租上涨得较快,地方政府就有可能颁布一个限制房租上涨的政策。
李铁:有可能。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限制房租上涨,只是暂时有效果,关键在于区位条件和资源配置的格局是否发生改变。这要解决很多问题,例如住房的市场供给、房地产对金融功能的替代作用、空间优质资源的分配格局。这些条件不变,房价或者租赁价格的变化也不会实现逆转。
中国的特大城市和大量高等级城市,主城区永远都是最贵的,因为优质资源在那里。现在虽然提出了租购同权,但却是有条件有身份限制的“同权”,优质资源高度集中的地段仍然是香饽饽。学区房是有限的,学区房所在的区域就一定会出现租房价格上涨,未来政府将面临着如何解决房租过快上涨的问题。
如果想从根本上抑制房租上涨,增加租赁住房空间才是重点。其实道理和房价是一回事,通过供给来平抑住房市场供求关系的波动。这次广州的商住房可以转租,等于扩大了住房供给,但是否会大面积地增加租赁住房人口,还是有待观察。各地商业地产泡沫都较为严重,尽管广州政府的出发点有可能是为了激活商住房市场,但也可能是为了规避住建部禁止商业地产转为居住住房出售的限制。大概可以既不让房价过快上涨,又有利于解决目前商住房禁售的限制吧。
住房租赁市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财经》:7月20日,九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加快在大中城市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国内的房屋租赁市场是否成熟?是否有大规模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条件?
李铁:国内住宅市场中,租赁占比21%,还非常不成熟。目前大量土地仍然是向开发商供给,没有个人有能力大面积购买楼盘。
发达国家住房租赁市场发育的前提,是基于土地所有制的土地小规模出让,很多房子盖的时候就以租赁为目的。所有者有长期出租的收益需求,房子不仅可以用来住,还可以经营。国外多为小块土地,对中小投资者有相当的吸引力,只要有钱买地,就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经营,可以开饭馆酒店,也可以盖房子租赁。但中国城市土地是国有的,开发商垄断开发权的格局导致土地多为大面积开发,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住房租赁市场。国内租房收益不是长期的,租购比也是不对称、不稳定的,这和土地性质、功能、出让规模都有关。中小投资者买不起大面积只满足居住功能的楼盘,只能零着买,或者购房本身就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寄望于未来找个好价格卖掉。这就导致了租赁市场的不稳定,因为房子买来是为了卖掉,而不是出租经营。
长期以来,广州城中村的集体产权房变成了稳定租赁房——宅基地我不能卖,但是可以长期稳定出租。但在城中村租赁住房,与学区房无关。在城中村租赁住房的人,一般是在广州长期打工的农民工,很难突破前述的三个身份限制(户籍、绿卡、积分)。
租购同权对教育均等化是重大利好?
《财经》:教育,一直是中国家长最为敏感的神经,许多在北上深买不起学区房的家长听到租购同权的消息都欢欣鼓舞。那么,您认为租购同权是否意味着买房终于和教育资源脱钩了?是否对教育权益均等化是一个重大利好?
李铁:在教育权益均等化上,租购同权有正反两面:正面是,让学区资源充分利用,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适龄子女供应不足,允许租赁住房的子女进入学校,学员不会断档;反面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决定生源供给,越是优质学校的学区,租赁价格越高。
租购同权并没有从根本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能满足租房条件的人,也一定是有能力负担相应租赁价格的,目前对户籍、绿卡、积分的限制也是存在的。优化教育优质资源的空间配置才是治本之策,但是现实环境下,租购同权不失为一种缓兵之计。
《财经》:学区房本质上代表的是一种优质资源,是稀缺资源,但其实更多的城市新移民争夺的是就地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如何看待教育资源过度优质化和普及型教育不足?两者是不是应该要明确分割?
李铁:优质化教育和普及型教育是两个极端,代表着不同的需求。教育资源过度优质化的问题,国外是通过私人办教育来解决的。政府负责普及型教育,优质教育需要花钱。我们没有做好需求的分割,只能通过学区房来实现。现在,学区房的租赁价格很可能因为新政策而提高,教育同权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仍然是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享受。当然,住在优质学区的,也不全是绝对意义上的富人,也有原住民和愿意为子女教育支付更高成本的人。
现在地方政府做的更多是锦上添花的工作,学校越好,给予越多资源支持,慢慢形成一种“马太效应”,教育资源过度优质化而基础教育薄弱。其实,不妨把优质教育放手给市场来解决,政府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和农民工子弟学校。补短板、雪中送炭,是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情。
金融市场
1. 收评:创业板放量大涨逾3%创逾一年来单日最大涨幅
7月26日晚,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中证协会长、银河证券董事长陈共炎等同时出现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对IPO、并购重组等问题进行探讨。
李钢表示,将直接融资等同于IPO,恐怕是一个误解。去年我们IPO是千亿量级,再融资和减持都是万亿量级,他表示,证监会通过规范减持政策,收紧再融资,为IPO腾挪了空间,为资本市场配置资金支持实体经济腾出空间。黄红元也表示,直接融资中,IPO融资、再融资、大股东减持,其中IPO占比比较低,即便增长100%、200%也是千亿量级,近期限制再融资,对减持进行规范,这两者数量是有所减少的,六月份减持规则发布以来,减持的量较往年同期减少了40%-50%,IPO发展会考虑市场发展状况。
此外,日前召开的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年中监管工作会议,承上启下布局监管重点,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深化基础性改革,资本市场下半年监管改革脉络逐渐清晰。
可以预期,涉及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的若干专项工作将陆续展开。一方面,要对IPO链条上的发行人、中介机构进行专项检查,严防“病从口入”,同时,摸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的经营和业务开展情况,排查风险点;另一方面,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确保监管执法覆盖全市场、全类型,震慑企图触碰监管红线之人,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秩序,并就投资者保护工作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加大违法主体先行赔付、行政和解试点、支持诉讼等制度的实施力度,研究设立投资者赔偿基金,推动形成包括司法、行政和市场等多元化投资者赔偿救济体系。只有从各个方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才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增添更多动力。
资金面上,今日央行进行600亿7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有400亿逆回购到期,净投放200亿。此外,央行就7、14和28天期逆回购操作需求询量。
央行周三进行800亿7天、500亿14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有1300亿逆回购到期,连续两日完全对冲当日到期量。市场人士指出,在流动性依然偏紧的情况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OMO)实现中性对冲,表明货币政策仍维持“不松不紧”。目前来看,月末前资金到期压力仍然不小,叠加缴准及月末因素,资金面料将维持紧平衡态势,不过在持续“补水”及缴税影响消退支持下,随着跨月需求逐渐得到满足,资金面整体压力将继续缓和,预计跨月后流动性将迎来更明显改善。
今日沪深两市早盘呈现分化走势,沪指低开后震荡走低,一度失守10日均线,创业板指则上演“绝地反击”,10:30左右突然直线拉升,一路走高大涨逾2.5%重上1700点,临近午盘,深成指、中小板指在创业板带动下先后翻红,沪指则收窄跌幅,券商股午后直线上涨,保险、银行股亦跟风上扬,推动沪指拉升翻红。截止收盘,沪指收报3249.78点,涨0.06%,成交额2426亿。深成指收报10395.19点,涨0.95%,成交额3060亿。创业板收报1742.19点,涨3.62%,成交额882亿。
就在近期披露的中报中,证金公司接连出现在昆仑万维、苏交科、华策影视等多家创业板公司的股东榜上。
那么,我们还是需要回到老问题上来,那就是创业板经过前期调整,究竟到底了吗?
就连日前海外机构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最近有海外机构统计显示,中国创业板指数估值即将首次低于纳斯达克综指,估值之差收窄至中国创业板指数2010年启动以来最小。
但目前,多数机构仍然对创业板的前景表示怀疑。招商证券预测,综合考虑并表和商誉减值影响,判断2018年业绩将会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而国创展博宏观研究部首席分析师李瑞华对此表示,“业绩为王”有望成为未来资金面关注重点,创业板整体估值下移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就此看来创业板出现整体性行情,可能还需要等待。
两融余额突破8950亿,创两个半月来新高。截至7月26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8950.65亿元,较前一日增加24.87亿元,连续三日上升。
中金公司认为,尽管A股当前表现偏低迷,但投资者无需过度悲观。A股多数个股层面持续面临估值调整,而整体增长却在继续超预期。最近的经济数据显示下半年中国的增长有望持续好于市场悲观的预期。金融去杠杆对市场影响最为剧烈的时段也可能已经过去。三季度对A股市场无需过度悲观,预计个股层面仍有不错机会。行业配置上建议超配优势制造和大消费行业,同时兼顾流动性改善对金融等周期性板块的支持。
西南证券策略分析师朱斌表示,A股分化的格局将持续,短期回调后将在震荡中创出新高。而代表小股票的创业板指虽然接近底部,但仍然需要多次震荡寻底,构筑一个长期底部,1600点是创业板指长期底部区间中枢。
中欧基金则认为,市场分化状态或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与此同时,乐视网等“现象级问题股”迟迟不能复牌,或给创业板乃至整个题材概念板块笼罩一层阴影。“业绩为王”的选股风格值得投资者长期坚持,同时可以关注价值蓝筹标的、关注核心价值指数沪深300与上证50。
2.美股纳指盘中惊魂跳水 道指收盘再创新高
美国股市周四(7月27日)标普500指数收低,受累于科技和运输股骤降,但道琼工业指数创下纪录最高收位,受助于威瑞森通讯跳涨。
美股三大指数股指周四稍早创下盘中纪录位。道指盘中最低跌幅达1.5%,收盘时跌幅收窄为0.63%。道指收盘创出历史新高。
道琼工业指数收涨85.54点或0.39%,至21796.55点;
标准普尔500指数下滑2.41点或0.1%,至2475.42点;
纳斯达克指数收跌40.56点或0.63%,至6382.19点。
标普科技指数是表现最差的主要板块,下降0.8%,尽管Facebook公布业绩后股价上扬2.9%。科技股是今年迄今表现最好标普500指数板块,标普指数年内上涨了10.6%。在收市后,亚马逊公布业绩,股价在盘后挫跌2.7%。亚马逊是本业绩期最后一家公布季报的“FANG”企业,即Facebook、亚马逊(Amazon)、Netflix和谷歌。
OakBrook Investments联席投资长Peter Jankovskis称,“科技股总体疲弱令我有点意外。一些科技公司的业绩良好,可能是接近月末,有些获利了结。”
Hogan称,“我们的总体感觉是,许多好消息已被市场消化,科技股的情况就是如此。动能股的问题是,一旦它们开始向一个方向发展,就势不可挡,所以今日股市有如此表现。”
今日有多家公司公布业绩。道琼运输指数收跌3.1%,至近两个月最低,此前快递公司(UPS)公布的财测令人担忧,拖累该指数下滑。同业联邦快递也下跌。
年内升幅排第二的医疗保健股今日下挫0.7%。必治妥施贵宝挫跌3.1%,同业阿斯利康的癌症药物试验失败,令投资者对必治妥施贵宝旗下的类似药物的信心下降。阿斯利康股价暴跌14.9%。
威瑞森通讯季度营收超过预期,股价急升7.7%,对标普500指数带来最大的提振,接下来提振标普500指数最大的是Facebook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推特下挫14.1%,该公司月度活跃用户增长迟滞,令投资者失望。
纽约证交所跌涨股家数比例为1.28:1;纳斯达克市场为2.03:1。根据汤森路透数据,美国各证交所共计约77亿股成交,远高于过去20日的平均日成交量61亿股。
上一条:财经日报(170731)
下一条:财经日报(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