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71101)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1-01         点击量2227

  财经新闻

  1.  北京房贷调查:浦发首套房上浮40% 民生元旦后放款

  随着严查消费贷、首付贷,大力发展北京地区租赁房市场,试点共有产权房等房地产调控措施陆续落实,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已不复前几年行情。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截至10月28日,北京全市二手住宅网签量为5221套,同比下跌72.8%,环比下跌31.2%,终止了7月份、8月份、9月份三个月的连续小幅上升趋势。从价格上看,10月份北京二手住宅成交均价环比下降1.5%,继续保持今年5月份以来的连续下跌趋势。

  与房地产市场成交冷清相对应的是,北京市的房地产贷款市场增速也明显放缓。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贷款等)余额16024.2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比上月下降2个百分点。

  从去年9·30新政以来,北京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利率一路走高,从去年年中的8折,上调到今年初的9折,直至今年年中全面恢复基准利率。而随着房地产调控的进一步加码和四季度银行信贷业务的收缩,目前北京地区的商业房贷利率全面进入1.05时代,即首套房上浮10%已不鲜见。根据融360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9月北京地区房贷的平均利率已破5.1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北京地区,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9家银行多个支行了解到,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的个贷经理表示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上浮5%,而浦发银行的相关人士在电话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首套房利率上浮40%,但基本不做业务了。民生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不接受按揭贷款业务,其余均表示最低上浮10%。且所有银行的放款时间全部在元旦之后。

  “除了政策调控外,11月、12月一般是银行的收款季,各个支行的贷款业务指标都基本完成,很难再有新的放款。加上年末通常会有的资金紧张状况,房贷利率折扣对银行来说不划算。”某股份行北京支行业务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也有信贷经理表示,其实额度并没有那么紧张,放款速度变慢主要是因为审批变严和政策调控。“其实近期资金并没有那么紧张,一些网点的额度也还有,但分行对房贷规模是有意控制的,希望同比增速和占比不要像去年那样大幅度增长,所以利用放款时间和利率进行调节。”某国有大行北京分行的一位信贷经理表示,“这个利率估计会持续一段时间,年前肯定低不下去,年后还要看各银行的情况和政策导向。”

  央行北京营业管理部数据显示,9月末,人民币个人购房贷款比年初增加1286.7亿元,占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2.4%,较2016年末占比下降17.9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末下降13.8个百分点,北京地区个人购房贷款在各项贷款增加额中的占比明显下降。

  在房贷利率高歌猛进的同时,北京地区的房价则陷入停涨微跌。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9月北京的新建住宅、二手房价格指数都出现环比下调。多家中介公司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的房价已经回落至年初水平,部分业主主动下调挂牌价,二手房市场由之前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购房者的议价空间也加大了。

  那么,议价空间加大是否降低了刚需业主的购房成本?

  9月份刚贷款买了一套房子的李女士给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算了一笔账。“我8月初就看中了这套房子,当时报价是680万,我觉得贵就拖了一会儿,砍价到662万,贷款243万。但没想到这段时间利率却从基准变成了上浮5%,原来本息合计422万,月供14000元左右,现在本息合计432万,月供14400元左右。结果砍下来的钱一多半都给银行了。”

  此外,商业贷款利率的上升也导致房屋交易的支付结构发生变化。据伟业我爱我家研究院统计,北京二手房交易中,选择商业贷款的比例越来越小,已从1月的53.8%降到了10月的23.9%,而选择全款和公积金贷款的则越来越多,分别占比为33.3%和26.9%。

  “整个9月、10月,我们门店没有经手一笔商业贷款买房的,大多数都是全款或者公积金贷款、组合贷款,”北苑地区的一位链家经理表示,“现在全款购房议价空间较大,不少购买刚需小户型的业主都选择全款购房,或者采用组合贷款的方式购房,而且目前组合贷款的审批速度也快于纯商业贷款。”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未来房地产调控将会着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长效调控机制,限购限售政策也都是在为长效机制的建立赢得时间,预计未来住房政策会形成“一城一策,因地制宜”的格局,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热点城市,短期内房地产调控政策难以放松。

  不过,也有一位房地产分析师认为,房贷利率快速提升会加重刚需购房者的负担。“国家调控房地产的目的是抑制投机需求。”

  2.  发审委委员被查发酵 今日IPO过会率仅为33%

  随着发审委委员被查事件发酵,IPO审核的尺度骤然收紧。

  10月31日,第十七届发审委召开第21和22次发审会议,上会六家首发企业,三家上午上会,哈尔滨森鹰窗业与海宁中国家纺城被否,中源家居暂缓;下午三家上会,蒙娜丽莎集团与鑫广绿环再生资源过会,稳健医疗被否,过会率仅仅为33%。

  让一位业内人士感慨的是,上午上会的企业一家都未通过,“过会率之低,极少见!”

  知情人士透露,被否率这么高,直接原因是多名前发审委委员被调查的消息,影响正在发酵。

  7月中旬,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委员姜业清被公安带走,事涉江苏华英证券副总经理严浩。

  严浩是由于徐翔案件被调查。“作为投行负责人,他多次保荐泽熙主导的定增项目。”

  7月底8月初,多名参与乐视网IPO的前发审委委员被调查。其中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执行合伙人韩建旻作为第一届创业板发审委委员,未直接参与乐视网IPO审核,但亦为其奔走,助力颇多。

  “当时消息并未走漏出来。”他透露。

  但对于身处其中的第十六届发审委而言,已是风声鹤唳的态势。

  9月13日,创业板IPO遭遇史上最严审核,8家企业上会,仅3家通过,过会率37.5%。“当时被否率这么高,很大程度上是委员害怕出事的心态导致的。”彼时市场质疑发审委为何突然如此“严厉”。

  面对这么低的过会率,证监会高层加速推动了新老发审委委员换届。“本来第十六届发审委委员要任职到10月底的。”

  一些信号正在释放。

  2010年7月,乐视网在一片对其财务的质疑声中顺利过会,时隔七年,直接或间接参与审核乐视网IPO的发审委委员被调查,这意味着监管当局随时可以追责过往的权力。

  一位券商高层表示,此时的委员难免会产生有一种“宁可错杀、不可错放”的审核心理。

  3. 经参头版: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金融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而“科技”和“创新”更是十九大报告中的高频词汇,其中“科技”被提及10余次,“创新”被提及50余次,足见其重要性。这也表明,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历史阶段,科技创新对于推动中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作用将更加巨大。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金融作为经济体系运行的核心,其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像一场深刻的“化学反应”,正在不断推动着金融业组织结构、服务能力、客户体验等深刻变革、不断提升。同时,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使得金融服务在时间、空间和范围上不断拓展,并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金融稳定。紧抓历史性机遇,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金融发展,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金融强国的动力之源。

  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这为我国金融科技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

  第一,完善科技创新基础,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一是搭建以分布式、“去IOE”的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架构,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二是探索与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公司的合作新模式,在资源信息共享、科技研发应用、业务转型发展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三是建立与现代金融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经营组织机构,开展投贷联动等业务,更好地服务科技行业和企业。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跨界合作为金融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第二,坚持科技引领战略,助力金融业转型发展。

  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发展普惠金融、智能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方面有利于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人群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一方面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商业可持续性。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商业银行应从战略高度明确金融科技的定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打造轻型银行、智慧银行。

  第三,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夯实金融创新的人才基础。一是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的最优先位置,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二是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三是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第四,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建设,为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环境。通过构建恰当的数字技术金融法律监管框架、扩展数字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等,提升金融科技创新的规范性、创新环境的包容性、创新监管的协调性。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延展了金融业风险管理内涵,使风险更具隐蔽性,给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当未雨绸缪,在创新中加以防范。

  金融市场

  1.收评:权重调整题材走强、A股午后止跌翻红!创业板领涨0.74%

  周一市场遭遇“股债双杀”,市场情绪本身对大会之后的历史惯性下跌心有余悸,加之上周五IPO融资额突然翻倍式加速,市场对于新股发行加量的恐慌加剧,新股次新股重挫,拖累中小盘股跳水,前期暖场氛围遭破坏,恐慌情绪放大,才造成了盘中大跳水。不过经历周一破位大跌后,空方情绪一次性宣泄后,市场情绪反而进入相对稳定期。

  今日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官方制造业PM51.6,预期52,前值52.4,数据不及预期和前值。不过相比9月创下5年新高的数据,10月数据虽较上月回落0.8%,创三个月以来新低,但比去年同期高0.4%,制造业延续扩张的发展态势。

  九州证券邓海清认为,10月制造业PMI数据低于预期,“新周期论”属于后知后觉,经济的高点可能已经出现,需要警惕对经济过度乐观的预期。

  央行今日进行14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6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1000亿元63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将有2200亿元逆回购到期。此次也是央行连续第三日操作63天期逆回购,但规模比前两次都要大。10月27日和30日,央行分别进行两次63天期逆回购,规模均为500亿元。此外有媒体称,中国央行今日就MLF续做进行询量,有望本周五操作。本周五有2070亿元MLF到期,本月到期总量为3960亿元。

  媒体表示,央行“削峰填谷”的操作思路不会改变。化解到期资金对流动性的压力比较容易,适时适度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就可实现平稳过渡。除了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之外,MLF等其他流动性补充工具也会适时启用,为金融机构输送必要的流动性。

  经历昨日重挫,今日债市企稳,国债期货大幅高开后持续走强,10年期国债现券收益率持稳,股市也相应止跌企稳,两市早盘低开,沪指开盘报3381.00点,跌0.28%。深成指开盘报11293.34点,跌0.17%。创业板平开报1855.94点。随后两市陷入低位震荡整理阶段,权重板块回调明显,上证弱于深市和创业板,午后新股板块明显反弹,带动创业板和中小板强劲拉升,截止收盘,沪指收报3393.34点,涨0.09%,成交额1999亿。深成指收报11367.62点,涨0.49%,成交额2320亿。创业板收报1869.79点,涨0.74%,成交额616亿。

  截至10月30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5872.5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71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4051.74亿元,减少1.58亿元;两市合计9924.25亿元,增加1.13亿元。

  展望后市,中金分析师王汉锋表示,2018年将是中国增长在2016年触底、在2017年“峰回路转”之后“乘势而上”的一年,增长持续性确认及系统性风险下降将使得中国成为中长线投资机会的温床,支持中国资产继续重估。中金预计2018年A股盈利预计将在近年大幅波动后回归常态、增长13.1%(金融8.4%/非金融16.1%)。

  海通证券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压舱石”和“助推器”,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伴随着对宏观经济平稳、微观盈利向上这一趋势的逐步确认,市场投资价值的基础更为坚实。

  2.收盘:美股周二收高 道指和标普连涨七个月

  北京时间11月1日,美股周二收高,道指和标普连涨七个月,苹果和英特尔表现出色。标普500指数收涨2.43点,涨幅0.09%,报2575.26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28.50点,涨幅0.12%,报23377.24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28.71点,涨幅0.43%,报6727.67点,创收盘纪录新高。10月份,标普500指数累涨2.2%,道指累涨4.3%,纳指累涨3.6%。

  周二欧股小幅上涨,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涨0.31%,报1553.87点。周二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07%,报7493.08点;法国CAC40指数收涨0.18%,报5503.29点;德国股市因假期休市一日。

  美国COMEX 12月黄金期货实盘价格周二收盘下跌7.20美元,跌幅0.6%,报1270.50美元/盎司。

  OPEC减产效果明显,美国WTI 12月原油期货实盘价格周二收涨0.23美元,涨幅0.42%,报54.38美元/桶。伦敦ICE布伦特1月原油期货实盘价格周二收涨0.47美元,涨幅0.77%,报61.37美元/桶。

  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宣布,有意在2017年第四季度发起比特币期货,正在等待监管审批。新合约将根据CME CF比特币参考利率(BRR),用现金结算。

  特朗普表示,他不希望逐步分阶段实施公司减税。美国媒体此前称,众议院编写税改案的Ways and Means委员会成员正在讨论,未来五年逐步下调企业税,若此税改计划落实,美国企业税率将在2022年才降至20%这一税改计划目标。


上一条:财经日报(171103)
下一条:财经日报(17103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