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80806)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8-06         点击量1784

财经新闻

1. 央行释放稳定市场预期信号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回20%

近期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来看,中间价持续走高,近3个月升幅超过4000点。央行公告指出,这一调整意在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央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提高企业远期购汇成本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贬有升,弹性明显增强,市场预期基本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也大体平衡。

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动来看,今年以来变动轨迹呈平缓U型。1月初到2月初人民币稳步持续升值,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从6.5接连走低至6.28左右。随后在2月初到4月末处于小幅双向波动阶段,维持在6.3左右。此后自5月开始,该中间价逐渐走高,近期连续突破6.7、6.8,在岸市场一度逼近6.9,离岸市场曾突破6.9。基于此,有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否“破7”的讨论近期也有所升温。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其实具体的点位本身没有太大意义,关键是市场情绪。人民币汇率通常是市场衡量中国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如果短期快速贬至7,会严重影响市场情绪,引发恐慌性的资本外流和购汇行为,对国内资产价格形成打击,进而冲击金融稳定。所以重要的不是能否“破7”,而是市场情绪不能破。

王有鑫分析,考虑到三季度美联储大概率还要加息,人民币汇率短期还有下行压力。因此,为了保证留有安全空间和余地,有必要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

远期售汇业务是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汇率避险衍生产品。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但由于企业并不立刻购汇,而银行相应需要在即期市场购入外汇,这会影响即期汇率,进而又会影响企业的远期购汇行为。

这种顺周期行为容易演变成“羊群效应”。2015年“8·11”之后,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人民银行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定为20%。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创新驱动战略等深化实施,中国经济增长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平衡,市场预期趋于理性。2017年9月人民银行及时调整前期为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

近期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王有鑫认为,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措施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企业购汇成本,抑制远期购汇行为;二是释放政策稳定信号,表明央行调控意图和态度。目前,汇率稳定在货币政策目标中的排序略低于经济稳定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只要没有跌破潜在的风险底线,央行一般不会轻易出手干预外汇市场。

不会放任汇率大幅贬值

央行新闻发言人指出,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并未对企业参与外汇远期、期权、掉期交易设置规模限制,也没有逐笔审批要求,更没有禁止企业开展这类交易,显然不属于资本管制,也并非行政性措施,而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一部分。

具体来看,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含期权和掉期)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当于让银行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而计提风险准备,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属于透明、非歧视性、价格型的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外汇风险准备金由金融机构交存,不对企业。上述新闻发言人指出,为满足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的要求,银行会调整资产负债管理,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对于有实际套保需求的企业而言,影响并不大。

对于风险准备金具体如何收取的问题,王有鑫以2015年10月央行动用该政策时为例介绍,当时“8·11”新汇改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比较浓厚,企业远期购汇规模较大,商业银行为了控制外汇风险敞口而选择在即期市场进行反向操作,导致即期市场汇率进一步贬值,出现了顺周期行为。为了控制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央行决定对商业银行的远期售汇业务征收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按月缴存,当月额度为商业银行上月远期售汇签约额乘以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缴存至央行上海总部的专用账户,冻结期1年,利率为零。

王有鑫指出,此次重启外汇风险准备金充分说明,虽然监管层对汇率波动容忍度提高,但不会放任汇率大幅贬值不管。央行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工具稳定汇率。如有必要,央行可再次启用逆周期调控因子、对境外人民币存款实施穿透式管理、对QFII和RQFII资金汇出实施总额控制和锁定期管理等。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稳定运行应保有信心。

2. 中国将对美600亿美元商品征税 日期将视美方行动而定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8月3日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关税。商务部也于3日晚间第一时间发表回应称,征税措施的实施日期将视美方行动而定,中方保留继续出台其他反制措施的权利。

2018年7月11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并就该措施征求公众意见。8月2日,美方宣布拟对上述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显示,美方措施背离双方多次磋商共识,导致中美双方贸易摩擦升级,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损害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针对美方上述措施,中方被迫采取反制措施。”公告称,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将其加征关税措施付诸实施,中方将即行实施上述加征关税措施。

公告称,中方采取上述加征关税措施,目的是捍卫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反制措施遏制贸易摩擦升级,同时,相关措施也尽可能减少对我国国内生产、人民生活需要的影响。上述措施实施后,有关部门将会同社会各界对措施效果进行评估,力争把措施对我国国内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中方的差别化税率反制措施是理性和克制的,是在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评估影响后提出的,特别是充分考虑了人民的福利、企业的承受力和维护全球产业链运转等因素。”商务部新闻发言人8月3日晚间发表谈话指出。

依据当天公布的征税清单,其中,对美加征25%关税的商品涵盖牛羊肉、咖啡、果汁等食品类,以及生石灰、铜矿砂、化妆品、印刷品、纺织品、玩具、家具、体育用品等类品,共2493个税目;对美加征20%关税的商品涵盖部分机械、纺织、钢铁等品类,共1078个税目;对美加征10%和5%关税的商品分别涉及974个和662个税目,其中对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部分商品加征5%关税。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美方对我国产品提高关税,是一种变本加厉的做法。我方并非简单地以加征关税作为回应,对于具体的加征关税的名单以及税率,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充分体现出数量型与质量型的结合。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美国单边行为一再升级,是对世贸规则的公然违背和挑战。“当前,我们在应对层面需要沉着冷静,在做出必要反制的同时,兼顾反制措施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屠新泉说。

3. 多部委释放下半年经济政策信号:微调预调开始部署

近日,央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宏观经济部委密集发声,就下一步政策重点作出部署。专家指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微调预调已经开始部署,下半年政策推进重点开始浮出水面。在稳中求进总基调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业政策等将综合发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将多路推进。

人民银行8月1日召开2018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下半年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加强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此外,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继续改善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等也被列入下半年重点工作。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决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在《求是》撰文指出。其中,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方面,严控法定限额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着力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要强化‘底线思维’,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全力应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国家发改委8月1日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视频会议提出,要拿出硬招,加快突破改革瓶颈和制约创新发展的障碍。要下大力气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着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商务部8月1日至2日召开的2018年年中党组扩大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确保完成全年商务工作主要目标任务。会议还就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妥善处理中美经贸摩擦等作出部署。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2日召开2018年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电视会议,就持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扩大外汇市场开放;综合施策,打好防范化解外汇领域重大风险攻坚战等也作出重点部署。

“下半年中国宏观政策的‘微调预调’已经开始部署,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行业政策等很多方面会给出具体的部署。”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指出,在宏观政策的“微调预调”下,有几个方面可能带来显著的变化:一是目前全口径的基建投资增速只有3%左右,未来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甚至回升,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负面影响边际减弱;二是在央行政策的支持下,信贷增速有望回升,有效补充表外融资的回落,支持信用扩展速度触底回升;三是将逐渐允许采矿业、制造业等周期性行业进行资本开支扩展,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维持在6%以上,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形成支撑。

日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精准施策,扎实细致工作:一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是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三是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四是推进改革开放;五是扎实推进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六是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

政治局会议还明确提出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指出,六个“稳”字体现了未来宏观政策的重心是求稳。宏观政策层面,未来财政政策重心是结构调整,而货币政策重心是总量调节。下半年会更加注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此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难松,长效机制推进将加快。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需要紧密结合“稳中有变”这一新的经济形势判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他看来,财政政策应在经济稳定增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除了常规的支出促稳的做法之外,还要提高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这需要对市场有更加精准的研判,对各种政策工具的适用性有更加专业的把握。”与此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需要更加紧密的配合。流动性合理充裕,是积极财政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外部环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下一步,财政政策应在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方面发力,尤其要聚焦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具体而言,压实减税降费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优化升级制造业,挖掘小微“双创”潜力,转换新旧动能等,都将成为下一步政策的主要发力点。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下半年“三去一降一补”仍会继续推动,但应立足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大局,致力于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

金融市场

1. 收评:尾盘跳水沪指跌1% 创业板续创逾三年半新低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第二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重点研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问题。

时隔一月金融委第二次会议召开,与年中政治局会议间隔不到一周。从公告本身内容看,金融委会议是对周一政治局年中会议所确立的政策基调的全面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未过多提“去杠杆”,同时突出强调了金融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从宏观总量来看,今年二季度人民银行两次定向降准,运用MLF等工具,市场流动性可以说是合理充裕的。今年上半年人民币信贷投放8.76万亿元,同比多增5548亿元。但是从微观信贷看,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最终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看似矛盾的两个现象,中间的障碍就是并不够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周五(8月3日),央行公告,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8月3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已连续11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净回笼2100亿元。

8月3日,两市依旧低开,创业板指小幅高开,临近午盘,煤炭股带领能源板块集体上攻,上证综指午前成功翻红。午后两市震荡走低,临近尾盘小幅跳水,上证综指跌近1%,深成指、创业板指均创逾三年半新低。截止收盘,沪指收报2740.44点,跌1.00%,成交额1291亿。深成指收报8602.12点,跌2.03%,成交额1556亿。创业板收报1481.61点,跌1.89%,成交额450亿。盘面上,中西部大基建板块深度回调,家电、白酒连续杀跌;煤炭板块逆势造好,银行股抗跌。

两融余额连跌五日,击破8900亿关口。截至8月2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8877.92亿元,较上日减少24.18亿元。

2. 非农数据远不及预期 美股小幅收涨 标普连涨五周

纳指本周涨1%,企业财报向好之际投资者看淡欠佳的非农就业报告。

8月3日, 标普500指数收涨13.13点,涨幅0.46%,报2840.35点,本周累涨0.76%。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136.42点,涨幅0.54%,报25462.58点,本周累涨0.0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9.33点,涨幅0.12%,报7812.02点,本周累涨0.96%。

IBM收涨3.32%,高通收涨0.97%,Facebook收涨0.8%,博通收涨0.67%,英伟达收涨0.59%,Dropbox收涨0.54%,微软收涨0.44%,恩智浦收涨0.33%,英特尔收涨0.3%,苹果收涨0.29%,刷新收盘历史高位至207.99美元,市值大约1.00457720万亿美元;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0.24%,特斯拉收跌0.39%,奈飞收跌0.41%,亚马逊收跌0.6%,美光科技收跌1.1%,AMD收跌1.6%,推特收跌2.62%。 

JonesTrading公司的ETF交易部主管Dave Lutz表示,“小股票在下跌,而大股票在上涨。我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对贸易问题的担忧有所缓解。”

Robert W. Baird & Co交易员Michael Antonelli表示,“最新的非农报告显示经济将在增长,在当前周期里就业人数继续提高,上市公司的营收与利润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

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1.10%,报7659.10点,但本周累跌逾0.66%。英国富时250指数收涨0.42%,报20635.33点。

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涨0.70%,报1524.39点。欧洲STOXX 600指数收涨0.65%,报389.16点,本周累跌逾0.74%。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55%,报12615.76点。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33%,报5478.98点。



上一条:财经日报(180807)
下一条:财经日报(1808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