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80919)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9-19         点击量2308

财经新闻

1. 中国决定对美国原产的约600亿美元商品实施加征关税

2018年7月1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8月2日又将加征税率提高至25%。2018年9月18日,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自2018年9月24日起加征关税税率为10%,2019年1月1日起加征关税税率提高到25%。美方一意孤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为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方不得不对已公布的约600亿美元清单商品实施加征关税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或5%的关税,自2018年9月24日12时01分起实施。如果美方执意进一步提高加征关税税率,中方将给予相应回应,有关事项另行公布。

中方再次重申,实施上述加征关税措施的目的是遏制贸易摩擦升级,是对美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被迫回应,中方希望美方停止贸易摩擦,中美双方通过平等、诚信、务实的对话,相互尊重,共同维护互利共赢的双边经贸关系大局,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2. 国企民企去杠杆分化 中国去杠杆政策微调进入新阶段

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略有上升,金融杠杆率已回落至2014年水平。分部门来看,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持续5个季度下降,国企与民企出现分化。而政府部门最为显著的变化是隐性杠杆水平下降。这是9月18日发布的《去杠杆政策转向了吗?——中国去杠杆报告(2018年二季度)》(下称“报告”)里透露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宏观大环境影响下,当前去杠杆政策出现微调,进入新阶段。专家建议,在政策微调中避免回归旧有的保增长和加杠杆模式,要以效率改进获得去杠杆的持久动力,根本出路在于采用“退出机制”。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报告显示,2018年2季度末,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7年末的242.1%增加到242.7%。其中,居民部门杠杆率仍在上升,半年累计上升了2个百分点,而非金融企业由157%下降到156.4%,政府部门由36.2%下降到35.3%。

值得注意的是,国企和民企去杠杆出现分化是上半年较为突出的问题,私营工业企业加杠杆趋势明显,资产负债率从去年年末的51.6%上升至55.8%。国企资产负债率出现下降,从去年年末的65.7%下降至65%。

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磊认为,在企业部门方面,面临的问题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主要原因是我国非金融企业总资产过大、生产效率低以及储蓄率过高。民企资产负债率上升,主因在于资产缩水严重。国企资产负债率下降虽然资产负债也有所贡献,但贡献更大的是资产上升。国企创造收入的能力低于私企,国企的债务收入比达到200%,高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156%),仅从偿付能力来看,国企的债务风险依然较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去杠杆要通过多种政策一起发力。在政策微调中去杠杆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避免回归旧有的保增长与加杠杆模式,尤其防止变相加杠杆,重拾依靠房地产和基建两大部门拉动经济增长的旧有模式;二是鉴于目前宏观杠杆率部门分布状况,非金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去杠杆仍是结构性去杠杆的关键;三是要实现完美去杠杆,应允许债务清理机制发挥作用。

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晶指出,去杠杆的根本出路是采用“退出机制”。“推进破产重组,让市场清理机制发挥作用;破除政府兜底幻觉,硬化约束,推进杠杆率风险的市场化分担。”

报告建议,在降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同时,适当增加显性债务,即适当提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与专项债务限额,保持地方政府投资支出的稳健性。同时,金融去杠杆空间也较大。

张晓晶认为,鉴于居民杠杆率的攀升已经到了一个限度,靠居民“独木难支”,适度提高政府杠杆率是有必要的,也是可控的。而金融去杠杆的目标是让金融业回归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质,打消监管套利,让所谓的“资金空转”只保留维持金融机构间短期资金融通的本质属性。

3. 国常会解读:多举措稳预期 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

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把已定减税降费措施切实落实到位,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同时抓紧研究提出降低社保费率方案,与征收体制改革同步实施。

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情况下,要进一步激发我国市场活力,一个关键举措是要加大简政减税降费力度。会议明确,要把减税降费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对落实情况开展检查核实。要按照国务院明确的“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已定部署,在机构改革中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有关部门要加强督查,严禁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

“落实减税降费措施,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是稳定实体经济发展预期的重要举措。”全国政协常委、财税专家张连起说,它将有效避免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公众对社保费征收政策的误读,从而影响社会预期的稳定。

此外,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会议还确定了一系列举措稳外贸:

一是推进更高水平贸易便利化,今年将进口和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进出口监管证件再压减1/3并降低通关费用。削减进出口环节审批,今年11月1日前对需在口岸验核的监管证件原则上全部实现联网、在通关环节比对核查。推进海关、边检、海事一次性联合检查和铁路运输货物无纸化通关。推行进口矿产品等大宗资源性商品“先验放后检测”。开通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今年底前公示口岸政府性收费目录清单,清单外一律不得收费。

二是进一步降低进出口企业成本,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降低出口查验率,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和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融资、加大对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鼓励和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扩大国内企业需要的原材料进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中国正在主动放宽市场准入,并采取多方面措施扩大进口。中国还在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相信中国的主动开放既是中国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也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新的机遇。

金融市场

1. 收评:沪指放量涨1.82%触及2700点 基建板块爆发

9月18日( 周二),两市双双低开,早盘集成电路等走强,带动三大股指小幅冲高,盘中周期股、金融股发力,股指再度上攻,创指一度涨逾1%,深成指站上8000点,随后三大股指逐步回落,先后翻绿。午后,股指持续上攻,沪指盘中触及2700点涨逾1.8%,创指大涨逾2%。盘面上,两市交投走热,板块、个股普涨,周期股、基建股崛起。

截至收盘,沪指报2699.95点,涨1.82%;深成指报8133.22点,涨1.67%;创业板指报1377.30点,涨2.04%。

沪市成交1130.32亿元,深市成交1406.31亿元,两市合计成交2536.6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2067.83亿元明显放量。

从盘面上看,两市逾九成个股上涨,逾50股涨停,板块方面,仅种植业飘绿,水泥、高铁、钢铁、建筑装饰、自贸港、物流、水利、一带一路、核电、地产等板块居涨幅榜前列。

【消息面】

1、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房屋管理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18年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的通知》,整治首付贷、违规提取公积金问题。

2、据媒体报道,方正证券(维权)对分析师马军、员工廖蕾停职并启动专项调查。而新财富杂志方面也取消了方正证券马军等参与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资格。

3、深交所:打造核心指数体系,引导境外机构配置深市资产。

2. 科技股领涨 标普接近新高 油价涨超1%

贸易形势似未较市场担忧的那样严峻,本周二美股逆转周一跌势,科技股反弹。

9月18日,标普500指数收涨15.51点,涨幅0.54%,报2904.31点。道指收涨184.84点,涨幅0.71%,报26246.96点。纳指收涨60.32点,涨幅0.76%,报7956.11点。

关于国际贸易关系的最新发展,KKM Financial公司常务理事Daniel Deming说:“市场认为这并不是最糟糕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今天美股上涨的原因。”

科技股今日领涨。奈飞收涨4.94%,亚马逊收涨1.73%。

周二盘中,媒体消息称,因与私有化相关的声明,特斯拉及其CEO马斯克正接受美国司法部的刑事犯罪调查,美国证券监管部门对这一事件的民事调查也在进行。特斯拉收跌3.35%。

多只近日一度大涨的中概股今日下跌。蔚来汽车收跌9.65%,拼多多收跌7.06%,趣头条收跌1.59%。

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涨0.08%,报1480.04点。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51%。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28%。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03%。



上一条:财经日报(180920)
下一条:财经日报(1809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