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81127)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11-27         点击量2020

财经新闻

1.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分会:伦理高压线不容碰触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分会 ”微信公号11月26日消息,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副教授通过媒体宣布,11月在中国诞生了一对CCR5基因编辑的婴儿,他认为敲除CCR5基因会预防父亲携带HIV病毒可能产生的感染。虽然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和细节仍有待证实,我们对这一严重违反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违背医学伦理和有效知情同意的违规临床应用表示强烈反对并予以严厉谴责。

CRISPR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自2013年出现以来,立刻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对疾病的治疗可能产生划时代的意义。过去几年中基因编辑技术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精确编辑效率低和脱靶突变等问题,因此科研人员对于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人类胚胎方面的研究一直保持着极其谨慎的态度。2015年12月在华盛顿召开的基因编辑大会中,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就人类基因编辑的科学技术、伦理与监管开展全面讨论,就人胚胎和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达成共识,形成了涉若干重要原则,限定人胚胎和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只能用于基础学术研究,禁止一切以生殖为目的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中国对于涉及人类胚胎操作的科学研究有着详细严格的规定和规范,如科技部和原卫生部2003年联合下发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中就明确规定:“不得将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在2012年公布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中,中国政府也对于收集、保藏和利用人类遗传资源过程中的知情同意等重大原则做了明确的规定。2017年科技部最新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中也明确将“涉及存在重大风险的人类基因编辑等基因工程的研究开发活动”列为高风险等级,要求各科研机构进行严格管理。中国基因编辑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近年来也多次召开研讨会并达成广泛共识,即:坚决反对现阶段开展以生殖为目的的基因编辑临床实验。

贺建奎课题组的基因编辑婴儿研究严重违反中国政府的法律法规和中国科学界的共识,在科学、技术和伦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科学层面,CCR5基因的敲除是否能确保孩子的健康极不明确,而该基因的已知以及其他未知功能的一并缺失,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比如对其他病毒更加易感等)难以判断;从技术层面,CRISPR技术在人胚胎研究中的安全性还有待于全面深入的探讨,目前脱靶和基因型嵌合等技术障碍依然无法避免;从伦理层面,对于CCR5基因的敲除并不能给这个原本健康的婴儿带来明显的益处,却要承担未知风险。开展基因编辑婴儿的研究不符合中国及世界当前对基因编辑在人类健康领域研究的普遍共识。

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大大降低遗传操作的技术门槛,因此更需要研究人员的自律,敬畏生命,遵守规则。“科学的前沿,伦理的边缘”,正是基于对基因编辑技术不完善的种种担忧,我们反对在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伦理不明确的前提下将该技术用于人类胚胎和生殖细胞的修饰及临床应用。同时我们呼吁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基因编辑专家能够恪守相关的行为规范,严格自律,共同维护好国内基因编辑等前沿生物技术领域的净土。中国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冒险家的乐园!

我们代表中国从事基因编辑、干细胞等前沿生物技术研究的科学家群体声明:贺建奎课题组的研究属于个人行为,该研究既违反中国目前的科研管理规则和伦理规范,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坚决反对这一研究,建议涉事单位、各级政府积极进行调查,采取必要手段厘清事实,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涉事人员予以严肃处理。同时呼吁中国科研界团结起来,共同维护科学界的声誉,建设良好的创新环境。

2. 央行连续1个月公开市场不作为 下一步会不对称降息?

从10月26日到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整整一个月。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对货币传导机制不畅的担忧,市场对降息可能性的讨论渐起。

并未超过市场预期,央行发布公告称,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增加,可对冲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26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这是自10月26日以来,央行连续第22个交易日未展开逆回购操作。央行上一次在公开市场出手,是10月25日进行了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

为何连续一个月未进行任何公开市场操作?

平安证券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紧,央行此举或出于三点考虑:第一,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依然处于合理充裕水平。今年二季度以来央行流动性管理具有明显“锁短放长”特点,主要通过定向降准和1年期MLF操作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短期流动性操作主要用于缓解集中纳税、地方债密集发行等季节性和政策因素导致的流动性紧张。第二,市场利率依然保持低位平稳运行。 目前 DR007的中枢水平大致在2.6%,运行区间基本在 2.50%至 2.75%,明显低于上半年 2.8% 的中枢水平,利率变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第三,边际缓解中美利差倒挂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压力。

“上周市场延续了充裕趋势,从目前资金价格看,可能月内都不会看到逆回购重启。”某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

受央行一个月公开市场“不作为”的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11月26日整体走高。

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为例,除9个月和1年期资金外, 6个月及以内各期限品种全线走高。

其中,隔夜Shibor涨14.2个基点至2.4980%;7天期Shibor涨1.6个基点至2.6440%,1个月、3个月Shibor分别上涨0.2个基点和1.2个基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年初至今央行已经4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下半年以来短期流动性明显宽松、但随着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持续下滑,有声音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顺畅,在此背景下,关于央行是否应该降息的讨论渐起。

国泰君安认为,有必要进行宽松,降低包括民企在内的企业融资成本,配合其他政策稳经济,而方式就是进行非对称降息(存款利率不动,贷款利率下调)。该机构认为,金融去杠杆节奏较为急促,引起信用显著紧缩,叠加外围不确定性,短期难以解决,从而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大;同时, 房价、通胀、汇率都不是真正货币政策的制约。

但降息可能带来的诸如资本外流等影响,也令不少机构担忧。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则认为,展望2019年,若贸易摩擦使得出口大幅下滑,进而影响国内就业,或宽信用政策迟迟未能有效传导,不排除央行会考虑启动降息。然而,全面降息或引发资产泡沫、债务加剧和资本外流。因此,未来的降息政策会附带一定条件或采用定向的方式,向制造业、尤其是民企小微企业倾斜。只有严控地方债务增量,坚持地产调控,合理管控影子银行,加大减税降费,才能在防范地产泡沫与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实现稳就业和稳经济。

中金公司则认为,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引导有效融资成本下行可能是优于降息的一个政策选择,因为前者有助于稳定增长/通胀预期并降低投资风险溢价,且避免引发对汇率的下行压力。但该机构也指出,如果政策未能及时调整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或抑制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增长和通胀的下行趋势或将加剧,而降息的必要性也将随之上升。

3. 楼市调控政策坚定 促房企转变经营方式

在坚定的调控政策下,楼市整体退热,而房企加紧发债融资,房企项目或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现象频发,房地产行业正加速调整。

日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10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退热,一线城市房价集体微降,准一线及二线城市房价总体回调,过半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且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剧。例如,10月份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平均下跌1.857%,跌幅比上月进一步扩大1.3个百分点。广州、北京、深圳、上海四个一线城市房价均环比下跌。

今年房企的日子普遍不大好过,目前不少房企纷纷转让项目股权。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房企累计项目股权出售动态达到473条。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师汪维文认为,房企项目股权转让浪潮波涛汹涌,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融资需要,也有为企业业务转型铺垫和出于剥离不良资产的考量。

“目前房地产行业中转让地产项目或股权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里面既包括房企之间的转让,也包括非主营地产类企业所涉及的转让。”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大多数房企中短期对房地产行业持悲观态度,但长期看好房地产发展,而手中的项目受开发进度、公司短期发展战略等影响,需要在短期内进行相应地优化和盘整,因此转让、合作等现象就会时有发生。

统计显示,今年第四季度以来,大量房企通过债市或票据市场融资。11月20日,花样年控股公告称,附属公司花样年中国已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9亿元的公司债券;同日,时代中国控股发行2020年到期的3亿美元优先票据,票面利率10.95%;龙光地产发行规模为人民币24.9亿元、于2022年到期的境内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98%。

张波认为,房企的融资成本整体依然在高位维持,中小房企融资短板更为凸显,房企资金压力依然较大,在资金压力之下,不少房企尤其是中小型房企会寻求实力雄厚的品牌房企进行合作开发,项目并购现象也因此增多。

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分析与预测,上述报告认为,中央抑制房价上涨的决心没有发生改变。这不仅对稳定房价预期有积极作用,也将促使开发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同时将促使地方政府将房地产调控政策真正落到实处。预测一二线城市房价稳中略降,三四线城市涨速将进一步下降。

金融市场

1. 收评:沪指冲高回落跌0.14% 创业板指险守1300点

11月26日,沪指冲高回落,缩量下跌,银行、基建等权重板块表现较为强势,创指盘中大幅跳水,一度跌破1300点,高送转、ST板块、次新股、海南等题材股大幅下跌,正元智慧跌停等三只高送转概念股跌停,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石油板块大幅回落,机场航运以及港口航运强势上涨,螺纹钢期货价格大跌近6%,导致钢铁板块大幅下跌,沙钢股份跌停。

截至收盘:沪指跌0.14%,报2575.81点;深指跌0.27%,报7615.91;创业板指数跌0.32%,报1304.56点。

板块方面:福建自贸区、水泥、通信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高送转、ST板块、石油矿业开采等板块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1至10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利润总额同比增12.1%;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三月 收案总金额超200亿;深圳租房拟推行实名租赁制 人均面积不得低于6㎡;香港证监会执行董事:香港正探讨ETF在中国内地双重上市;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软银旗下电信业务即将IPO:向参与承销商索要贷款;北京13宗地集中出让中 建一局19.45亿竞得顺义后沙峪共有产权住房地块。

2. 科技股力挺美股反弹 原油绝地反击 意股领涨欧股

11月26日(周一),标普500指数盘中涨近1.6%,收涨1.55%,报2673.48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盘中涨逾380点,收涨354.19点,涨幅1.46%,报24640.14点,创两周多最大单日涨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142.87点,涨幅2.06%,报7081.85点。

此前Adobe Analytics估算,感恩节在线销售额也达37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单天增速创电商历史记录。“黑五”在线销售额达6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创历史记录。“网络星期一”全天销售有望达到78亿美元。亚马逊收涨约5.3%,FAANG五大科技股均涨超5%。Facebook收涨约3.5%,盘中曾涨4%。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涨约2.4%,Netflix收涨1%,盘中曾涨近2.9%。其他科技股中,特斯拉收涨6.19%,Twitter涨5.46%。

苹果盘初涨超1.5%,受反垄断案影响盘中一度转跌。周一当天,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完成听取对苹果反垄断案的辩论。九位法官之中,只有一位支持苹果,多数法官倾向于同情在iPhone APP商店的反垄断纠纷中起诉苹果的消费者。这意味着最终可能判苹果违反反垄断法,苹果可能被迫削减对入驻App Store软件开发商的分成,并且对消费者的赔偿可能是目前的三倍。

苹果盘中转跌期间,微软市值一度较苹果高出约40亿美元,八年多来首次市值首次超越苹果,成为美股最高市值的科技股以及全球最高市值个股。但午盘苹果反弹,最终收涨1.35%,到收盘时,苹果市值再度超过微软。但盘后传出iPhone关税消息后,苹果股价盘后再度下跌,跌幅一度约1.8%。 

早盘通用汽车股价一度涨超7%。通用汽车当天宣布,计划明年年底前裁掉15%的员工,预计总人数1.47万人,并在全球范围内关闭7个生产基地。机构预计这将是2001年汽车业第七大规模裁员。通用汽车表示,计划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投入更多资源,其CEO Mary Barra强调,公司认识到,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客户偏好,需要始终屹立在变动形势的前沿。

意大利股指涨超2%,领涨欧股。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涨1.30%,欧洲STOXX 600指数收涨1.23%,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收涨2.77%,德国DAX 30指数收涨1.45%,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97%,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1.20%,西班牙IBEX 35指数收涨1.96%。媒体称,意大利反建制领导人松口,意政府将讨论调低预算赤字目标,降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以达到欧盟的财政要求。消息传出后,意大利银行股开盘大涨4.8%,意债收益率下跌,欧元走高。



上一条:财经日报(181128)
下一条:财经日报(18112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