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40317)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3-17         点击量1302
  财经要闻

  1.央行正制定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细则 原则是可复制移植

  昨日,一名央行官员在以学者身份出席一小范围学术活动时透露,央行支持上海自贸区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有些条款因缺乏实施细则,还没有落地,央行方面正在积极推动其落地实施。

  上述官员表示,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的制定,总的原则是先行先试,但要可移植可复制,将来探索成熟后要推广到全国。因此,决不搞“政策洼地”,不搞“政策飞地”,不搞离岸交易市场。

  “只有打算在全国推广的政策,才可能会在自贸区内推出;不管看上去多么先进、多么开放、多么有创意的政策,只要将来不能在全国推广,上海自贸区都不会考虑。”上述官员说。

  据上述官员透露,国务院早已批准了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的内容,之所以延迟到2013年12月2日才发布,是出于“择时”的考虑,配合IPO重启的政策同步发布,因前者对资本市场利好,后者利空,两者可以相互对冲。

  谈及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问题时,上述官员表示,上海自贸区内利率市场化的次序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

  此前,央行上海总部宣布,从3月1日起放开上海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这意味着自贸区内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将完成。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使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又迈进了一步。

  此外,在谈及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政策制定过程时,上述官员表示,分账核算体系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的核心,这个体系的落地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

  资料显示,《意见》主要通过分账核算管理的方式,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服务试验区企业的金融机构设立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满足区内主体更加广泛的涉外经济活动需求。

  试验区内的居民可通过设立本外币自由贸易账户实现分账核算管理,非居民可在试验区内银行开立本外币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按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享受相关金融服务。

  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顾问张湧此前曾分析说:这部分条款是《意见》中含金量最高的干货,核心是分账管理、离岸自由、双向互通、有限渗透。

  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 6年内1亿人进城落户

  昨日(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另据新华社报道,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看来,这部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文件围绕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着墨很多,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他说。

  此外,通知还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着重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规划》提出了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的要求和目标。例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对此,徐洪才认为这体现了中央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态度。

  此外,《规划》显示城镇化的思路已经具化。即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该《规划》自去年便开始着手制定,由发改委等部委参与,内容几经修改,并经过多次专家讨论,推出时间有所延后。

  一位参与规划讨论的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各地政府都已动员起来,以城镇化为核心推进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拉动内需,一个强大的势头正在形成。

  该专家在参与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讨论会上提出,未来国家城镇化到底是一种动员还是宣示?“我觉得现在不需要动员,各地政府都在蓄积(能量),大规模刺激经济来推动城镇化。”

  “一动员、一搞起来的话,马上这个势头就会显现。”他说,“过去我们的城镇化率每年增加速度为1.7%、1.8%,城镇化是伟大的成就,但是代价不小,问题是非常突出的。”

  对此,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表示,城市发展和国土利用的规划都需要统筹协调,这种规划不能仅仅考虑经济增长,还要考虑城镇化的要求,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问题都统筹起来考虑。

  上述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全面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明确指出了三个需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并强调各地要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最后,通知称,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问题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科院院士陆大道表示,城镇就业是决定城镇化速度、城镇规模的主要支撑条件。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较快,产业支撑无法跟上,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赶不上城镇新增人口的增长。

  他介绍说,我国城镇化率近年来每年增长1.3%,每年相应增加城镇人口1800万人,但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到1200万个。此外,许多城市的新区建设是人为拉动,产业支撑不力,涉及2.6亿农民工在城市的发展和生活保障问题,他们进城后的就业缺乏稳定性。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只是一纸户口变更那么简单,以安徽为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取的一份资料显示,安徽城乡居民的社保差距在5:1以上,保障对接还存在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安徽全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在10万元左右,个人成本超过1.5万元,不含购房成本,在此背景下,采取措施避免农业转移人口贫民化就显得极为必要。

  陆大道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需要转型。未来10年,城镇化率应以1%的年增速为宜,要提升城市产业支撑能力,改变当前质量不高、方式粗放的城镇化发展现状。

  “要以城镇化转型推动产业转型,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尤其是推动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陆大道说。

  3. 人民币兑美元波幅今起翻倍至2% 央行称无关汇率升贬

  “这(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一决定符合预期,但幅度低于此前预计的2.5%-3.0%。”兴业银行(行情,问诊)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这显示出管理层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依然较为谨慎。央行扩大汇率波幅意味着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过程基本结束,由此进入双向浮动阶段。

  央行于3月15日傍晚发布公告称,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2%扩大至3%,其他规定仍遵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外汇指定银行挂牌汇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0〕325号)执行。

  “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交易主体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这是央行此次上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的主要原因,同时,此次调整也是为顺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对于从今日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渊认为,预计近期的人民币单边贬值将结束,进入阶段震荡期,汇率会慢慢企稳。而近期宏观数据对汇率走势不利,但央行应不会倾向于看到汇率的大幅贬值。

  “央行扩大人民币汇率单日波幅,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逐渐实现,市场定价机制有望形成。”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则分析称,这次扩大波幅的意义要远大于2012年4月份那次,因为公告中没有再提及参考一篮子货币,应该意味着参考一篮子货币退出了中国汇率历史。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遵循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从汇改进程看,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是逐步扩大的。”央行新闻发言人称,1994年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是0.3%,2007年扩大至0.5%,2012年扩大至1%,截至目前这一浮动幅度已经过了2年左右的时间,再次扩大幅度是一种渐进的改革安排,是稳妥的。同时,扩大汇率浮动幅度充分考虑了经济主体的适应能力,有步骤地推进,调整幅度在各类市场主体可承受的范围内。总体来看,此次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扩大至2%是适当的,风险也是比较小的。

  央行新闻发言人特别强调,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是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的制度安排,与人民币汇率升贬没有直接关系。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市场汇率的作用,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大跌沪指盘中再度跌破2000点

  受2月份中国经济数据疲弱、隔夜欧美股市下跌和乌克兰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昨日亚太股市普跌,上证综指盘中再度跌破2000点。分析人士认为,春节假期也许放大了短期中国经济的扰动因素,部分不利因素可能在二季度有所消退,外加稳增长底线思维,后市无需过度悲观。

  上证综指昨日盘中再度跌破2000点。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2004.34点,下跌14.77点,跌幅为0.73%,上证综指盘中最低一度跌至1990.98点,尾盘跌幅收窄。深证成指报收于7239.06点,下跌80.23点,跌幅1.1%。创业板指数报收于1434.02点,下跌2.84点,跌幅0.2%。恒生指数昨日下跌1%,国企指数下跌0.26%。

  受隔夜欧美股市大跌的拖累,亚太指数全线下跌。日经225指数重挫3..3%,韩国KOSPI指数下跌0.75%,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下跌1.51%。

  受央行昨日突然叫停虚拟信用卡业务的影响,银行板块昨日跌幅居前。昨日央行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中信银行昨日大跌8.26%,银行板块跌幅居前。与此同时,新大陆、证通电子等二维码支付概念股跌停。

  2月份经济数据疲弱,导致上证综指失守2000点关口。本周四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6%,创2009年4月以来新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消费品零售增速都明显低于预期。

  乌克兰危机和中国经济数据疲弱共振导致大宗商品市场血雨腥风,也拖累了全球股市下跌。受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伦铜自上周五以来加速下跌,短短一周多时间跌幅超过8%,创下44个月的低位。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英国富时100指数本周均收出了四连阴走势。

  分析人士认为,部分导致中国经济2月份数据疲弱的因素可能在二季度有所消退。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在库存调整冲击、投资回落和全球经济阶段性放缓的合力作用下,1-2月份经济增长出现广泛的超预期下滑,而春节假期也许放大了短期经济的扰动因素。“2011年以来的三年时间内,消费品零售增速呈现年初回落和年底回升的奇怪数据模式,考虑到数据存在的模式,也许消费增速下降相对有限。”

  分析人士认为,稳增长的底线思维犹在,政府托底的概率较大。长江证券分析师邓二勇认为,面对经济内生性下行,政府托底概率较大,未来政策的着力点在于促转型、调结构和稳增长的结合部。“未来政府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首先是将进一步支持首套房的刚性需求,房地产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其次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类的基建国内还未饱和。最后是调结构促转型的环保、新能源和信息消费投资。”

  2. 美股周五收跌,道指本周累计跌幅达2.4%

  美国股市周五继续下跌,道指与标普500蒙受了7周来的最大单周跌幅。令人失望的美国经济数据以及乌克兰地缘政治担忧持续令投资者纷纷离场观望,市场正密切关注周日举行的克里米亚公投结果。
  
  道指下跌43点,收于16,065.5点,跌幅0.27%,本周累计跌2.4%,创1月24日来最大单周跌幅;标普500下跌5点,收于1,841点,跌幅0.28%,本周累计下跌2%;纳指下跌15点,收于4,245.5点,跌幅0.35%。
  
  数据显示,美国2月生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预期增0.2%,前值增0.2%;2月核心PPI环降0.2%,预期增0.1%,前值增0.2%。另外,美国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79.9,是去年11月来最低,不及预期的82.0,前值81.6。
  
  乌克兰紧张局势持续令投资者感到忧虑。本周日克里米亚地区将举行公投,决定是否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欧盟和美国均表示公投是非法的,称除非俄罗斯改变立场,否则将对其实施制裁。投资者担心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导致经济制裁或危及欧洲经济复苏。

上一条:财经日报(140318)
下一条:财经日报(1403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