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30204)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2-04         点击量1305

  【财经要闻】

  1.央行:去年新增人民币债券8万亿 信用债同比增六成

  当2012年信贷市场的融资需求相对疲弱的时候,债券市场趁势稳步成长。

  央行昨日发布《2012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报告显示,2012 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8.0 万亿元,同比增加2.4%。央行指出,2012年债券发行总量稳步扩大,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的比重增加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司信用类债券呈加速发展态势,全年共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3.6万亿元,同比增加60.1%。从种类分布看,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分别为5822亿元、8356亿元、8453亿元、6499亿元、2508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火爆最重要的原因是银行信贷资源相对来讲比较紧张,企业从银行实现融资有一定难度,这就导致一部分企业转向债券市场。

  “另外,公司信用类债券相对于银行贷款来讲,融资成本要低一些,企业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看,也更倾向于发债。”郭田勇说,“还有一点,就是最近几年多种融资方式发展都比较快,券商等新的公司金融机构也愿意帮助企业承销,进行包装。这些因素都导致企业债市场发展比较快。”

  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高级经济师周景彤也指出,企业债增长迅速的大背景还是“金融脱媒”,银行贷款受政策调控和监管指标的限制的背景下,银行贷款额度本身是有限的,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公司信用类债券的井喷态势,也带来债券在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例持续上升。

  央行此前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全社会融资总量为15.76万亿元,其中社会融资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信托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比重为8.2%,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企业债占比14.3%,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间接融资占比已经由2006年的91%下降至2012年1至10月的84%,债券融资占直接融资的比重由60%增长至89%。而市场普遍预计,2013年的社会融资规模将达到15万亿左右。

  周景彤预计,2013年社会融资总量的规模大约为16万亿,而今年企业债增长速度仍然会比加快,企业债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还是会上升,所占的比重应该在10%左右。

  2. 百城房价环比连涨8个月 一线城市成“带头大哥”

  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981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这是自2012年6月房价止跌后连续第8个月环比上涨,涨幅较上月扩大0.77个百分点。

  此外,1月房价再次出现同比环比皆上涨的现象,且涨幅明显扩大。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均价同比上涨1.20%,涨幅扩大1.17个百分点。

  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住宅均价为1641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61%,同比上涨2.84%。另外,按100个城市住宅价格的中位数计算,全国住宅价格中位数为676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11%。

  中指院评论说,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重点城市及部分东部沿海房价较高的城市涨幅更为突出,是百城均价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

  以北京为例,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1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328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高达9.4%。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昨日(2月3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突破2.3万元/平方米,环比去年12月有较明显的上涨。从结构上看,单价在2万元以上的成交占比上涨了17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2万~3万的中端价格段,或为改善性需求增加拉动。

  中指院报告显示,1月在全国100个城市中,有64个城市房价出现环比上涨,35个城市环比下跌,1个城市持平。与上月相比,本月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个数减少8个,其中跌幅在1%以上的有21个;本月环比上涨的城市增加7个,其中涨幅在1%以上的有38个,较上月增加12个。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市场销售向好及住建部提出对改善性需求的支持,使得开发企业对市场的预期更加乐观,部分城市的高端楼盘入市增加,如深圳某新开盘项目均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北京、广州也有单价5万元以上楼盘新入市或涨价。

  恐慌性购房的现象也已经开始显现。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北京市1月新增商品住宅期房项目10个,供应量2060套,比2012年、2011年同期分别增长3倍和1倍。同时,截至1月31日,商品住宅库存为74378套,这也是2007年以后的最低水平。

  张旭分析称,市场持续回暖,购房者与开发商对后市的乐观预期加强,尤其开发商库存压力降低,市场出现短暂的“供不应求”。未来若新增供应难以满足大量需求的释放,价格仍会存在上涨压力。

  “即使不考虑开发商推盘意愿等主观因素,去年各月商品住宅新开工量基本都是同比回落,今年供应量也很难出现上涨。”张旭说道。

  有传言称新的调控政策正在研究中,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这很有可能。

  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房贷或将进一步收紧,三套房继续停贷,首套贷款利率优惠减少或将取消。最大的调整领域可能是二套房贷,很可能提高首付和利率,传言的针对一线城市的二套停贷,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契税、营业税、个调税、土地增值税,其中之一或之二可能提高税负。”杨红旭说,在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中,税额分为差价的20%和总价的1%(非普通住宅2%)两种,但具体的征收细节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可通过相关的政策予以强化。

  3.证监会发布新三板管理办法 做市商新鲜出炉

  证监会2月2日颁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有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出台的《暂行办法》亮点频出,并及时回应了之前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挂牌股票转让可以采取做市方式、协议方式、竞价方式等;挂牌公司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东人数可以超过200人;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行主办券商制度等。

  “总体来看,挂牌股票转让制度的改革是本次《暂行办法》最大亮点,特别是做市商制度的实行,极大地满足了市场的期待。”西部证券(002673)场外市场总部总经理程晓明表示,“做市商制度不仅仅是一种市场交易制度,更是整个‘新三板’市场运行的核心。”

  在程晓明看来,做市商制度重要之处在于能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价问题。由于在“新三板”挂牌的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大多依靠股权融资,通过企业的高增长让投资者分享收益。但由于高科技成长型企业难以定价,一般投资者很难判断其价值,因而投融资双方对企业的估值存在一定偏差。而做市商制度依靠公开、有序、竞争性的报价驱动机制,实行双向叫价,能保证证券交易的规范和效率,为市场提供即时性和流动性。“做市商制度能让挂牌‘新三板’的企业通过交易价格来决定融资价格,有效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程晓明说。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表示,除了对中小企业股份转让方式进行明确规范之外,《暂行办法》关于“挂牌公司的股东人数可以超过200人”的规定也是一项重大突破。“对于众多的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而言,这一规定将为其进入‘新三板’挂牌交易亮起绿灯。更多公司的进入,能极大提高交易活跃度,有利于‘新三板’交易的市场化和规范化。”桂浩明表示。

  对于此前业界较为关注的拆细交易单位、引入个人投资者等问题,程晓明认为监管层后续或有相应的措施出台,“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本次《暂行办法》出台,对中小企业、投资者等市场各方而言,影响颇为深远。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的逐步规范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

  “‘新三板’有望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对中小企业而言,它为其搭建一个全国性的股权交易转让平台,有助于改善融资难问题,进一步规范非上市股份公司的经营和治理。对于投资者而言,它拓宽了投资渠道。特别是‘新三板’实行主办券商制度,这对券商是个极大的利好,有利于其拓展业务范围,增加收入来源。”程晓明表示。

  对于未来“新三板”建设,程晓明认为监管层应把握好“新三板”扩容节奏,每年可吸纳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到15000家较为适宜。同时,监管层还可对“新三板”实施“宽进严出”政策。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的标准可适度降低,但如果其交易量、交易价格很低,不能让投资者满意,可责令其退出,以退市制度倒逼上市制度。

  桂浩明认为,虽然“新三板”建设目前已经取得较大成就,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究竟应该怎样制定才合理;“新三板”如何实现与主板、创业板和中小板等市场的有效衔接;做市商制度如何进一步规范化等。

  “从类似‘新三板’的海外交易市场来看,其表现并非太令人乐观。中小企业如何在‘新三板’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还得在未来‘新三板’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检验。”桂浩明说。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周五多数收高

  亚太股市周五收盘多数走高,因中国公布的制造业数据显示该国经济正在持续复苏,上证综指收涨1.41%。
  
  东京股市升至33个月高点,日圆延续近期跌势给丰田汽车(Toyota Motor)和富士重工(Fuji Heavy Industries)带来提振,强劲的业绩报告则推动软银(Softbank)、
日本烟草(Japan Tobacco)及其他权重股走高。日经指数收盘上涨52.68点,至11,191.34点,涨幅0.5%,为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走高,并创下2010年4月27日以来的最高收盘点位。
   
  香港股市收盘持平,此前公布的两项中国制造业数据喜忧参半。恒生指数收盘小幅下跌7.69点,至23721.84点,跌幅0.03%。
   
  中国股市收涨,经济数据虽带来扰动,但金融股续强提振人气。上证综指收涨1.41%,报2419.02点,为2012年5月8日以来新高,本周周涨幅5.57%,为2012年12月初反弹以来周涨幅最大一周,也为此反弹期间唯一的当周连续五个交易日收阳的一周。
   
  澳大利亚股市收盘走高,因早些时候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利率下降提振了澳大利亚国内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此外中国公布的制造业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持续复苏。
  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涨0.9%,至4921.1点。该指数1月份累计上涨4.9%,创1994年以来同期最高涨幅。
   
  新加坡股市收盘创两年多新高,未受中国经济数据略低于预期的影响,相反,好于预期的欧元区制造业数据可能在尾盘时段对新加坡股市构成提振。海峡时报指数收盘涨8.48点,至3291.14点,为2010年11月以来最高收盘点位,涨幅为0.3%。该指数本周累计上涨0.7%。

  2. 道指周五大涨 年内累计涨幅已达6%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过去一周未能如许多投资者期望的那样触及历史新高,但全周涨幅又一次接近1%无可争辩。今年迄今,大盘累计涨幅已达到惊人的6%。
   
  过去一周的涨幅主要出现在周五,当日收盘道琼斯指数自2007年10月12日以来首次站到了14,000点上方,利好因素包括健康的第四财季公司业绩报告以及更多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正在重返股市。
   
  市场忽略了周三美国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意外下滑0.1%的消息,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同日发布的政策声明上。Fed在声明中称,在就业前景显著改善前,将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BTIG首席全球策略师Dan Greenhaus指出,GDP数据几乎立刻被当作一次性事件被投资者抛在了脑后。周五市场的大幅走高得益于总体上令人鼓舞的就业、消费者信心、制造业和建筑开支数据。Greenhaus称,没人把去年第四季度当作经济萎缩的开端。他还指出,仅去年12月的建筑数据这一项,就能把去年第四季度的GDP终值拉回到正值区域。
   
  道琼斯指数过去一周上涨114点,至14,009.79点,全周涨幅0.8%,整个1月份上涨6%,离历史高点仅155点之遥。
   
  标准普尔500指数过去一周上涨10点,至1513.17点,全周涨幅0.7%,整个1月份上涨了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过去一周上涨29.4点,至3179.10点,全周涨幅0.9%。与此同时,10年期美国国债价格连续第二周下跌。
   
  Destination Wealth Management首席执行长Michael Yoshikami称,第四财季公司业绩超出预期是股市上涨的理由之一。FactSet的数据显示,标普指数已经公布业绩的234家公司中,有70%的公司利润超出平均预期,67%的公司收入超出预期。当季,企业平均利润增速达到4%,超出市场预测的1%-2%。
   
  Yoshikama称,目前市场已较2009年低点反弹超过120%,个人投资者似乎也终于开始回归。短线可能对市场走势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是华盛顿有关政府开支问题的谈判以及将在3月1日启动的自动减支措施。不过他表示,股市有75%的几率能在3月1日最后期限到来前触及历史新高。
   
  Synovus Trust投资组合经理Dan Morgan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市场眼下的走势不受华盛顿的作为或不作为左右。

上一条:财经日报(130205)
下一条:财经日报(1301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