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1.住建部官员:第三套房不放贷政策可能将取消
住建部官员称,无当地社保证明者限制购房数量政策也可能取消
影响了中国今年上半年楼市的房产新政,是否将会退出?昨日中信银行私人银行投资者俱乐部在深圳举行的成立仪式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部主任、中国社会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副主任秦虹分析说,对第三套房不放贷、对没有社保人员限制购房数量等临时性政策有可能放松和退出,而土地出让制度、保障房建设等仍将深化,不会轻易退出。
“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首先是改变了社会、公众对房价、地价的预期,”秦虹表示,政策出台前整个房地产市场参与者各方面对房价上涨的预期是高度一致的。而国十条出台后,各方对房价、地价上涨预期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使得购房者在观望,本来买房的也停止了恐慌性购房,大量投资者放缓了投资步伐。
许多人认为新政后房价没什么变化,秦虹说一些城市新开楼盘打折、促销或直接降价已经开始出现,而价格的变化一定是和成交量有很大的关系,先有成交量的变化随后才有价格的调整。秦虹认为,房价的调整不可能新政出台就出现,在售楼盘要面临前期客户的压力,而更多的价格调整取决于新政出台之后新入市的楼盘,价格调整也会比较明显,毕竟没有前期客户的成本。
秦虹说,房地产市场这些年来价格快速上涨和供求关系失衡有很大的关系。今年以来中央出台多项措施,就是下决心加大供给控制投资性需求来扭转供求失衡。今年房地产市场也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全年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此次政策出台后,调控时间将有多长也是热点话题。秦虹表示,这次的调控政策很难用什么时候退出和不退出来简单回答。在整个调整政策里大致分了两类,一类本身就是临时性的政策,包括授权地方政府可以对第三套住房不贷款,对没有当地社保证明和纳税记录的不贷款或是限制购房数量。这些临时性的政策有可能会放松和退出。
但有一些政策不存在退出的问题,只有继续深化。秦虹表示,包括土地招拍挂程序的完善,从单一的价高者得到综合的招标、一次性竞价和双向竞价的调整,从而减少地王的出现和带动房价上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加快研究引导居民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和调整住房收益的税收政策,也是对过去投资性需求管理控制不严的政策性的纠偏,都有很大的纠偏意义。此外还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模和差别化的税收制度,这些政策不存在退出的问题。
对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秦虹表示这次政府储备了一条政策就是关于房地产税,但没有说得很清楚,秦虹认为这是制度建设层面的东西,房地产税本质是财产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一定是会开征的,但问题是开征的时机。现在一些媒体讨论的房地产税并不是制度意义上的房地产税,包括重庆所称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单价在平均房价两倍以上的房子要征房地产税,上海媒体公布的方案是上海准备对购买第三套房开征房地产税,这样的政策仍然属于调控政策而不属于制度意义上的房地产税。
2. 货币信贷增速逐月回落 经济现减速迹象
央行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新增贷款6034亿元,同比少增9270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规模共计4.63万亿元,同比少增2.74万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降至18.5%,为17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较年初设定的目标17%仅有1.5个百分点;M1降至24.6%,为12个月以来的最低值。
数据显示,上半年货币信贷增长逐月回落态势明显,增长规模均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的调控目标和节奏。
上半年新增贷款约占全年计划新增7.5万亿元额度的61.73%,略超原定4.5万亿的投放计划。
从新增信贷的结构看,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个人中长期贷款达到1.21万亿元,未现“暴减”。
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上半年共计增加2.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约占60%。这说明仍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为政府融资平台的项目发放后续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的短期贷款,在6月末出现了较为异常的变化。自3月份以来,企业的短期贷款增量一直不大,6月份却突然增加了1528亿元,而票据融资下降了1128亿元。
当前货币信贷增速回落,一定程度上缓释了人们对于经济过热的担忧,同时暴露出经济增速可能下滑的新苗头。
今年以来,M1增速下降明显,几个月的时间里,M1同比增速即从30%以上回落至目前的24%。专家认为,M1增速的快速回落,体现出企业经营活力在减弱和萎缩。特别是,6月M2、M1之间“倒剪刀差”为6.1,较上月进一步回落,表明经济活跃度可能有所降低。
3. 6月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 专家称增速将逐步回落
海关总署上周六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547.7亿美元,增长39.2%。其中出口1374亿美元,增长43.9%;进口1173.7亿美元,增长34.1%。我国月度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
6月份我国实现外贸顺差达200.3亿美元,是今年以来最高点。从环比数据来看,6月份进出口较5月份增长4.4%;其中出口环比增长4.3%,进口环比增长4.6%。今年1至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548.8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增长35.2%;进口6497.9亿美元,增长52.7%;贸易顺差为553亿美元,下降42.5%。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上半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2194.2亿美元,增长37.2%。与美国双边贸易总值为1719.9亿美元,增长30.2%。日本以微弱优势超过东盟重新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上半年进出口迅猛增长反映的是内、外需的恢复性增长,但下半年出口数据将回落。他说,首先,欧洲各国削减开支、减少赤字的影响在下半年会有所显现,这将影响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其次,由于跟随美元升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还会继续小幅升值,这将影响中国出口;第三,国内出于结构调整的需要还可能进一步降低或者取消“两高一资”行业的出口退税等。
莫尼塔分析师杨帆认为,目前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冲击还没有显现出来,因此不能对6月份的数据过于乐观。他预计,从8月份开始,我国出口就可能出现大幅下滑,四季度增幅甚至可能回落至20%以下。莫尼塔本月的调研显示,在乐观的数据背后,出口企业的订单数已经开始下滑。
由于进口与内需紧密相关,业内人士担心进口增幅回落反映了国内经济的下滑。“进口的增长符合预期,基本上反映了目前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态势。”诸建芳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放缓,但不会出现二次探底,全年仍将保持在9%左右。
民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郝大明也表示,6月份进口数据符合预期,不过在房地产调控和节能减排等政策的影响下,国内经济出现下滑的迹象愈加明显,且大家对经济放缓的预期更为明确。所以,随着国内需求的回落,未来几个月进口的不确定性将有所增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认为,当前,我国整个外贸形势均处于回落的态势。去年进出口低点为5、6月份,所以今年这两个月外贸进出口增幅比较大。现在看来,出口增幅在8月前后为今年高点,8月之后开始往下走。进口回落则反映出国内需求不旺,与整个经济走势一致。
4. 欧洲央行官员:欧元区没有通货紧缩风险
欧洲央行(Eurpean Central Bank)执行理事会成员Juergen Stark周五表示,欧元区各国政府采取的财政紧缩措施不会导致通货紧缩。
Stark是在一次央行会议上回答听众提问时作出上述表示的。有听众提出,英美两国批评称,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政府采取的极端措施可能引发螺旋式的通货紧缩,从而将使欧元区难以继续保持完整。Stark对这种批评予以了反驳。
他承认,部分相关国家的消费价格指数可能会在短期内变为负值,但这应该只是暂时的。
Stark还对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货币政策委员会前委员Charles Goodhart的言论作出了回应。Goodhart此前称,广义货币供应量在一年多来一直低于欧洲央行的调控目标,欧洲央行既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确保货币供应量达到目标水平,也没有解释不采取行动的原因。
Stark表示,他预计M3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会在未来几个月逐步回升,而且对5月份企业信贷实现环比增长表示欢迎。但他说,现在认定这就是转折点还为时过早。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周五收盘全线走高
亚太股市周五收盘全线走高,华尔街前夜的上涨走势促使投资者买进大宗商品相关股票和出口商类股。
东京股市走高,因日圆的进一步走软促使投资者重新买进科技股;权重股Fast Retailing尾盘时上涨,抵消了Inpex Holdings大幅下挫的影响。日经指数收盘涨49.58点,至9585.32点,涨幅0.5%。包括东京证交所一部所有股票的东证指数收盘涨0.19点,至861.21点,涨幅0.02%;33个分类指数中仅有15个收盘走高。大阪证交所九月日经指数期货收盘上涨40点,至9580点,涨幅0.4%。
香港股市收盘走高,追随了中国大陆和美国股市的涨势。利丰(Li & Fung)大幅走高,因该公司周四表示最近几个月已签署七项新协议。恒生指数收盘涨328.10点,至20,378.66点,涨幅1.6%。盘中波动区间在20,116.52-20,418.31点。股指本周累计上涨2.4%。市场成交额总计592亿港元,高于周四的454.8亿港元。
中国股市收盘走高,个股全线上扬,原因是未能成功认购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资金解冻并回归市场,从而显著提高了市场流动性。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上涨55.77点,至2470.92点,涨幅2.3%。深证综合指数收盘上涨28.06点,至984.32点,涨幅2.9%。上证综合指数本周累计上涨3.7%。
澳大利亚股市收盘走高,创8个交易日高点,3周来首次较前一周走高。能源、材料、金融和工业类股上扬,受美国股市延续涨势推动。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涨39.4点,至4396.3点,涨幅0.9%,盘中一度触及4397.5点。但周末前市场交投十分清淡。
新加坡股市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高,股指突破重要心理关口2,900点,因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增强,韩国央行(Bank of Korea)意外加息也提振了市场人气。基准的海峡时报指数收盘上涨20.02点,至2,917.17点,涨幅0.7%。
2.美股收盘走高 创近1年来最佳单周表现
美国股市周五大幅走高,延续从上周跌势中反弹的走势,并且创出近1年来最佳单周表现。美国铝业(Alcoa)、卡特彼勒(Caterpillar)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走高,因为对即将于下周一开始的第二财季收益季节的憧憬更加乐观。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涨59.04点,至10198.03点,涨幅0.58%,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走高。该指数本周上涨5.28%,涨幅为2009年7月17日当周以来最高。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21.05点,至2196.45点,涨幅0.97%;标准普尔500指数涨7.71点,至1077.96点,涨幅0.72%。
美国铝业是周五和一周涨幅最大的道琼斯指数成份股,这家铝业巨头将在下周一公布第二财政季度业绩报告。周五美国铝业攀升22美分,至10.94美元,涨幅2.1%,本周累计涨幅达9.4%。卡特彼勒也走势强劲,上涨1.55美元,至64.72美元,涨幅2.5%,美国银行上扬25美分,至15.11美元,涨幅1.7%。
股市上涨的原因是,随着投资者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美国上市公司基本面上,投资者越来越相信,即将到来的第二财政季度业绩报告有潜力推动股市走高。近几个月来,由于欧洲出现债务问题而中国采取措施给经济增长降温,股市受到全球经济忧虑打击而下挫。
不过,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下半年的前景将比第二季度的实际业绩情况更为重要。
USAA私人投资管理部副总裁Bernie Williams表示,每个人都希望上市公司业绩良好,公司业绩能够达到预期当然好,但对前景的预测更重要,公司对前景的看法将决定股市作出如何反应。
上一条:财经日报(100714)
下一条:财经日报(1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