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1.温家宝: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
宏观调控政策如何更好地进行权衡,这是很多研究机构最近在讨论的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天津考察时强调:“加强协调,适时适度。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既形成调控整体合力,又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始终合理把握政策力度。”
在一季度以来持续引发的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过后,结合上月密集出台的楼市调控措施等大背景,过热迹象似乎已消失,反而使可能“二次探底”的论调浮现。
一些机构已经调整了对经济运行的预期。
最为明显的调整似乎来自中金公司。在4月份的分析报告中,中金公司将此前设立的全年GDP 10.5%的预期调整至9.5%,并认为未来人民币升值以及利率调整都会被推迟。中金在其报告中表示,调整GDP预期的原因是,目前经济下滑的风险显著,包括房地产在内的紧缩政策,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4月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速的增幅回调迹象似乎印证了关于经济增速放缓的预估。
尽管国家统计局定调“当前国民经济继续延续一季度回升向好态势,总体运行平稳”,但野村证券认为,总体来看4月份数据显示出经济基本面稳固,但政策组合如果不恰当,在没有收紧公共项目投资的情况下就急剧紧缩信贷,如果短期贷款以及对制造业部门的贷款继续被挤出,预期私人部门融资成本的提高将加剧明年CPI上扬的风险。
考虑房地产新政的政策效果,中金已经将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由原来的22%下调至15%。
相对于房地产政策所能引起的不确定性,市场同样关注还有加息窗口。4月2.8%的物价数据也掀起了一些波澜。
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观察,由于食品和居住贡献了4月CPI上涨的绝大部分,占2.8%同比涨幅的93%。有观点认为,对是否加息有影响的核心CPI实际涨幅可能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高。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摩根士丹利在4月份经济数据的评论中,实际已经改变了对加息的预期,即由此前的‘上半年加息一次’变成了‘上半年没有加息,下半年最多一次加息’,但维持人民币将在今夏重估的判断不变。”
王庆表示,CPI上升但绝对水平仍较低,除非涨幅过大才会加息。记者注意到,鉴于央行已经提升了存款准备金率,在4月的数据出台后,多家机构的加息预期没有放在近期而是放在了下半年。
“加息的预期对市场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我觉得紧缩政策应该告一段落了,但比较麻烦的是物价在继续上升,使得政策会出现偏紧的状况。”法国巴黎银行驻中国的经济学家孟原对记者表示。
而在外汇政策方面,孟原认为,对于希腊危机的影响的评估,也会让政策进入一段观察期。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开幕在即,中国政府在出口和汇率之间如何权衡也让市场拭目以待。
2. 发改委正牵头制定房地产长期调控政策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有关官员日前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一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文件,包括住建部、国土资源部、银监会等在内的多个部委均有参与,目前已经在部委层面征求意见了,待国务院正式批准后或将很快出台。
上述官员称,这份文件将与国务院的“新国十条”互相呼应“新国十条”主要是为了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属于短期性措施;而即将出台的房地产业文件则是着眼于房地产业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包括土地制度、商品房供应、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解决中国房地产的问题,必须两条腿走路,既要调控,更要改革,调控解决的短期问题,而改革解决的是长期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发改委出台这样一份文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3. 商务部:我国国际贸易定价权几近崩溃
商报讯 “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昨日直言,“中国当前面临一大问题就是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
在世界大宗商品市场,“中国需求”成为大宗商品涨价的绝好理由,大豆(资讯,行情)、石油、铁矿石先后上演这样的情景。面对自身对资源性商品的巨大需求缺口,以及被国际投机基金操控的国际定价权,中国企业虽掌握了一定的生产主导权,但贸易主导权却离我们很远,在建设贸易强国方面,我们显然是“刚上路”。
分析认为,产业集中度低是当前影响我国原料市场话语权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贸易主体过多、平均规模较小,企业在谈判能力方面很难与国际大集团形成对抗。
对此,姚坚指出了破解这一困局的三大途径:整合国内市场;有效利用反垄断法及WTO规则;利用中国大市场地位,采取多种金融手段,通过在国内建立期货市场等增强对价格的影响力。
4. 美国4月份工业产值增0.8% 连续第二个月上升
美国4月份制造业产值微幅增长,为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上升,当月工业总产值也有所增长。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周五公布,受家具和家电等耐用品产值普遍上升提振,美国4月份制造业产值增长1.0%。3月份制造业产值经修正后为增长1.0%,初值为增长0.9%。
Fed称,美国4月份工业总产值增长0.8%,与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一致。3月份工业总产值被向上修正为增长0.2%,初值为增长0.1%。
美国4月份的工业开工率为73.7%,较3月份小幅上升,较上年同期上升4.5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此前预计,4月份工业开工率将达到73.8%,3月份开工率从原先的73.2%向下修正为73.1%。1972-2009年开工率平均水平为80.6%。
不过,Fed表示,汽车产品和家用电子产品产值下降抵消了家用电器、家具、毛毯及各类商品的涨幅。4月份,家用电子产品产值下滑0.2%,汽车及零部件产值下降2.2%。不包括汽车业的工业产值增长0.9%。Fed公布,机械行业产值增长2.6%。电器及家具产值亦增长2.6%。4月份商业设备产值增长1.4%,商业供应增长0.7%。建材业产值增长2.8%。工业产值数据不包括服务业产值。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周五收盘大多走低
亚太股市周五收盘大多走低。索尼公司(Sony)黯淡的收益预期以及欧元兑日圆走软拖累日本股市下挫。
东京股市走低,索尼公布的疲软收益预期对早盘市场人气构成拖累,而大型银行收益公布前的买盘仅在尾盘前略微收窄大盘跌幅。日经指数收盘跌158.04点,至10,462.51点,跌幅1.5%。包括东京证交所一部所有股票的东证指数跌11.45点,至936.45点,跌幅1.2%,33个分类指数中29个收盘下跌。大阪证交所六月日经指数期货收盘跌190点,至10,450点,跌幅1.8%。
香港股市收盘走低,因那些在欧洲业务较多的公司股价下跌,市场担忧欧洲债务危机继续影响全球市场。恒生指数跌277.03点,至20,145.43点,跌幅1.4%,交易区间在20,130.78-20,352.80点。本周该指数累计上涨1.1%。市场成交额总计671.8亿港元,高于周四的624.3亿港元。
中国股市在昨日大幅上扬后收盘下跌,因为有媒体报导称,中国证监会否认暂停审核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下跌0.5%,至2696.63点,该指数周四上涨2.1%,为六周多来最大单日涨幅。深证综合指数涨0.1%,至1039.64点。
澳大利亚股市小幅走低,由于市场买盘兴趣低下,盘中交投淡静。美国股市前夜回吐了近期部分涨幅。周期类股普遍下跌,其中金融类股领跌,而抗跌股表现好于大盘。医疗保健类股大幅上涨,Healthscope受17.4亿澳元的收购提议提振走高。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跌41.7点,至4611.1点,跌幅0.9%,此前一度下探4596.2点。该指数本周累计上涨了2.9%,为四周以来首次较前一周上涨。
新加坡股市小幅走低,因投资者保持观望,等待希腊和其他欧洲国家面临的主权债务问题更加明朗化。海峡时报指数一直在前日收盘点位上下波动,收盘跌12.71点,至2855.21点,跌幅0.4%。
2. 美国股市走低 因欧洲债务忧虑升温
美国股市周五走低,因欧洲债务危机引发的担忧情绪以及美国金融改革立法的推进促使投资者抛售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Visa和MasterCard股票。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跌162.79点,至10620.16点,跌幅1.51%。但该指数本周累计上涨2.31%,创下截至3月5日当周以来的最大单周点数及百分比涨幅。
标准普尔500指数跌21.76点,至1135.68点,跌幅1.88%,但本周收盘涨2.23%。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47.51点,至2346.85点,跌幅1.98%,但本周累计上涨3.58%,同样创下截至3月5日当周以来的最大单周点数及百分比涨幅。
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变得黯淡,因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西班牙面临通货紧缩风险,而且围绕欧洲国家紧缩举措是否会抑制经济复苏的担忧情绪升温。欧元跌至2008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而美元大幅上扬。
美元走强对大宗商品类股构成打击。油田服务供应商斯伦贝谢公司(Schlumberger)跌2.06美元,至64.88美元,跌幅3.1%。与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相关的公司股价也走低,其中,哈里伯顿公司(Halliburton)跌92美分,至28.09美元,跌幅3.2%;Cameron International跌80美分,至37.30美元,跌幅2.1%。
材料类股大幅走软,因投资者担心随着预算削减方案的实施,那些拥有欧洲业务的公司可能会面临欧洲市场需求减弱的影响。陶氏化学(Dow Chemical)跌1.71美元,至27.34美元,跌幅5.9%;United States Steel跌3.17美元,至52.81美元,跌幅5.7%。
周五公布的经济数据未能振奋人心。
尽管周五公布的4月份零售额意外回升,但几家零售商发布的净利润和业绩预期抵消了该数据的积极影响。Nordstrom跌1.53美元,至39.76美元,跌幅3.7%,因该公司利润表现不及分析师预期。J.C. Penney跌63美分,至27.54美元,跌幅2.2%;尽管该公司第一财季净利润增长,但其对第二财季和全财年的业绩预期逊于分析师预测值。
信用卡发行商类股走软,因此前美国参议院经投票表决允许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对借记卡交易的费用实施监管,并赋予零售商更多权限,使他们在与信用卡公司和银行就信用卡交易费用问题进行谈判时发挥更大影响力。Visa跌8.47美元,至77.26美元,跌幅9.9%。MasterCard跌19.86美元,至212.45美元,跌幅8.6%。
上一条:财经日报(100518)
下一条:财经日报(1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