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00113)
来源:         作者:         时间:2010-01-13         点击量1832

  【财经要闻】

  1.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远快于市场预期

  央行12日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10月以来央行首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远快于市场预期。此前市场普遍认为,一季度央行不会动用利率手段。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上调准备金率实际上在央行近日举动中已可见一些端倪。近日,央行频频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1月7日,央行于19周来首次上调三个月期票据利率。同时,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1770亿元,实现净回笼1370亿元,较前期大幅增加。1月12日,央行还开展了正回购操作,交易量增至2000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此前,央行高层也在多个场合暗示今年将启动准备金率杠杆,以应对通胀预期。去年末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公开场合表示,尽管国际上希望简化货币政策工具,但中国仍很强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因为中国存在外汇占款、对冲、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

  多位专家对金融界网站表示,本次提高准备金率主要是因为新年第一周信贷过快增长,警示银行不要在年初冲信贷。据媒体报道,新年第一周银行信贷规模大幅攀升,业内预计当周新增信贷或逾五千亿元。此外,12月份出口转正再次确认了实体经济的复苏,这也为货币政策的调整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2. 宝钢看涨后市上调2月出厂价

  在需求带动以及看涨预期的引导下,钢价“风向标”宝钢上调2月钢材出厂价。昨日记者获悉,2月份宝钢线材产品出厂价普遍上涨,主要品种的上调价格为300元/吨。而在本周内,宝钢的主打产品板材也将全面上调2月出厂价,预期上调幅度也在200-300元/吨。

  去年12月10日,身为业内铁矿石谈判代表的宝钢率先出台2010年1月的价格政策,并引领了一波钢厂提价潮。在铁矿石谈判进入实质阶段的关键时刻,宝钢带头涨价遭到了舆论的口诛笔伐,被认为是给中方谈判蒙上了阴影。

  此次宝钢顶住压力再次涨价,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艳平认为,一方面目前宝钢的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宝钢2月份的汽车板订单目前已经全部订完了。另一方面,目前市场对于今年钢铁形势看好。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国家各项投资拉动钢材需求的局面仍将持续,而出口形势也将出现好转。宝钢的调价有市场支撑。

  宝钢的再次调价,可能将再次引发新一轮钢企的涨价。上周已经共有10家热轧钢厂调整了出厂价格,沙钢上调出厂价格200元/吨,八钢、酒钢、莱钢、日钢、柳钢等上调幅度在150元/吨以内。
 
  “宝钢再次上调价格,对提振市场信心也有很大的帮助。从上周末开始,钢材市场出现盘整的迹象,宝钢调价能够扭转这种局面。”胡艳平表示。

  3. 中国将在十年後赶超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瑞信

  瑞士信贷周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过去六年中,中国居民收入激增,尤其是收入处于最高档的居民,这令中国步入十年後超越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轨道.

  瑞信对2,700位受访对象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地产和汽车购买大幅上升,突显多数投资者为何押注中国消费板块走升.

  瑞信驻香港经济学家陶冬表示,"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十年的下一重大主题将为私人消费增长.这很可能将为全球其他地区提供急需的消费来源,并促进全球贸易、消费和增长再平衡."

  鉴于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预测,陶冬预计中国私人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在2020年达到23.1%,超越美国的22.9%.

  4. 李克强:把扩大内需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

  1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全国财政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立足扩大内需,突出民生保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李克强指出,今年是我国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扩大内需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防范潜在风险。

  5.美国经济数据

  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公布,美国11月份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较10月份的331.9亿美元扩大9.7%,至364亿美元,扩大幅度高于预期。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收盘涨跌互见 日本航空暴跌45%

  东京股市收盘走高;贸易商类股以及其他资源相关类股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 Co.)前景黯淡及其股价大跌所产生的看跌人气和负面影响。受摘牌忧虑影响,日本航空股价周二大幅下跌。日经指数收盘涨80.22点,至10,879.14点,涨幅0.8%。包括东京证交所一部所有股票的东证指数涨12.84点,至954.13点,涨幅1.4%。
   
  日本航空在长周末结束后再次成为市场焦点;长周末期间公布的一系列消息也大多对股市不利。日本航空的股票在整个交易日中一直受到卖盘的打压,最后以跌停收盘,本日下挫45%,收于37日圆。交易员表示,日本航空股价可能会在未来数日中跌至10日圆,因此前有报导称,政府正在考虑通过100%减资把日本航空股票摘牌。
   
  香港股市收盘走低,因围绕中国内地潜在紧缩措施的担忧拖累银行和中资地产股走低;另外,受美国铝业前夜公布令人失望的第四财政季度业绩影响,矿业类股也走低。恒生指数收盘跌84.88点,至22,326.64点,跌幅0.38%;盘中波动于22,192.98点至22,476.12点。
   
  继中国政府上周原则批准推出股指期货之后,中国股市持续走高,石油及银行股领涨,而房地产开发商类股则受逢低买盘提振而走高。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上涨61.22点,至3273.97点,涨幅1.9%。深证综合指数收盘上涨23.15点,至1213.10点,涨幅2.0%。
   
  澳大利亚股市遭遇获利回吐,因全球经济增长风向标美国铝业公司的业绩略微令市场失望,导致基本原材料类股带领大部分类股下跌。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跌51.2点,至4899.5点,跌幅1%,盘中曾一度跌至4893.1点的低位,但市场交投淡静,因许多交易员还在休假。
    
  新加坡股市收盘走低,受获利盘压力拖累,此外,当地企业收益季即将拉开序幕。基准海峡时报指数收盘跌17.42点,至2,916.11点,跌幅0.6%。股市今日成交28.6亿股股票,周一成交量为30.9亿股。大盘344只股票下跌,192只股票上涨。

  2. 美国和欧洲股市双双走低

  美国股市周二收盘走低,原因是美国铝业公司(Alcoa)令人失望的第四财政季度业绩报告以及雪佛龙公司(Chevron)和电子艺界(Electronic Arts)发出的业绩预警均对抑制投资者人气。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盘下跌36.73点,至10627.26点,跌幅0.34%,结束了连续四个交易日的涨势,并创下今年迄今为止的最大单日跌幅。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盘下跌30.10点,至2282.31点,跌幅1.3%,创下去年11月27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也是今年迄今为止最低收盘水平。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盘下跌10.76点,至1136.22点,跌幅0.94%,结束了连续六个交易日的涨势。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材料和金融类股领跌,所有类股中唯有必需消费品类股收盘勉强维持涨势。

  美国铝业大幅下跌1.93美元,至15.52美元,跌幅11%,该公司以第四财政季度亏损2.77美元的业绩拉开了公司收益季节的序幕,旗下建筑、航空、商业楼宇和燃气轮机市场销售额均出现下滑。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跌57美分,至16.36美元,跌幅3.4%,因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针对该行提起诉讼,指控其在2008年股东就合并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的交易进行表决前不予披露后者亏损额上升的做法违反了联邦授权委托规定。
   
  其他下跌的道琼斯指数成份股公司包括雪佛龙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雪佛龙下跌47美分,至80.41美元,跌幅0.6%,该公司此前警告称,预计第四财季净利润将低于前一个季度,受炼油和营销业务利润大幅下滑拖累。卡特彼勒下跌1.89美元,至62.24美元,跌幅3%,该股周一上涨6.3%。
   
  周二,受美国铝业和雪佛龙公布的业绩、以及电子艺界下调收益预期影响,投资者对第四季度公司收益季节的信心有所下降,进而拖累美股走低。电子艺界在两个月内第二次下调财年收益预期,该股在纳斯达克市场下跌1.42美元,至16.84美元,跌幅7.8%。

  欧洲股市周二下挫,受中国可能转而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美国公司收益季节黯淡开场拖累。
   
  道琼斯斯托克600指数下跌0.9%,收于256.38点,为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走低。
   
  矿业类股跌幅最大,并回吐了近期取得的涨幅,其中,力拓(Rio Tinto)下跌1.8%。
   
  该类股年初以来已累计上涨超过2.5%。
   
  地区市场,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7%,收于5,498.71点;德国DAX指数跌1.6%,收于5,943.00点;法国CAC 40指数跌1.1%,收于4,000.05点。
   
  欧洲银行类股也走低,Bank of Ireland跌7.9%。该行周二请求股东批准其加入爱尔兰政府的资产计划,此举将使其得以筹集新资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