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6022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2-22         点击量1376

  财经新闻

  1. 全国逾130城出台楼市去库存新政 公积金杠杆成重要工具

  自2月22日起,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全国多地城市房地产交易环节的契税、营业税征收比例将普遍降低。加上此前降低购房首付比例、上调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等政策,传递出各地政府主动推进房地产去库存的强烈信号。

  记者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30个城市出台去库存新政。这些新政的内容主要是哪些?效果如何?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出台的去库存政策主要分为5类:

  第一,公积金杠杆成重要工具。住房公积金已成为各地去库存的重要工具,多地公积金贷款率超过50%。据四川省住建厅统计,2015年公积金贷款为四川全省全年商品房销售贡献了1/4份额,为化解库存贡献了1/3份额。

  推进异地贷款、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放宽提取条件等已成为各地公积金新政的“标配”。如江西、甘肃等省份已落实公积金贷款全省“一体化”政策,积极推进异地购房。多省还表示将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如四川省今年将推进住房公积金向城镇稳定就业新市民覆盖,湖北已探索在乡镇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等。

  第二,降低税费。多地政府采取降低税费、契税补贴等方式减轻购房者负担。甘肃省近日将住房转让手续费整体下调33%;江西全面清理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还有的省份推出对商品房交易契税实施财政补贴等多项举措。

  第三,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买房也是重要措施。目前,山西、山东、甘肃等省已明确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进城购房。如山东将对农民进城购房给予契税补贴、规费减免、贷款贴息、物业费补贴等政策,以使其成为长期稳定的住房消费群体。

  第四,回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房。不少地方利用棚户区改造,通过货币化安置、政府回购商品房等政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如甘肃计划今年4.6万套保障房中的3.3万套从存量商品房中回购,福建等省明确表示不再新建公租房。

  第五,实施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山东、宁夏将鼓励企业利用存量房发展旅游、养老、创业等地产,开展多元化经营。如山东、海南等省份已探索将空置海景房、山景房改造为分时度假酒店、养老养生地产、家居式短租宾舍等持有型物业;将符合条件的非住宅库存改造为中小学和幼儿园、电商用房、都市型工业地产等。

  针对房地产库存较大的地区,政府还允许开发企业修改城镇规划相关内容,将已供应但未开发的住房用地或商业营业性用地,调整为跨界地产或新兴产业用地。

  记者走访安徽、河南、广西等多地楼市发现,当前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较大,有的地区去化周期达30余月。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李学军说:“县级城市库存压力最大,其次是省辖市。”

  对于购房者关心的房价问题,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商普遍采取的是稳价策略。受成本等因素影响,短期内不可能出现普遍的大幅降价。

  2. 沙特外长:将保护市场份额 不准备减产石油

  据外媒报道,沙特外长今日在采访中表示沙特不准备减产。

  今日,沙特外交部长Adel al-Jubeir在利雅得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如果其它产油国想要限制或者同意冻结产量,将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但是沙特不准备减产。”

  Adel al-Jubeir还表示:“石油市场的供需和市场力量(market forces)将决定石油问题。沙特将保护本国市场份额,我们此前已就此声明。”

  伊拉克石油部发言人Asim Jihad则在周四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伊拉克希望石油市场稳定,并将加入任何为提振油价所采取的行动,但前提是所有的OPEC成员国和非成员国都这么做。冻结产量的会谈仍在继续,但如果各国达成协议那么下月将会召开紧急会议以研究如何落实该协议。”

  本周早些时候,全球两大石油出口国沙特和俄罗斯表示,会将产量冻结在今年1月水平。沙特、俄罗斯、委内瑞拉、卡塔尔会晤后表示,只有在其他产油国也跟进控制产量的情况下,四国才会真正落实这一限产决定。OPEC成员国科威特也同意加入该协议,科威特提及本国产量将维持在300万桶/日。

  昨日,伊朗石油部长在和伊拉克、卡塔尔以及委内瑞拉石油部长会晤后,表示支持多哈会谈所提议的冻结产能协议,但没有表态加入协议。油价闻讯大涨。

  油价在上一交易日大幅上扬,布油涨7%,美油涨5%。今日开盘,布油突破35美元关口,美油突破31美元关口。但随后公布的EIA数据不佳令油价回吐涨幅。

  3. 外汇占款科目调整撩拨市场 央行或掩盖资本外流情况

  一个细微的科目调整,再度激发市场对外汇占款数据的关注和担忧。

  近日,央行在2016年1月份的常规金融数据报表中作出了两处调整。一方面,央行不再公布《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来源方项目下的“外汇买卖”项目;另一方面,央行将《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的“外汇买卖”项改为“中央银行外汇占款”项目。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市场投资人士对这一报表科目的细微调整相当敏感。甚至不乏观点认为,央行在目前的环境下对月报项目进行调整,难免引发市场对于资本外流压力的更大猜测。

  但是受访的专业人士表示,这种担忧可能属多余。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央行此举并非隐匿资本外流数据,而是让此前容易混淆的金融机构口径、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两个概念更为清晰易懂,本质上并未改变。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央行第一次在其财务报告中调整项目,在稳定人民币汇率及资本外流压力的背景下,此次调整的时间点让市场尤为关注。

  央行2016年1月份的《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显示,此前按月公布的来源方项目下的“外汇买卖”项目已经消失不见。同为来源方项目的“其他”项目金额为2439.17亿美元,较2015年12月数据增加了2235.26亿美元。

  在2016年1月《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央行将“外汇买卖”项改成了“中央银行外汇占款”,金额则由2015年12月的26.59万亿元降至24.21万亿元。

  鲁政委认为,此次央行月报项目的技术性调整使外汇占款数据更为清晰易懂。此前有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及金融机构口径的外汇占款两个数据,但很多人对这两个概念区分不清,容易产生概念混淆,现在央行月报中仅采用央行口径数据,本质上并未改变且更为通俗易懂,反倒回应了市场最关心的话题,即央行在干预汇率波动的过程中到底花了多少钱。

  据了解,由于银行结售汇制由商业银行柜台结售汇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两层市场体系组成,且两个市场外汇供求都存在管制刚性,因而外汇占款也就相应具有两种含义及统计口径。

  其中央行口径外汇占款是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属于央行购汇行为,反应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国外资产”项下,其变动对基础货币投放产生影响;而统一考虑银行柜台、银行间外汇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投放则为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统计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计入资金运用方的“外汇买卖”项下。

  此前,通过不同口径外汇占款往往可以探寻到资本外流或是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操作的痕迹,不过央行此番月报项目调整无疑使得这种测算方法更为艰难。有市场分析即认为,央行存在借此掩盖资本外流情况的意图。

  澳新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指出,由于央行不透明的工作方式,市场无法对其资本流动情况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将引起更多的猜测,猜测中国正受到资本外流的巨大压力。

  不过鲁政委称,央行并非隐匿数据。在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之后,此类数据需按照国家规范正式披露,此番两处技术性调整结果并非隐匿,而是让概念变得更加清晰易懂,对负债端的基础货币投放也无实质性影响。

  “关注资本外流的前提是固定汇率制度,或者说汇率弹性非常低的经济环境下才会关注资本外流,因为固定汇率制度常常与资本管制联系在一起,外汇储备流出情况决定存量,此时外汇占款就变成一个很关键的数据。货币当局能随时动用,以稳定汇率的资金只有外汇储备,如果被个人账户买进,央行外汇相应储备就相应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外流只能是指外汇储备的减少,而不是说境内的资金转移到海外,此时要测算资本动态仍可采用央行外汇占款数据。”鲁政委表示。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央行基本上做不到隐匿数据,因为有很多数据来源可以获得有关资本动态的信息。“我们正等待更多数据的发布,包括央行收支表、外管局发布的商业银行购售汇情况等,以更好地了解资本动态和解读央行做出这种调整的意图。”谢亚轩表示。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多收低 市场风险情绪受到抑制

  亚太股市周五(2月19日)多数收低,市场风险偏好情绪受到抑制,部分原因在日元走强,以及油价回落。

  日本股市周五在清淡交投中下跌,因日元走强以及油价回落削弱了风险偏好。日经指数收跌1.4%至15967.17点,但仍录得6.8%的周线涨幅,上周曾重挫11.1%。东证股价指数跌1.5%至1291.82点,成交量仅为22.9亿股,为1月末以来最低成交量。JPX日经400指数跌1.4%至11688.54点。

  早盘两市低开,沪指盘中下探一度跌近1%,并围绕2850点震荡,题材股表现较为活跃。午后开盘,网络安全概念爆发,两市回暖,随后万达信息(31.50 +3.96%,买入)等创业板权重个股快速拉升,带动两市进一步走高,创业板盘中涨近2%;但资金跟进意愿不足,两市冲高后再度回落,震荡明显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周线收出2016年以来首次2连阳,且为年后首周涨幅超3%。截至收盘,沪指报2860.02点,跌2.87点,跌0.10%;深指报10162.32点,涨45.92点,涨0.45%;创业板报2211.01点,涨20.10点,涨0.92%。沪市成交1784.25亿元,深市成交 3029.56亿元,两市共成交4813.8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近1100亿元。隔晚美股回软,恒生指数今早低开124.65点,跌0.64%,报19238.43点。之后盘中低位震荡前行,截至收盘,恒指跌幅为0.40%,下跌77.58点,报19285.50点,全日成交553.9亿港元。本周,恒指累计涨幅为5.27%,上涨965.92点。

  韩国股市微涨,令本周稍早的大幅涨势锦上添花,受出口类股提振。韩国股市综合股价指数收涨0.4%至1916.24点。本周累计上涨4.4%,创2012年8月10日以来最大单周百分比涨幅。初步数据显示,外资买超1,723亿韩元(1.3963亿美元)的韩国股票。

  台湾股市周五小幅收升,但周线大涨3.25%。分析师指出,台股维持强势整理,不过今日量缩不利上攻,下周关注外资的动向。台湾加权股价指数收涨0.12%,至8325.04点。外资及陆资在台股买超23.75亿台币,连四个交易日买超共计244.27亿台币。

  2. 原油大跌拖累美股,投资者争相购入避险资产

  周五(2月19日),尽管美国CPI数据表现靓丽,但是投资者依然保持警惕,美元指数在高位震荡。与此同时,原油价格转跌,打击了投资者信心,拖累美股下行,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推升日元。不过受到平仓盘影响,黄金并没有上涨多少,仍然维持在1125美元之上。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下跌25.41点,跌幅0.15%,报16388.02点;

  标普500指数收盘下跌0.27点,跌幅0.01%,报1917.56点;

  纳斯达克指数收盘上涨16.69点,涨幅0.37%,报4504.22点;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周五收跌1.27美元,或3.70%,报33.01美元/桶;

  美国NYMEX原油期货价格周五收跌1.13美元,或3.67%,报29.64美元/桶;

  COMEX 4月黄金期货收涨4.50美元,涨幅0.4%,报1230.80美元/盎司,本周累计下跌0.7%,创一个月以来首次单周下跌。

  美国公布的CPI数据好于预期,短线拉升美元上涨,表现靓丽的CPI数据缓解了市场对通胀面临下行压力的担忧,料将为美联储加息决策  提供支撑,但不足以完全逆转市场的悲观预期;美元指数短期内或有望回升,但上升空间或有限。除了日元和英镑外,美元兑主要货币表现震荡。因市场传出消息称英国与欧盟达成协议刺激英镑上涨,全球股市走低则引发投资者争相购入日元。

  纽约金价周五收盘小幅上涨,但本周累计录得跌幅,为大约一个月以来的首次。今年至今金价累积上涨近16%,因金融市场普遍动荡,激发了对黄金的需求。 汇丰银行(HSBC)在周五发布的报告中称,黄金在重要的心理价位1200美元/盎司上方正构筑新底,黄金持稳在此上方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纽约油价周五收盘大幅下跌,但本周仍录得涨幅,本周较早时主要产油国达成冻结产量协议的消息一度推动油价大幅反弹,但目前投资者的注意力已重新回到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问题上。美银美林大宗商品研究主管Francisco Blanch表示,冻结协议是朝着稳定油价甚至稳定全球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OPEC产量冻结协议应有助于油价筑底。

  周五,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因油价再次下跌拖累能源股下行。道指和标普500指数本周分别累计上涨2.6%和2.8%,创下自去年11月20日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纳指本周累计上涨3.9%,创下自去年7月17日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美国合众银行财富管理的首席股市分析师Terry Sandven表示,周五的行情表明美股正进入暂停模式,这需要等到投资者更清晰地判断油价是否已趋稳定,美联储的利率计划及上市公司第一季的盈利前景。


上一条:财经日报(160223)
下一条:财经日报(1602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