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策与马谡之死
来源:中财论坛         作者:一介草民         时间:2019-07-19         点击量2420

  众所周知,隆中对策是诸葛亮感动于刘皇叔的三顾茅庐之情,第一次和刘备在自家茅庐见面时,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和预测,以及对刘备集团长远战略的规划,最终的目标是从益州和荆州两路讨伐篡汉的曹操集团。此项规划诞生一千八百年来,备受世人的称赞、敬佩。对策的时间在赤壁之战之前。马谡之死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临近结束之际,此后,马谡便成了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典型,备受人们的讽刺指责,甚至痛恨。这两件事前后相距大约十六七年之久。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似乎有点风牛马不相及的嫌疑。可是,我却自以为这两件事之间的确存在着联系,而且马谡死到临头似乎依然糊里糊涂。

  既然马谡死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临近结束之际,我们姑且从诸葛亮的北伐谈起。

  首先,诸葛亮的北伐是形势上的必然。北伐前,虽然有刘备伐吴的失败,先主刘备的去世,以及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叛乱,但此时经过诸葛亮亲自南征平叛,以及蜀汉上下齐心协力一系列的整顿,蜀汉的局势已经稳定。虽然“益州疲弊”,“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也就是国内形势一片大好,上下齐心一致对外。况且,自从刘备去世后,后主刘禅给了尊敬的相父诸葛亮极大的权力和便利,就是开府治事,国家大事,一切由相父说了算。那么,诸葛亮在隆中对策的既定方针,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

  其次,诸葛亮的北伐也是理论上的必然。所谓的理论就是隆中对策,这个长远规划的设计者就是诸葛亮自己,并且对这个理论实施的结果,设计者在理论的出台之日,也做了非常乐观的估计,“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对策出台之日,就受到集团领导的高度赞赏。诸葛亮自己制定的战略理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万事俱备”,岂能不执行?

  再次,诸葛亮的北伐是舆论上的必然。隆中对策在刘备集团里,可以说上层人士,大都知晓。因为刘皇叔打的旗号的“兴复汉室”。此时,最大的篡汉奸贼曹操虽死,但掌权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特别令汉室之臣义愤填赝和不能接受的是,罪大恶极的曹丕已经篡汉自立,改汉为魏。在此风口浪尖上,若是继续缩头不声不响,唾沫星子也会把人淹死。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初期,就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战绩。北伐正式开始前,实施反间计,致使诸葛亮始终担心的劲敌司马懿受到魏主的猜忌,失去兵权,诸葛亮去掉了一位强劲的对手。战争初期,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天水等三城,而且一鼓作气骂死王朗。

  因此,不论从哪方面来看,诸葛亮都必须继续征战,没有任何理由停止或者放弃已经初见成效的北伐。但是,作为一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蜀汉王朝的大管家,诸葛亮对于自己掌握的蜀汉的家底,无疑是十分清楚的。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就说过:“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蜀汉直到覆亡之际,就是诸葛亮死后三十年,人口也仅仅只有九十余万,包括军垦的军队仅仅十万,偏安于交通闭塞的西南一隅,没有丝毫地利的因素。占国土面积将近一半的西南边疆,尚是蛮荒之地,且刚经过叛乱和战争,不可能有经济力量来支持中央政府,以弱小的蜀汉和强大的曹魏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加速蜀汉的灭亡。

  究其实质,蜀汉的北伐,其实也是蜀汉综合国力的实际与诸葛亮的规划蓝图、人心思汉构成的一组难以消除的矛盾,这个矛盾硬逼着诸葛亮必须硬着头皮,和曹魏拼消耗。持续不断地拼消耗,蜀汉国内外的一切矛盾都会逐渐暴露出来,从而导致国内经济的崩溃,引起政治局势的不稳定,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无法抑制的灭亡。怎样避免灭亡的惨剧,必须休养生息,必须不动声色地停止这场所谓“兴复汉室”的战争,而且不被朝野上下谈论、谴责、反对,这就必须找到一个绝佳的、而且是他人暂时看不出破绽的借口。

  这个绝佳的借口,如何寻找,确实有点费神。但是,对于诸葛亮这样绝顶聪明的人来说,也不是根本做不到。形势往往也因为战事而发生变化,战事也可以因为人事而发生变化。因此,寻找停止北伐的绝佳借口,必须寻找一位绝佳的人选。这个人选是谁,无须反复掂量,参军马谡无疑就是合适的候选人之一。

  诸葛亮南征西南边疆出发时,荆州名士参军马谡一路送行,滔滔不绝地向诸葛亮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战略方针,诸葛亮微笑着十分虚心地接受了。接受马谡此项建议之时,以诸葛亮之智,先主刘备白帝托孤时评价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话,绝对不会忘记。不过,对此也可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但从此对马谡有了更多更全面的认识,马谡喜欢夸夸其谈,喜欢在领导面前说大话,表现自己。领导这样的人,还不好办吗?带在身边,适当的时侯,就会人尽其才的。

  因此,面对着第一次北伐初期取得战果,诸葛亮可以说且喜且忧。收服了一位可以作为继承人的将领,初战取得喜人战绩,进一步提升了诸葛亮的个人威望,增强了诸葛亮对益州集团成员的威慑力,同时证明了隆中对策的英明正确。忧的是,战争的消耗实在太大,长期以往,蜀汉绝对难以支撑,被战争拖垮。怎么办?握在手心的“棋子”该出手了。

  因此,在得知司马懿重新出山带兵前来时,诸葛亮的军事布置就非常值得玩味。诸葛亮在众将面前声言司马懿此番赶来,必取街亭这个战略要地,明明知道街亭和列柳城是通往汉中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街亭,失去了街亭,就会全军溃退。在这样十分危险又十分紧急的情况下,当时帐前还有先锋、能征惯战、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大将魏延,十分谨慎、经验颇丰的将军王平,以及高翔等人,总之,这些将军的作战经验都比熟读兵书只会夸夸其谈的马谡丰富。结果,诸葛亮询问谁敢带兵防守街亭,喜好夸夸其谈的马谡果然上当,诸葛亮便唯恐出现意外似的立即答应了马谡的请求。虽然随后缀有一系列反反复复的嘱咐,甚至巧用激将法,一步步引诱马谡立下军令状,却根本没有改变马谡担任守候街亭主将职务观点。其实,此时引诱马谡立下军令状,已经注定了马谡必死,诸葛亮停止北伐的借口已经找到。虽然派遣老将王平,但规定王平只是作为马谡的助手。马谡、王平到达街亭时,马谡坚持在山顶扎营;王平反复争执无果后,带着五千兵马另外扎一座军营。战争的紧急关头,助手竟然还可以不听主将的意见,另外带兵出走,真是奇谈!而且事后兵败,主将被砍头,助手竟然受表彰,真是怪事!能力不强的高翔驻守列柳城,作为呼应,和街亭的马谡共同防守咽喉要道。最后在魏延提出异议时,诸葛亮居然巧言虚与委蛇,根本没有给大将魏延实际任务。有人说,这是诸葛亮安排马谡防守街亭,是忘记了先主刘备临终前的嘱咐,也有人说这是诸葛亮在安排上的失误。若是联系诸葛亮一惯谨慎的性格来看,以诸葛亮二十余年的政治军事经验来看,不可能犯这类小儿科的错误,绝对不是简单的失误二字就能够解释清楚的。再说,马谡属于诸葛亮领军的荆州集团,借马谡的人头停止战争,更加不易引人怀疑;且具有极大的震慑效果。

  马谡防守街亭的结果,自然在意料之中。看看诸葛亮安排的撤退,可以说有条不紊。这既是他的能力,其实也是早就预谋在心的计划。只有如此,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内心里不能言明的目标已经顺利地实现,在马谡临死前,必然要做足样子语重心长地数说兼指责一番,让马谡本人以及旁观的众将明白这是马谡自取灭亡。既然已经借马谡的人头停止了战争,那么自然不能亏待马谡这位无法言明的有功之臣的家属和子女们,况且马谡和诸葛亮都属于荆州集团,是二十余年的老战友;所以,诸葛亮当即允诺,定时供应给马谡家禄粮,还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不必多嘱。”看明白了吧,马谡违反军纪,打了败仗,导致全军败退,自然该杀;但是家属不但没被牵连,还可以定期领到俸禄和粮食,孩子还被丞相认作儿子,其中难道没有玄虚吗?

  杀了马谡,诸葛亮自然该表示了自己的姿态,怎么办?痛哭一番,大喊对不起先帝,忘记了先帝临终的嘱咐。不然的话,如何向众将以及天下人解释错用马谡这事?如这般表演一番,就可以让已经接近谢幕的斩马谡一剧更加逼真,更加天衣无缝。同时,如此大哭一场,做足了样子,推卸了责任,保住了自己的实际权力,更重要的是保存了国家的实力,避免了国家血竭而亡的悲惨命运。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正大光明地带上了马谡,其实不动声色地把马谡带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诸葛亮巧妙地利用马谡的项上人头,血祭了隆中对策,使隆中对策显得英明正确,鲜艳耀眼,光彩夺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