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要闻】
1. 商务部:欧盟拟对华产品征收高关税
11日,商务部网站发布了一则来自商务部驻意大利经商处的预警信息。预警援引欧洲当地媒体的报道说,欧盟正准备通过高关税的方式对抗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
“这一举措并非空穴来风,在去年11月欧盟公布的未来5年的全球贸易新战略蓝图中,就特别强调贸易的竞争性,希望以贸易促进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解决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问题。”该预警表示。
商务部驻意大利经商处的文章表示,今年以来欧洲经济逐步被欧债危机推向冰冷深渊,但中欧贸易却增长迅速,凭着劳动力成本等获得的竞争优势,中国出口的商品越来越多,但欧盟对此的抵制也越来越多。
“今年以来,欧盟一系列举动释放出一个信号:其对华贸易政策愈加强硬,在债务压力下,欧盟很有可能兴起贸易保护浪潮。”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博客)(微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一个明显的迹象是,欧盟正试图依靠贸易帮助其经济脱困。2010年11月,欧盟委员会出台了一份名为《贸易、增长和世界事务》的新贸易战略文件。这份勾勒出欧盟未来5年的贸易政策走向的文件,主张采取更加强硬的策略为欧盟企业打开外部市场。
而此后,欧盟的一系列贸易政策举措均贯彻了新贸易战略文件的原则——强势打开外部市场,并用各种手段阻挡商品进口。
今年5月中旬,欧盟委员会宣布了对中国的第一起“双反案”(反倾销反补贴)结果,裁定对中国铜版纸企业征收4%至12%的反补贴税和8%至35.1%的反倾销税。此外,欧盟还于日前宣布,对中国自行车及自行车零件的反倾销税再次延长5年,并将税率提高到48.5%。
根据欧盟玻璃纤维产业的申诉,欧盟委员会已于今年7月末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玻璃纤维织物正式立案,开展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为编织或针织的纤维织物以及针织的连续玻璃纤维纱。如果发现有倾销的证据,在2012年3月就会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商务部还援引德国《明镜周刊》日前的一则报道说,欧盟成员国现已决定,从9月中旬开始提高从中国进口的墙砖和地砖的进口关税,这一对中国墙砖和地砖征收5年的惩罚性关税最高达到69.7%。来自路透的报道称,一欧盟外交官表示,这个提议获得了多数欧盟成员国贸易官员的支持。
欧盟最近一系列强硬的对华贸易举措,与其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中欧贸易的迅速恢复不无关系。今年以来,“欧猪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之中,欧盟以贸易救经济的思路逐渐明晰。“面对经济困难,欧盟未来几年需要加倍努力确保通过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贸易应在经济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事务的委员德古特说。
尽管欧洲经济面临巨大挑战,但中欧贸易却增长迅速,这令欧盟内部贸易保护主义浪潮逐渐汹涌。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7月,中国对欧盟出口额达3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中国出口的增多使欧盟倍感压力。
此外,商务部人士还指出,最近,由于世界贸易组织认同中国对欧盟进口关税质疑的裁决,欧盟与中国贸易关系变得越发紧张。
白明表示,欧盟的一系列贸易保护行为都是为了把别国排挤在本国市场之外,具有明显的“自利性”,但实际上靠这种方式谋求经济发展不可能长久。对于中国来说,可以预见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进入欧洲市场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欧盟提高关税的做法将使得中国商品出口订单减少、出口成本上升。作为中国目前第一大出口市场,欧洲贸易环境的持续恶化必然会给中国出口带来很大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白明认为,从根本上讲,中国需要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上予以化解,在自身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要和欧洲产业形成产业链内的衔接,加深彼此间的产业内合作。
“欧盟的强势贸易政策将不可避免对我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处长程永如也对记者表示,“我们需要在全球战略利益格局中定位中欧经贸关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化解供应链改变和价值链攀升的阵痛,了解欧盟产业与政府的反应,在未来发展中深化专业化合作与分工。”
2. 消息称中央2012年将削减保障房建设目标至800万套
据香港《信报》8月11日报道,内地大幅增建保障性住房,是中央此轮楼市调控中最重要的手段。不过,受到收紧银根及地方债务危机等问题影响,地方政府或因资金压力而被迫放慢保障房建设步伐。
报道还引述外电消息称,中央计划2012年削减保障房开工量约20%,至800万套。
报道还称,有分析师更指出,今年的1000万套保障房目标可能也难达到,应该下调。
中国政府承诺今年要开始兴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十二五”时期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以满足中国民众对住房的需求。
3. 公开市场已连续四周向市场净投放资金共计1650亿元
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投放资金700亿元,此前已连续三周实现净投放共计950亿元。受央行资金维稳影响,此前市场资金紧张的形势已经大为改观。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从最近的国际国内局势看,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的可能性非常大。国家发改委的态度是物价拐点已近,且输入型通胀压力得到明显缓解,因此8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提准的可能性也明显下降。
昨日上午发行的3个月期央票中标收益率3.0801%。该利率已连续第七周持平。同日,央行还进行了300亿元91天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08%。央行本周二发行了20亿元1年期央票和830亿元28天期正回购。上述品种利率均与此前持平。
“现在无论是1年期还是3个月期央票的一二级利差都处于相对合理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各央票品种收益率持平实属正常。”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称。
数据显示,目前1年期央票一二级市场利差在16个基点作用,3个月期央票一二级市场利差在18个基点左右。
上述交易员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公开市场到期释放资金仍将主要由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对冲。虽然美债、欧债危机影响日益扩大,美欧两大经济体复苏前景悲观,但是国内货币政策对抗通胀的目标不变,政策取向不会变。但抗通胀货币正常工具出台的时机需要仔细权衡,从目前的情况看,8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已不大。
7月外贸顺差超300亿美元,业界估计外汇占款应超过3千亿元人民币。央行的解释是提准主要就是用于对冲外汇占款。
中信证券预计,年内不会加息,未来继续提准的可能性明显下降。
央行今日对货币政策的最新表述为,“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从顺序来看,加息处于第一位,提准已被放在第四位。
加息被认为是抗通胀最有力的工具。但国家发改委近日的表态则是,物价拐点已近,且输入型通胀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有鉴于此,市场研究人士认为,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收笼资金流动性力度,正好印证了央行对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最新排序。而各界对下半年物价的表现较为乐观,给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提供了条件。这种认识对近期处于动荡中A股也可说是一个利好。
本周央行共计向市场净投放资金700亿元,上周为440亿。至此,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连续四周向市场净投放资金共计1650亿元。
【金融市场】
1. 亚太股市收盘涨跌互见
亚太股市周四收盘涨跌互见,中国股市上证综指收涨1.3%,新加坡股市基准海峡时报指数收跌0.9%,为连续第七个交易日下跌。
东京股市收低,追随海外市场前夜大幅下跌的走势。由于围绕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担忧再度燃起,Dai-ichi Life等保险类股走低,为规避风险,投资者开始转向Fast Retailing等内需相关类股。日经指数下跌56.80点,至8981.94点,跌幅0.6%。
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再度引发担忧,香港股市走低,追随美国股市前夜跌势。汇丰控股(HSBC)及腾讯控股(Tencent)跌幅居前。恒生指数下跌188.53点,至19,595.14点,跌幅0.95%。
中国股市收盘走高,受一则媒体报导提振;该报导称,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已经在中国股市买入了至少人民币100亿元(合15.6亿美元)的股票,以对股市构成支撑。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上涨32.33点,至2581.51点,涨幅1.3%,交投振荡。
澳大利亚股市收盘持平,收复前市失地,摆脱欧美股市新一轮跌势的拖累,因投资者对澳大利亚可能降息的关注度超过了围绕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风险的担忧。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跌0.1点,至4145.1点。
新加坡股市收盘走低,亚洲地区其他股市涨跌互见;美国经济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相关担忧挥之不去,投资者继续全线抛售。基准海峡时报指数周四收盘下跌24.87点,至2,796.22点,跌幅0.9%,为连续第七个交易日下跌。
2. 美国股市大幅走高 道指涨3.95%
美国股市周四大幅走高,受乐观的公司消息和经济数据提振,投资者挽回了前一交易日股市暴跌造成的大部分损失。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涨423.37点,至11143.31点,涨幅3.95%。这是道琼斯指数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波幅在400点或以上,为该指数编制以来首次。
标准普尔500指数涨51.88点,至1172.64点,涨幅4.6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11.63点,至2492.68点,涨幅4.69%。
好于预期的就业数据和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的业绩改善迹象推动本交易日股市上涨。此外,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和欧洲银行业没有进一步利空消息传出,这也对市场构成提振。这两周市场波动剧烈,投资者一边考虑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一边为欧洲、美国的债务问题感到不安。
尽管股市大幅上涨让部分投资者感到宽慰,但在其他投资者看来,这更像是近期股市剧烈波动的表现。
思科系统是表现最好的蓝筹股,该股飙升16%;该公司周三晚间发布了业绩报告。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以7.1%的涨幅位居第二;该股涨48美分,至7.25美元。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四公布,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截至8月6日当周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395,000人,为四个月来的最低水平。这也对本交易日的投资者信心构成提振。
来自欧洲方面的下行压力有所消退,因为据称欧洲可能会禁止所谓的“裸卖空”交易,这可能会减轻股市面临的部分短期压力。欧洲股市收盘大幅走高。
近期市场下挫依旧令主要股指承压。截至周三收盘,道琼斯指数本月跌幅几乎达到12%;周四开盘时,标准普尔500指数累计跌1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累计跌幅近14%。
近期市场波动还伴随着罕见的高成交量。最近几个交易日的日成交量一直是今年平均日成交量的两倍以上。
公司消息方面,AOL涨12%,此前该公司宣布了2.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Advance Auto Parts涨8.4%,该公司第二财政季度业绩好于预期。
新闻集团(News Corp.)涨18%。该公司周三宣布,第四财季净利润下滑,但同时提高了半年度派息。Sara Lee下跌1.3%,该公司对2012财政年度的预期逊于分析师的预期水平。
Brinker International涨14%,该公司第四财季业绩好于预期,同时发布了对新财年的乐观预期。
其他经济数据方面,周四早间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份贸易逆差意外扩大,达到逾两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
周四前市,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的股票一度被暂停交易,因该股的波动幅度过大,触发了熔断机制。但该股收盘仍上涨3.55美元,至71.58美元,涨幅5.2%。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涨1.89美元,至25.81美元,涨幅7.9%。该公司称,已授予A123 Systems一份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合同。A123 Systems涨1.43美元,至4.60美元,涨幅45%。
Darden Restaurants涨3.39美元,至48.44美元,涨幅7.5%。该公司称,计划通过与CMR S.A.B. de C.V的区域拓展协议,把旗下的Red Lobster、Olive Garden和The Capital Grille品牌打入墨西哥。
伊丽莎白•雅顿(Elizabeth Arden)第四财季利润增长逾一倍,因北美市场的强劲需求继续对该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率构成提振。该股涨4.13美元,至30.77美元,涨幅16%。
上一条:财经日报(110816)
下一条:财经日报(1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