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5040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4-02         点击量1292

  财经新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盘活和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有效支持经济增长;确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措施,培育经济新动力;决定适当扩大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更好惠民生、助发展。

  专家认为,经济新常态下,不强调GDP(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是不要GDP。尤其考虑到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很可能大于去年,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出台有利于保证2015年GDP增长率实现预期目标。

  压顶稳增长重要性上升

  两会结束后,国务院先后作出多项部署,几乎都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关。多方专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这是因为将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确有必要,而达到这一目标的难度又在加大。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研究部研究员李娜认为,2015年开年经济增长加速下滑,内需萎缩超预期,外需不确定性大,需求疲弱与产能过剩格局并未有实质改善,结构性矛盾凸显,稳定经济增长任务艰巨,短期政策需重拳出击。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去年8月以来,中国经济遭受了一次财政收缩的冲击,各项财政开支意外大幅度下滑,导致经济增速突然出现比较明显的台阶式下滑,破坏了正在建立起来的平衡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盈利再次出现比较明显的恶化,经济的低通胀压力明显加剧。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看,这种冲击很可能开始扩散,构成了对私人部门的投资活动以及私人部门可选消费的冲击。面对这样的局面,至少从表面来看,整个财政货币政策被迫转向比此前更加积极的方向去支持总需求的增长。短期内,通过改善市场主体预期以及财政开支扩大,能够起到比较短暂的阶段性作用,但是经济重建平衡更主要的力量还将基于供应继续收缩和调整来实现,也许最早要到下半年甚至明年才能重新确立起来。

  “我们有7%以上的增长潜力,而且应该力争把这个潜力挖掘出来,在‘十三五’规划完成的时候,2020年达到12600美元的人均GDP水平。”经济学家林毅夫说,要达到这个目标非常关键,不仅为了实现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两个“翻一番”,更重要的问题是进行国际比较。

  扩围社保基金可投地方债

  在国务院4月1日部署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中,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的安排尤为引人关注。

  会议决定,在依法审慎合规、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是把社保基金债券投资范围扩展到地方政府债券,并将企业债和地方政府债投资比例从10%提高到20%。二是将基金直接股权投资的范围,从中央管理企业的改制或改革试点项目,扩大到中央企业及其子公司,以及地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包括优质民营企业。三是将基金的信托贷款投资比例上限由5%提高到10%,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参与力度。四是允许基金按规定在全国银行间一级市场直接投资同业存单,并按照银行存款管理。

  会议指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保民生的重要资金来源。适当拓宽基金投资范围,分散风险,稳定和提高投资收益,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符合人民根本利益。

  来自全国社保基金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达到15289.60亿元,基金权益14509.57亿元,其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12350.04亿元;做实个人账户资金1105.55亿元;广东省委托资金1053.98亿元。2014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总额为1392.09亿元,收益率达到11.43%。2014年,为了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全国社保基金向6个地方保障房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放了信托贷款。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谢旭人日前部署2015年工作时强调,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另外,随着社保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部分收益较好的投资产品已接近限制比例上限、股市估值较高的情况下,基金保值增值的难度正不断增加。他强调,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利时机,进一步丰富和优选直接股权投资项目。抓住国家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机遇,探索投资创新型产业基金,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获取长期稳定收益。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股票市场的表面繁荣并不能掩盖经济增长继续下行的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稳定经济增长都将是中央政策最大的主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GDP基数巨大,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困难重重,地方政府的债务违约风险较大,继续靠银行系统扩大信贷来稳增长并不现实。他认为,在当前股票市场已经有风险的情况下,扩大全国社保基金的债权和股权类投资,允许其投资货币市场工具,一方面起到了扩大投资渠道、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另一方面,引导全国社保基金加大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央企以及其他企业的股权投资,也将对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经济转型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并行财政+电子商务稳增长

  盘活和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措施,同样是重要的稳增长政策。

  会议认为,改革和完善财政资金管理,盘活沉淀的存量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的效用。为此,要抓紧出台方案,完善相关规定,对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建立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对工作不力的严肃追责。把“零钱”变成“整钱”,把“死钱”盘活用好。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苏剑称,在稳增长为首要目标,且政策取向为货币中性、财政扩张的大背景下,目前财政政策的实施主要以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并统筹使用的方式进行。盘活存量财政资金而不是依靠增量资金,是为了在不增加税收或政府债务的情况下扩张经济。统筹使用的原因是在目前反腐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存在不作为的现象,导致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据介绍,去年地方政府有1万亿元财政资金没有花掉,这相当于去年中国GDP的1.6%。如果这些钱被花掉,那么去年的GDP增长率就不止7.4%。

  会议指出,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是“互联网+”行动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减少流通成本,激励创业扩大就业,拉动消费,改善民生,增加金融活力,促进发展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要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积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为其清障搭台,在发展中规范和引导。

  “发展电子商务是通过激活民间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消费和投资来刺激经济,采取的都是供给管理政策,比如减税、简政放权、资金支持、创业就业支持等等。这种政策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不增加政府债务的情况下刺激经济。”苏剑说。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中的新亮点是提出了发展的新动力。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不是短期波动问题,而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问题,是提高供给动力和效率的问题。动力需要引擎,新动力需要新引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新的“双引擎”,一个是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另一个是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创新有两类,一类是依靠政府主导,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的创新模式;另一类是来自民间的、草根的,通过创业方式的创新。这两类创新都需要,我国目前对于后一类更需要大力推进。

2015年以来,经济世界正在经历明显南辕北辙的运行异像。该如何理解目前这种“弱经济、强股市”的反常现象?金融学博士程实认为,存在即是合理,反常现象本质上并不反智,关键在于选择什么视角去审视。 

  金融市场

  “Fact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现实比小说还诡曲)”,用这句英文谚语来形容当前经济金融运行,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

  而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人们对反常现象反而感到习以为常,以至于很少有人注意到,2015年以来,经济世界正在经历明显南辕北辙的运行异像:经济向下,股市向上,春意盎然,人心思涨。

  经济一边,海水冰冷,全球经济在弱复苏的新常态中且行且艰难,全球以及主要经济体的大部分经济数据均弱于趋势表现;而股市一边,火焰炙热,全球资本市场涨声一片,股市赚钱效应全面显现。

  截至2015年3月23日,美国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2.39%、6.13%和1.71%;STOXX欧洲50指数、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意大利股票指数、葡萄牙PSI指数、爱尔兰综合指数、荷兰AEX指数、丹麦OMX20指数和俄罗斯RTS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16.68%、21.62%、18.55%、6.77%、22.58%、16.13%、18.36%、17.24%、22.66%和9.03%;巴西IBOVESPA指数、阿根廷MERV指数和委内瑞拉IBC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3.92%、32.71%和20.47%;日经225指数、韩国综合指数、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澳洲标普200指数和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13.2%、6.32%、2.55%、10.07%和4.14%;中国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14.01%、16.03%、12.4%和55.84%。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种“弱经济、强股市”的反常现象?笔者以为,存在即是合理,反常现象本质上并不反智,关键在于选择什么视角去审视。

   所谓“经济是股市的晴雨表”,这实际上是一种长期视角,经济基础决定股市长期兴衰;而短期中,“预期总会自我实现”,经济基本面绝对水平好不好实际上倒在其次,决定股市短期涨跌的,是和预期水平的比较,也就是说,短期内,好于预期会提振股市,弱于预期则会引发市场抛售。

  而2015年以来,全球股市的普涨,不是由于基本面变得有多好,而要主要归因于基本面并没有变得更坏。

  首先,经济没有比想象中更弱。IMF在2015年1月份对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测是3.5%,这是一个既低于趋势水平、又相对前期有所调降的数字。这实际上把预期拉到了一个低标准,而一季度全球经济的实际运行,虽然绝对意义上没什么亮点,但还是比这个低标准要好一些。

  具体而言,有四重因素给全球实体经济运行在预期上方提供了托底效应:一是美国经济的强势表现发挥了支柱效应。

  2015年以来,美国经济“二度领跑”趋势得以确认,美国消费主引擎增长、劳动力市场改善、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和去风险进程均取得明显进展,这种略超预期的领头羊表现不仅巩固了美国在全球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核心地位,还对全球经济起到了较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是经济内生运行机制形成了“失速抑制”效应。市场机制的优雅之处恰在于,它会自然抑制各种超预期的极端趋势,全球经济减速从需求端导致商品市场走弱,2015年以来油价跌了14.95%,铜价跌了3.32%,铁矿石价跌了14.54%,商品价格下跌反过来又压低了生产成本,从供给端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助推力量。

  三是全要素生产力悄然发挥了鲶鱼效应。全球范围内,科技的加速进化正在悄然改变人类的生活,新能源革命、产业回流、工业4.0、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性创新不断涌现,全要素生产力由此获得潜在提振,进而产生了推升经济增长长期中枢的作用。

  四是宏观政策积极发挥了反周期调节效应。正是由于经济运行的前期表现令人担忧,弱复苏的新常态也带来了较大的社会压力,各国政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开始加大经济刺激力度,用“有形之手”对实体经济进行托底。

  其次,政策甚至比想象中更松。虽然不能说全球股市就是“政策市”,但宏观政策对股市的短期影响格外明显,特别是超预期的政策变化,会对股市短期走强产生巨大的助力。

  一方面,美国政策基调正显示出超预期宽松的倾向。虽然美联储不可回避地走在紧缩之路上,但耶伦一步三回头的“宽松偏好”彰显无疑,市场普遍认为,即便美联储表态不再对走出宽松持有“耐心”,但依旧会在加息问题上三思而缓行。

  此外,美国正在经历政治周期轮转前的关键年,奥巴马政府出于政治需求而保持政策松弛的潜在需要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非美国家政策也展开了竞争性宽松的博弈,或是出于应对弱复苏新常态的内部需要,或是出于应对强美元新常态的外部需要,大部分非美经济体都以不同形式进入了新一轮宽松货币周期。

  最后,危险没有比想象中更伤。股市短期表现实际上是对风险偏好的客观反映,2015年以来,波动率指数大跌32.19%,恐慌情绪明显缓解,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上升。

  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在于:一是一些黑天鹅没有变得更黑。相比跌宕起伏的2014年,2015年至今,传统地缘政治风险并没有发生突然劣变,而近来的热点问题也未明显恶化。

  俄罗斯在低油价打击下似乎锐气略减,乌克兰危机并没有走向某种极端;ISIS虽然还在攻城拔寨,但审“恐”疲劳下也没有太多惊人表现,欧美担心的类“911”事件暂未发生;新兴市场货币的跌跌不休似乎也到了某个瓶颈,区域性货币危机不再如前期般纷至沓来。

  二是另一些黑天鹅没有想象中的黑。风声鹤唳之下,市场总是容易草木皆兵,但事实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

  希腊退欧就是个例子,虽然市场对希腊极左翼新政府的愤世嫉俗充满担忧,但事实上一旦掌握政权,新政府也展现出识时务的一面,暂没有如预期般走极端。

  三是黑天鹅黑不黑越来越无人在意。一个令人略显尴尬的现实在于,被热议的危险在过去一年里并没有带来什么真正的市场危险,虽然地缘政治风险大量积聚、债务风险居高不下、通缩风险若影若现,但“雷曼时刻”始终没有再度出现,市场已经对各类风险出现疲态心理。

  从现实与预期三个层面的比较来看,基本面没有比预期更差,这给流动性激增和风险偏好上升共同激励下的股市短期普涨提供了合理解释。

  至于未来,笔者则以为,这种全局性的短期亢奋恐怕难以长久,全球股市的结构分化将成为大趋势。

  在诸多国家里,笔者最看好的,依旧是中美两国股市的后期表现,原因在于:

  第一,弱经济里看龙头,美国和中国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龙头,龙头最易受到国际资本的持续追捧;

  第二,美国经济增速提升有底气,内生增长动力的不断巩固保障了美国经济“二次领跑”不会昙花一现;

  第三,中国经济增质提升有灵气,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有望激活中国经济转型,引致中国经济协调、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第四,强市场里看实力,美国经济借由二次领跑夯实了霸权实力,而中国经济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新元素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实力提振将为股市持续走强奠定基础。


上一条:财经日报(150403)
下一条:财经日报(1504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