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1. 发改委推介2.14万亿元PPP项目 交通运输投资额占七成
专家表示,交通运输项目在此次推介项目中数量占三成、投资规模占七成,且由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在其中按地域分布占比较高,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接近六成,与国家战略意图高度吻合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公开推介传统基础设施PPP项目1233个,总投资约2.14万亿元,涉及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和重大市政工程等七个领域。该批项目是从地方上报的2053个传统基础设施项目中筛选出来的,条件相对成熟,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且有明确的融资需求。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总监徐光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发改委向社会公开推介的第三批PPP项目。PPP项目推进的核心问题在于付费机制(回报机制)和市场环境(契约精神),目标在于公私合营、共创效益,政府也有意在有现金流、有稳定回报预期的项目上加大推进力度,让更多沉淀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以弥补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板”。
从行业分布看,1233个项目共涉及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和重大市政工程等七个领域。其中,重大市政工程项目574个,占46.55%;交通运输项目373个,占30.25%;水利项目153个,占12.41%;林业项目43个,占3.49%;农业项目34个,占2.76%;能源项目33个,占2.68%;环境保护项目23个,占1.87%。
从行业投资规模看,交通运输项目投资14793亿元,占69.07%;重大市政工程项目投资4133.02亿元,占19.30%;水利项目投资1438.1亿元,占6.71%;环境保护项目投资307.55亿元,占1.44%;林业项目投资284.15亿元,占1.33%;农业项目投资264.93亿元,占1.24%;能源项目投资196.86亿元,占0.92%。
从数据来看,不论是行业分布还是行业投资规模,交通运输项目的投资规模相对其他行业都较大。徐光瑞表示,交通运输项目由于体量大、带动性强,故在目前的推介项目中占据较高比重,数量占三成、投资规模占七成,且由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故占比较高,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接近六成。从交通运输PPP项目的分布来看,也与国家近期的战略意图高度吻合。
徐光瑞告诉记者,考虑到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货币政策较难有大动作,未来财政政策作用将会更加突出,政府已将今年的赤字率提升至3%,因此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来弥补政府资金不足,成为政策的重点方向,PPP无疑将成为重要发力点。
“PPP的大力推进,对经济主要产生三方面影响,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原材料、建筑等上下游行业受益,文娱、养老、物流等服务业长期亦得到有力推动;二是金融环境不断优化,金融机构参与PPP、支持PPP的意愿不断增强,PPP引导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将释放更强的‘杠杆效应’;三是倒逼政府和企业共同遵守契约精神,逐步共建良好市场环境。” 徐光瑞表示。
2. 谁在制造房价泡沫:土地供应下滑 居民杠杆上升
8月房价上涨在一二三线城市联袂上演,南京出现地价突破上限后的“摇号”现象,杭州成为继厦门、苏州之后又一座热点城市……
这边厢,房价在“让人有点慌”的氛围中继续上涨,那边厢,调控在“能否起作用”的疑惑中连续出台。
房价为何超预期地持续暴涨?怎么有效预防泡沫破灭?中国证券报记者试图从资产荒、流动性、土地供应等多个角度来提供这个答案的拼图。
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8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显示,房价同比、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均有上升,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同样也继续扩大。
涨,成了今年楼市的主题词。不仅是房价涨,地价也在涨,尽管如此,抢房、抢地现象在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城市屡屡上演。
诸多资管人士将此轮房价暴涨归因于资产荒下投资资金的主动选择。在利率下行周期及利率市场化改革态势下,存款的吸引力正逐步降低,而盛极一时的互联网金融在一系列风险事件的冲击下,也正褪去高收益的光环,股市疲软和债市刚兑被打破的风险也促使投资者更加谨慎。
在大类资产中,20多年长牛行情的房地产时至今日依然是一枝独秀。“中国经济主要靠房地产,房地产不能崩盘”是诸多购房人坚定买房的最大理由,即使未来房价下跌,幅度也有限,是相对最为保值的资产。这已被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房价走势所验证。
在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看来,房地产市场是存在“隐形刚兑”的。最大的“隐形刚兑”来自政府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这是因为房地产投资能够带动的行业最多,如钢铁、水泥、有色、化工、家电、家具等,而且房地产投资在商品房销售畅通的情况下,可以带来可观的现金流回报,而目前基建投资的现金流回报很少,但债务的增长却很快。
兴业证券分析师阎常铭认为,资产荒往往出现在货币宽松周期内,这些过剩的资金大多最终进入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存量资产领域。日本在1980-1989年代货币环境十分宽松,在此阶段释放的过剩流动性更多地被用来购买存量资产,即进入土地、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从而形成了日本房地产历史上最大一波牛市。
在土地市场上,今年以来,开发商豪掷千亿买地。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1家房企拿地超过百亿,抢地最积极的房企合计拿地8355.78亿元,合计建筑面积11805万平米。
在资本市场,保险资金等金融资本也频频举牌上市房企。中报显示,险资重仓持有56家A股上市房企。前海人寿、生命人寿、安邦、平安等险资均在重金布局地产股。
居民存款向房地产市场的转移,银行对房贷资产的青睐,推动了房贷一路狂飙。
近两个月的央行数据显示,居民房贷已成为信贷的绝对主力。阎常铭说,今年1-8月累计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3.63万亿,同比增长90.4%。未来这一趋势必然带来核心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基本面的长期上行。他强调,银行资产配置将持续大幅度向按揭倾斜,这是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必然结果,是银行在资产荒背景下长期不可逆趋势。
“今年以来,在实体经济走软的背景下,银行对按揭资产偏爱有加,反映在前期按揭贷款利率一路走低,信贷投放占比加大。”交通银行(5.510, 0.00, 0.00%)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夏丹表示,目前房贷利率优惠已近极限,8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4.44%,为近两年来的首次停止下降;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9%,已连续9个月持平。
居民杠杆的快速上升正引起业内担忧。国信证券(16.430, 0.08, 0.49%)分析师董德志测算,如果维持前7月居民贷款投放速度,2016年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将达到44.7%,远超之前年份单年加杠杆的速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姚枝仲警告,当下是通过居民贷款支撑起房价上涨,其中是存有风险的。在高房价没有明显回落的情况下,又出现进一步的上升,这就是一个泡沫的过程。
不仅仅是居民杠杆上升,开发商的杠杆率也在升高。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上半年千亿级房企中,绿地控股资产负债率为88.3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万科资产负债率为80.6%,同比上涨近3个百分点;碧桂园负债率为78%,较去年末增加了3个百分点;恒大的负债率高达81.79%,保利的负债率也近80%。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说,目前整个居民的消费型贷款问题还不是很大,但消费型贷款增长速度太大,同比增长30%。虽然不用泡沫的概念来衡量,但要用债务偿还,以及资金链连续性的角度来考虑。
房价上涨的另一端是地价上涨,甚至出现面粉比面包还贵的现象。到底是地价推动房价,还是房价带动地价,这是一个解不开的谜题。
但现实是土地供应特别是一线城市土地供应在逐步下滑。比如,北京市2016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计划供应总量为4100公顷。而2015年为4600公顷,2014年则为5150公顷。据伟业我爱我家集团数据中心统计,2016年上半年,北京的土地供应总量为18宗,同比下降45.5%,环比2015年下半年下降76%;供应的土地面积为344.09万平米,同比上涨27.7%,环比下降43.8%。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有两个因素,合理因素是大都市区加快发展,不合理因素是城市发展战略、土地政策和制度。他直言,政府多年来通过土地财政来为城市建设募集资金,很多城市政府采取的是挤牙膏式的供地方式,使土地供应价格最大化。
刘世锦认为,如果土地的供地制度考虑与城市需求平衡,如特大型城市房价上涨,是否可以增加供地或释放出这种信号,如果农村用地宅基地和国有土地一样可以同权同价进入市场,那么房价是否还会高企?他预计,房地产投资在未来不太长的时间内就会回到正常状态,即使不是负增长,也很可能是零增长。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总体上呈回落态势。今年1-8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06834万平方米,增长12.2%,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夏丹表示,房地产开发投资主要来自于土地市场的贡献,房企出手阔绰、地价高歌猛进,使得在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降的同时成交价款却有了更快的增长。
土地市场的火爆大多出现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
19日,南京首次网上土地拍卖,共出让五宗块地。绿地集团以80.6亿拿下湖南路地块。而正方新城G44地块,经过182次竞拍,地价达到最高限价12947元/平,将进行摇号决定归于哪家房企。“南京此次集中供地,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土地市场过热的状况,同时扭转市场预期。”明源地产研究院副院长刘策表示,集中供地后土地溢价不会像以前一样达到100%,甚至200%以上。因此,对房企来讲,是阶段性的把握土地低点的机会,对改善目前市场供应,改善供需关系非常有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从更长远来看,政策调控一定要强调持续、稳定,不能时而在某个阶段人为的把土地供应缩小,又突然放大,大起大落不应是常态。刘策认为,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给予市场信号。通过市场住房需求的预期,政府来改善供给结构,降低商业、工业用地的比例,加大住宅用地比例,这才是一个比较有规则、稳定的供地节奏。
3. 监管层为险企举牌亮绿灯 险资权益类投资料增加
伊利股份在9月18日晚间公告阳光保险举牌信息之后,于9月19日起紧急停牌。此次阳光保险的增持行为使得外界再度开始关注险资举牌影响。分析人士认为,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加仓或举牌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无可厚非,险资提升权益类和商业地产配置是大趋势,未来险资对资本市场具有“价值发现+稳定市场+推进产业整合”的重要战略意义。
9月18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9月14日,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统增持其股份后,阳光保险合计持有伊利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00%。阳光保险称增持的目的是进行财务投资,会支持伊利股份现有股权结构,不主动谋求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且在未来12个月内不再增持伊利股份。9月19日,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股票自9月19日开市起紧急停牌,连续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保险监管机构相关人士表示,保险公司在现有法律和规则框架下的投资行为,完全是一种市场化的商业决策。绝大多数保险资金的投资行为是谨慎规范的,对被投资企业的战略推进起到积极作用,也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资本本身是没有属性的,关键取决于资本的拥有者、管理人的价值观。从披露的信息看,阳光保险的此次投资是一种正常的财务投资行为。投资是保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其具有的负债特性和资金特点,保险投资更加注重审慎稳健、注重风险控制、注重“三性统一”、注重可持续性,这也是全行业14万亿投资的主流表现和主体风格。
阳光资管内部人士表示,公司对外长期投资,都是基于对于被投资行业及企业前景的看好。此次举牌伊利股份,也是看好中国消费行业的发展前景,认可伊利股份的投资价值。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伊利股份受到保险资金增持,是因为其长期发展状况被看好,而阳光保险的增持行为对其股权结构影响或将有限。平安证券分析师文献表示,机会成本持续下降背景下,伊利股份对以寿险为代表的长久期资金吸引力显著,后续即使不考虑阳光保险再次增持,此次举动也可能仅是众多长久期资金举牌伊利股份的开始。东方证券分析师肖婵认为,伊利股份在未来发展中竞争优势(爱基,净值,资讯)将愈加明显,很多资金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短期内,阳光保险增持对伊利股份的股权结构影响有限。
兴业证券分析师陈嵩昆表示,阳光保险此次举牌伊利股份是正常的投资行为,并没有获得其控制权的想法,对伊利股份正常经营和管理层没有任何影响。伊利股份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曾尝试修改《公司章程》“反收购”,未来或出台更完善的方案防止被恶意收购。在“宝万之争”发生后,伊利曾尝试修改《公司章程》超过10处,包括股东持股达3%必须通报、遭恶意收购后的一系列措施等内容,以防止公司控制权被外部资本攫取。但由于修改条款存不合规之处被交易所问询,未来公司或出台更完善的反收购方案。
东吴证券分析师丁文韬认为,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加仓或举牌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无可厚非,预计监管层未来监管政策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控制保险资产端和负债端的“短钱长投”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二是抑制保险成为杠杆融资平台。“部分民营资本将保险牌照作为加杠杆融资的平台进行(恶意)收购或抢夺控制权,而不将保险公司本身作为永续经营的主体进行管理,这将成为未来监管层重点限制的行为。”
在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发展的双重影响下,保险资金依然将权益类投资机会视为贡献收益率的重要领域。东吴证券分析师丁文韬认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高收益固收类资产缺乏,而保险负债端的资金成本尚未开始显著下降,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压力巨大,中小保险公司面临利差损风险,大保险公司面临再投资风险。因此,加大权益类、海外投资、商业地产配置比例是目前阶段保险资产配置的自然需求。长期来看,险资继续提升包括H股在内的权益类资产和商业地产的配置仍是大趋势。
丁文韬认为,随着险资资金规模和投资实力的不断增强,保险公司对于银行、地产等板块将逐步获得定价权,引导市场价值发现。另外,目前很多产业整体增速放缓,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小公司很难靠原有的外延式扩张的模式发展,行业进入大并购阶段,金融资本在此阶段可深度参与并推动产业的整合升级。
多位保险资管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权益类投资依然是保险资金获取收益率的重要手段,虽然目前市场震荡形势延续,但保险资金看好的蓝筹股和部分成长股的价值空间依然存在,从长期投资的角度选取合适的个股介入,依然是保险权益类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
东方证券分析师唐子佩认为,下半年保险投资利差下行对保险公司EPS的挤压将减缓。预计下半年存量资产增值大于新增投资收益下跌,股市也预期迎来小幅反弹,保险公司资产端收益将有所改善;而负债端机会成本下降,存在一定下降空间,由此带来的保险利差有望扩大。而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股权投资是保险公司缓解投资端压力的重要资产配置方向,因此近几年保险公司股权投资的比例逐渐提高,对保险公司总投资收益率的贡献弹性也越来越大。
金融市场
1. 收评:节后首日沪指缩量上涨0.77% 创业板涨近1%
中秋假期导致上周交易日大幅缩水,不过经历美股惊魂一跳之后,中秋假期期间美国股市相对变现出企稳状态,这也一定程度上减缓了A股的外围压力。
上周公布的8月主要金融数据延续了此前8月系列经济数据的超预期表现,中国8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加11.4%,预期10.5%,前值10.2%;M1货币供应同比25.3%,预期24%。值得注意的是,8月M1-M2“剪刀差”为13.9%,较7月15.2%的历史最高纪录收窄。
新增贷款方面,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487亿元,预期7500亿元,前值4636亿元。社会融资方面,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4700亿元,预期9000亿元。
不过相比投资、进出口、PMI和PPI数据超预期表现,金融数据的超预期一定程度上也在封杀后续央行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从这个角度,8月份金融数据超预期对于股市中期流动性并非多大利好支撑。
周一开盘,两市摆脱上周低迷,沪指开盘报3005.32点,涨0.08%。深成指开盘报10476.63点,涨0.21%。创业板开盘报2149.37点,涨0.22%。随后缓慢上行,但涨幅有限,沪指全天在20度点区间内红盘震荡,创业板则涨幅明显,最大涨幅近1.4%,截止收盘,沪指收报3026.05点,上涨0.77%,成交额1331.7亿元。深成指收报10557.25点,上涨0.99%,成交额2124.4亿元。创业板收报2165.21点,上涨0.96%,成交额571.2亿元。
板块方面,全面飘红。西安自贸区大涨超4%领涨,此外核电、酒店餐饮、医药商业、P2P、家电、钢铁、新股次新股等板块涨幅居前,港口航运、证券、充电桩、黄金、高送转、OLED等板块涨幅较小。
截至9月14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4962.2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4.06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3934.15亿元,减少29.76亿元;两市合计8896.44亿元,减少63.82亿元。两市融资余额四连降,创一个半月最大跌幅。
截止上个交易日,沪股通连续3天呈现净流出状态,共计净流出32.93亿元。
本周分析师的观点没有太大变化,大都依旧维持短期震荡的观点。
2. 收盘:美日央行会议在即美股微跌
美东时间9月19日16:00(北京时间9月20日04:00),道指跌3.63点,报18,120.17点,跌幅为0.02%;标普指数(2139.12, -0.05, 0.00%)跌0.04点,报2,139.12点,跌幅为0.00%;纳指跌9.54点,报5,235.03点,跌幅为0.18%。
周一盘初,原油期货价格攀升以及房地产建筑商信心指数大涨一度推高股市,但随后股市逐渐走低,最终小幅收跌。
电讯与医疗保健板块走低,拖累大盘下滑。公用事业与金融股上涨。
受利好的房地产建筑商信心指数推动,房地产建筑商板块异军突起。PulteGroup、D.R. Horton、KB Home等房地产建筑商普遍收高。
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周一报告称,美国9月住建商信心指数攀升6点,升至65点,为去年10月以来最高值。此前接受MarketWatch调查的经济学家平均预期该指数为60。
纳斯达克(5235.03, -9.54, -0.18%)综合指数收跌9.54点。而纳斯达克100指数(NDX)盘中一度攀升至4,843.76点,创盘中最高历史纪录,但收盘下跌0.5%,收于4,796.07点。
市场参与者大多都在紧密关注美联储从周二开始的货币政策会议。BMO Private Bank首席投资官杰克-阿布林(Jack Ablin)表示,随着市场参与者关注本周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大多数人都已经排除了此时加息的可能性。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为12%。
阿布林称:“市场现在正在等待经济与第三季度盈利增长状况好转的证据。”
除了美联储会议之外,投资者同时也在等待与美联储会议同期举行的日本央行会议。
Lindsey Group首席市场分析师皮特-布克瓦(Peter Boockvar)表示:“在这些会议之前,股市波动都只是噪音。我们都知道真正驱动市场的动力是什么,美日央行的会议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BTIG首席技术分析师凯蒂-斯托克顿(Katie Stockton)表示,“上周标普500指数维持在2100-2135点支撑区域,但随着本周的美联储会议临近,该指数可能在这个星期突破这一区间。”
周一原油期货价格小幅收高,利比亚的军事冲突已经使该国原油出口受到影响的消息令油价得到支撑。
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份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上涨27美分,或0.6%,收于每桶43.30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282.25, 0.75, 0.27%)11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8美分,或0.4%,收于每桶45.95美元。
油价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周日表示,OPEC与非OPEC成员国已接近达成稳定石油市场的协议。受油价上涨推动,与商品期货价格相关的股票普遍上涨。
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结果预期的转变,已成为驱动美国股市波动的主要因素。但在周三美联储公布会议结果之前数小时日本央行公布的会议结果对资产价格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企业消息面,Infoblox(BLOX)股价大涨15%,此前有报道称未上市企业Vista Equity Partners计划以16亿美元收购该公司。
科技产品分销商Avnet(AVT)股价上涨8%,此前Tech Data(TECD)宣布将以28亿美元收购该公司。
美国上市的法国医药行业巨头赛诺菲(38.7, 0.27, 0.70%)公司(SNY)已针对默沙东(61.33, -0.95,-1.52%)(MRK)旗下国际部门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Ascena Retail Group(ASNA)即将在周一收盘后公布财报。
代表着数千名加拿大汽车工人的工会周一表示,如果双方未能在周一午夜最后期限之前达成新的合同,通用汽车(31.72, 0.75, 2.42%)公司(GM)加拿大工厂的数千名雇员将开始罢工。
其他市场面,周一欧洲斯托克50指数收盘涨1.24%,报2970.00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盘涨1.53%,报6813.00点;德国DAX30指数收涨0.99%,报10377.70点;法国CAC40指数涨1.48%,报4396.50点。
美元指数回落。黄金期货价格走高。
上一条:财经日报(160921)
下一条:财经日报(160918)